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花
( Qín Huā )
芹花 (出处: 《中华本草》 )
| 主治: |
| 《新修本草》。主主脉溢 |
| 用法用量: |
| 内服:煎汤,3-9g。 |
| 性味: |
| 味苦;性寒 |
| 各家论述: |
| 《唐本草》:主脉溢。 |
| 原形态: |
| 多年生草本,高15-80cm。全株无毛。茎直立或基部匍匐,节上生根。基生叶叶柄长达10cm,基部有叶鞘;叶片轮廓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卵形或菱状披针形,长2-5cm,宽1-2cm,边缘有不整齐的尖齿或圆齿;茎上部叶无柄,叶较小。得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长达16cm;无总苞;伞辐6-16,长1-3cm;小总苞片2-8,线形;小伞形花序有花10-25;萼齿线状披针形;花瓣白色,倒卵形;花柱基圆锥形,花柱直立或叉形,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6-7月,果期8-9月。 |
| 来源: |
|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水芹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nanthe javanica (bl.) dc. 采收和储藏:6-7月花开时采收,晒干。 |
| 出处: |
| 出自《唐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