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入心包

( reruxinbao )

别名: 传染性疾病 , 中毒性休克

中医

简介:
本证多由温热之邪在手太阴肺时,因失治、或误治,或其人心气素亏,心阴亏虚内有痰热,邪热逆传心包所致;或邪入营分不解,热毒深陷,内闭心包所致:暑热之邪亦可猝中心营而内闭心包,出现本证。
病机:
本证多由温热之邪在手太阴肺时,因失治、或误治,或其人心气素亏,心阴亏虚内有痰热,邪热逆传心包所致;或邪入营分不解,热毒深陷,内闭心包所致:暑热之邪亦可猝中心营而内闭心包,出现本证。本证可见于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温毒等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病程中,病情属实,病位在手厥阴心包经。若汗下太过,或失治,阴液大损,可致气两伤,正气砍脱之候,或阳气暴脱,难以挽救。
治疗:
治疗法则:  清心开窍,或兼益气固脱。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清宫汤玄参心10克、莲子心3克、竹叶卷心10克、连翘心l0
克、麦冬(连心)10克、犀角尖5克(磨冲)。
以上方药,水适量,煎取汁200毫升,二次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
本方药适宜于热入心包证。
热毒偏盛者可用安宫牛黄丸,兼有动风抽搐者宜用紫雪丹,若苔兼黄腻者宜用至宝丹
(2)生脉散人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水适量,煎取汁200毫升,送服
安宫牛黄丸、紫雷丹、至宝丹。本方药适宜于热入心包而气两伤,正气欲脱患者。
(3)参附汤人参12克、熟附子10克。人参另炖,熟附子水煎,取汁150毫升,兑
合后,送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本方药适宜于热入心包阳气暴脱患者。
2,加减变化:若痰热壅盛有,可加竹沥30克、瓜蒌皮15克;热毒偏盛者加金汁一
小酒怀冲服窍闭甚者加石菖蒲12克、荷叶15克;若兼阳明腑实便秘腹满硬痛者,用生大黄末10克,与安宫牛黄丸同服(此又名“牛黄承气汤”);若兼瘀血阻络,而见口唇爪甲青紫、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沉涩者,可加桃仁10克。赤芍12克、丹参30克。
施治要点:
(一) 本证病情危重,治疗上应及早给予开闭。开闭之法,并不能局限于一方一药,可多法联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二) 临床上,遇有神志昏迷一症,必须根据脉、舌、色、症,全面分析其病变机理,确定相宜的治法, 切不可一见神昏,便谓内陷心包而从营血论治。
(三) 若遇闭证而牙关紧闭,不能进药者,可用乌梅擦牙,或用通关散搐嚏,或用开口器插入胃管,以利治疗。
(四)必要时,可配合西药共用,以争取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死亡。
针灸:
1、体针:取素髎内关少冲少泽中冲涌泉人中十宣等穴,中强度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1~2次。灸法:用艾灸百会气海关元或用细辛末、附片敷贴涌泉穴,以益气回阳固脱。

“热入心包” 相关论述

温邪化热入里,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或昏沉不语等症状,称为热入心包。它与逆传心包症状大致相同,但病情传变有别。如昏迷,惊厥持续多天未清醒,称为“邪恋心包”。恋,是留恋不去,即病邪仍留恋于心包。邪恋心包多有夹痰现象,也易出现后遗症。


病证名。指温热病内陷营血阶段的证型之一。主要症状有:高热不退,神昏谵语,甚则昏迷不醒,四肢厥逆,或见抽搐等。治以清心开窍,如清宫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