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锥虫病

( meizhouzhuichongbing )

别名: 恰加斯病

西医

简介:
为枯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所引起的疾病,由锥蝽传播。急性期的主要症状为发热、颜面浮肿淋巴结炎贫血等;慢性期以心肌炎、巨食管或巨结肠为主要表现。
地区:
美洲锥虫病是拉丁美洲分布最广的传染病之一,最多见于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
发病机理:
枯氏锥虫在人体血液、网状内皮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主要是横纹肌、平滑肌、心肌和神经胶质细胞内寄生。在血内为锥鞭毛体,不繁殖。在细胞内为无鞭毛体,以两分裂法繁殖。锥鞭毛体侵入细胞便变为无鞭毛体,在细胞内繁殖,并形成假囊。约经5d后,一些无鞭毛体经上鞭毛体转变为锥鞭毛体。假囊破裂后锥鞭毛体进入血流,重新侵入组织细胞,进行发育。同时释出的无鞭毛体被中性粒细胞吞噬。
锥蝽自病人吸人血液,血中的锥鞭毛体在中肠内变为上鞭毛体,并繁殖。约在以后3—4周内,上鞭毛体在后肠变为循环后期锥鞭毛体。当这种锥蝽吸血时,排出粪便,粪内的循环后期锥鞭毛体可经皮肤创口或眼结膜、唇粘膜侵入体内。
病理:
在急性期,血液、心肌细胞、胶质细胞、神经细胞等细胞内有锥虫寄生。心外膜和心内膜有局部出血。心肌有细胞浸润,间质及肌纤维之间有水肿,肌纤维呈透明坏死。脑部软脑膜有细胞浸润、血管周围炎、出血及胶质细胞增生。在慢性期,血中及组织细胞内很少有锥虫寄生。但是,心肌呈现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弥漫性炎症;心脏增大,内壁有血栓形成;肠肌丛大量副交感神经细胞被破坏;食管及结肠肌层有淋巴细胞浸润。
病理生理:
枯氏锥虫先侵入感染局部的网状细胞繁殖。然后进入血流,侵入其他组织细胞。当细胞破裂,假囊内的锥鞭毛体和抗原物质释出,局部出现细胞浸润,开始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由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等所替代。
病史:
潜伏期约1—3周。
体征:
锥虫侵入的局部皮下的结缔组织内可出现结节状炎症反应,很少形成溃疡,称为恰加斯肿(chaoma)。如侵入部位在眼结膜,则出现一侧性眼眶周围水肿结膜炎及耳前淋巴结炎,称罗曼尼亚征(romana’s sign)。临床经过一般分为急性期、隐匿期及慢性期,但有些病人可无急性期。急性期的主要症状为发热、颜面浮肿、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心脏增大、心动过速等,偶可出现脑膜脑炎,可死于心肌炎或脑炎。急性期持续2—3个月,多数病人从急性期转入隐匿期,症状消失,但仍有低度虫血症。隐匿期可持续多年,甚至长达10年左右进入慢性期。慢性期有心悸、心前区不适、下肢浮肿、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心电图出现室性早搏、右束支及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肺、肾梗死。食管与结肠的蠕动减弱或消失,因而扩张。形成巨食管与巨结肠,使病人不能进食和排便。
治疗:
美洲锥虫病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可试用硝呋莫司(nifurtimox)。儿童急性期剂量每天口服25mg/kg,连续15d,然后每日15mg/kg连续75d。儿童慢性期(罕见)按上述前15d剂量给药后,再予每日1-18mg/kg连续105d,全疗程120d。成人急性或慢性期剂量为每日口服5-7mg/kg,2周后每天递增2mg/kg,直至达每日15-17mg/kg,全疗程为120d。以杀虫剂消灭室内栖息的锥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