六月合

( Liù Yuè Hé )

别名: 小水药 , 水惊风 , 冷草

六月合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骨折扭伤肿痛;肿;风热感冒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内服:煎汤,15~30g。
性味:
辛;苦;性平;小毒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麻,性平。有行血、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骨折,扭伤,疖肿毒。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900m的山地林下或沟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高约30cm。全株无毛。叶有短柄或无柄;托叶狭三角形至钻形;叶片近纸质,斜狭长圆形,长6-14cm,宽1.4-3.5cm,先端渐尖,基部在狭侧钝或楔形,在宽侧圆形或浅心形,边缘在上部有浅钝齿,通常无毛,钟乳体极密;叶脉羽状,侧脉每侧约6条。雌雄异株或同株;雄花序聚伞状,有短梗,直径6-15mm;苞片卵形;雄花无毛,花被片5,直径约3mm,雌花序成对腋生,长3-9mm,有2-3分枝,枝瑞生花序托,边缘有披针形苞片,小苞片近条形,长0.5-lmm。瘦果卵形,长约1mm,约有8条纵肋。花、果期夏、秋季。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圆楼梯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oblongifolium fu ex w.t.wang[pellionia bodinieri levl.;elatostema bodinieri(levl.)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