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肾草
( Jī Shèn Cǎo )
别名: 鸡肾子 , 腰子草 , 双仁 , 肾经草
鸡肾草 (出处: 《中华本草》 )
| 主治: |
| 补肾壮阳。主阳萎;疝气 |
| 用法用量: |
| 内服:煎汤,3-9g。 |
| 性味: |
| 甘;淡;性平 |
| 归经: |
| 肾;膀胱经 |
| 各家论述: |
| 1.《西藏常用中草药》:补肾壮阳。治阳萎,疝气。 2.《荆州中草药》:治小儿遗尿。 |
| 生境分布: |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50-1750m的山坡阔叶林缘草丛中或次生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藏。 |
| 原形态: |
| 狭瓣玉凤花,多年生草本,高40-90cm。块茎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2-5cm,肉质白色,具稀须根。茎直立。单叶互生,5-7片;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9-15cm,宽3-5.5cm,先端渐尖,基部有叶鞘抱茎。总状花序长达20cm,花小而密集;花苞片披针形,较尖呈芒状,常长于花;花小;萼片先端开展,舟状,先端骤狭成芒状尖尾,尾弯曲;花瓣线形,小裂片狭镰刀状;唇瓣近基部3裂,侧裂片钻状,中裂片舌状;距圆筒状,下垂,与子房等长;柱头突起2,长圆状棒形,子房圆柱状纺缍形,扭曲,连花梗长约1cm。 |
| 来源: |
|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狭瓣玉凤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naria stenopetala lindl.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洗净,晒干。 |
| 出处: |
|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