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
( xiazhijingmaiquzhang )
西医
简介: |
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下肢静脉壁薄弱和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内压增高所致的静脉屈曲和扩张。 |
发病机理: |
静脉曲张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后者较前者常见,多累及大隐静脉。起病原因主要是静脉内压力增高和静脉结构上的缺陷,如静脉壁薄弱和骼外静脉瓣膜缺失或发育不良。长时间站立没有肌肉收缩的挤压和支持,使浅静脉内压力持久升高;负重和用力时,腹腔内压力升高,不仅可影响下肢静脉血的回流,而且在髂外静脉瓣膜不全的情况下,直接影响隐、股静脉瓣。在静脉壁结构薄弱的基础上,如果浅静脉内压力经常升高,就会逐渐引起下肢静脉曲张,使瓣膜关闭不全,站立时血液就会由上向下,由深向浅倒流,曲张变形加重。继发性系浅静脉本身并无缺陷,由于深静脉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血栓形成后遗症或受盆腔肿瘤压迫,血液回流不畅而引起下肢浅静脉曲张。 |
诊断标准: |
下肢静脉曲张诊断标准: 1.站立时下肢可见扩张、蜷曲的静脉,卧位时消失。病变后期小腿下部有皮肤脱屑、瘙痒、色素沉着或慢性溃疡。 2.始于足背内侧,沿小腿内侧向上至卵圆窝者为大隐静脉曲张;始于足背外倒,沿小腿后面上行至腘窝者为小隐静脉曲张。 3.必须作深浅静脉及交通支瓣膜的功能试验。 |
诊断依据: |
视诊见下肢静脉处于曲张状态就可作出诊断,但尚须区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如果是原发性,还应通过检查,找到引起静脉曲张的病理解剖位置,作相应的处理,才能取得良好疗效。继发性浅静脉曲张病人除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外,可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既往病史,症状较严重,肢体肿胀明显,perthe试验有助于鉴别诊断。方法是让病人站立,在大腿上部缚止血带,松紧以阻断大隐静脉向心回流为度,然后让病人步行几十步,或足尖着地作下蹲起立动作,如果病人下肢无酸胀感,曲张静脉消失或程度减轻,称为试验阴性,表示深静脉通畅;如果出现小腿胀痛,曲张静脉并无减轻或更严重,称为试验阳性,表示深静脉阻塞,浅静脉曲张为继发性类型。如果鉴别诊断仍有困难,尚可采用体积容积描记仪、多普勒超声检查或静脉造影来观察深静脉、瓣膜功能情况以及是否通畅。诊断为原发性静脉曲张的病人,尚须明确引起曲张的病理解剖位置。常用的有两种检查方法。①brodie trendelenburg试验:平卧高举患肢,在大腿根部扎上止血带,压迫大隐静脉,防止反流,让病人站立,在10s内放松止血带,如静脉曲张立即由上向下显现,指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如病人站立,而在放松止血带前,同侧任何区域立即或在几秒钟内显现曲张静脉,则提示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再将止血带缚于腘窝部,则可检查小隐静脉及交通支功能。②pratt试验:病人仰卧,高抬受检侧下肢,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先从足趾向上至腘窝缚缠第一条弹力绷带,再自止血带处向下,扎第二条弹力绷带,让病人站立,然后一边向下解开第一条弹力绷带,一边向下继续缚缠第二条绷带,如果在两条绷带之间的间隙内出现任何曲张静脉,即意味着该处有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
体征: |
主要由浅静脉扩张和静脉淤血、组织缺氧所引起。早期下肢有重胀感,容易疲劳,足踝部有肿胀,站立时下肢静脉扩张增粗、隆起、弯曲,甚至扭曲成团。长久后组织缺氧引起营养性变化,包括皮肤发亮变薄,汗毛脱落、色素沉着,甚至并发湿疹和形成溃疡。这些变化往往发生在小腿下1/3内侧,因为在站立时该处离心最远,压力最高,有恒定交通支,且瓣膜多处于关闭不全状态,因而静脉淤血也最严重。曲张的静脉可并发炎症和血栓形成,机化后可形成硬结节,甚至演变为静脉石。此外在皮肤下面的曲张静脉,可因感染,搔抓、糜烂和外伤擦破而大量出血。 |
疗效评定标准: |
1.治愈:手术治疗后症状消失。 2.好转:经治疗后静脉曲张程度减轻,症状改善。 |
治疗: |
下肢静脉曲张,一般应施行手术,手术方法应根据检查结果决定,如曲张位于大隐静脉系统,应结扎切断大隐静脉及其5个分支后,再将切断的大隐静脉远端切到足踝予以剥脱。如曲张位于小隐静脉系统,应在腘静脉连接处予以结扎切断后,再向足踝外踝处予以剥脱。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支常位于小腿或大腿远侧1/3段,应予结扎切断。剩留的曲张静脉,粗大的应尽量剥脱;剥脱不尽和小的曲张静脉亦可辅用硬化剂注射疗法。常用的硬化剂如5%鱼肝油酸钠,一处注射不超过0.5ml,一次注射不超过4处。注射完毕后应用弹力绷带包扎,然后起立行走;包扎时间,一般为3周左右。上述处理的远期效果优良者约占85%。如为下肢深静脉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可依据造影结果采用瓣膜成形术。 |
“下肢静脉曲张” 相关论述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小腿后部即腿肚子外表面出现弯弯曲曲,充盈度很大的蓝色静脉血管。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一些从事站立工作的人身上。如教师、营业员、军人等,发病率较高。这是由于长时间站立而且活动相对较小,使得下肢静脉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向上不畅,久而久之而形成的。曲张轻时,往往没有感觉。如果曲张很重,血管盘成团状,怒张,会产生痛疼,甚至形成不易愈合的溃疡,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早期的静脉曲张在发现后,可进行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治疗。如多活动下肢,在曲张部位套上一个弹性好的套腿,从前的军人要打绑腿,一方面不影响行动,另一方面也可防止静脉曲张;也可以在睡觉时,将下肢稍微垫高,以利于静脉回流,防止其继续发展。以上这些方法,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如果静脉曲张得很严重,产生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则可以进行手术,简单易行,而且效果很好。
下肢静脉有深浅两组,深的在肌肉中行走,浅的就在皮下。浅组有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两根,都汇入深静脉。大隐静脉行走于大、小腿的内侧,而小隐静脉只行走于小腿的后外侧。由于先天性静脉壁薄弱,或因后天性长期负重或站立工作使静脉内血液郁积,压力增高,逐渐使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和弯曲,在小腿的内侧或后外侧可看到青紫色扭曲扩张的静脉,分别称之为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曲张。原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膜受到损害,血液更易郁积在小腿下部,局部出现水肿,皮肤有营养性改变和色素沉着,最后出现皮肤硬结、湿疹和溃疡。
下肢静脉曲张可无症状,应避免久站不动,绑弹力绷带或穿弹力长袜以压迫浅静脉,使其不再继续扩张。有的病人站立较久后感觉小腿沉重发胀,或出现皮肤湿疹,或出现慢性小腿溃疡,必须手术高位结扎和剥脱曲张静脉,上述症状可以消失,湿疹好转,溃疡愈合。有两点必须注意:第一,深静脉必须通畅,如有阻塞,浅静脉曲张是一个代偿性表现,不能结扎和剥脱浅静脉。二是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小腿溃疡,如癌性溃疡和疤痕处营养不良引起的溃疡。
浅静脉结扎和剥脱后,行走时继续用弹性绷带绑小腿,以防下肢水肿,一般在3~6个月后即可代偿,不再需绑腿。
妊娠时出现的下肢静脉曲张不必手术,有症状时可用绑腿,生产后即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