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坏死
( yasuihuaisi )
西医
| 简介: |
| 牙髓坏死为非细菌感染引起的牙髓组织死亡。 |
| 病因: |
| 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为牙外伤,其次为强烈的化学药物刺激,如砷剂、三聚甲醛等。 |
| 病理: |
| 牙髓坏死的病理变化为牙髓组织破坏成无结构的碎片,部分可溶解沉淀或转化成固体物质,亦可被细菌分解而液化。 |
| 诊断标准: |
| (1)有外伤或化学药物刺激史。 (2)有自发痛史。 (3)牙冠变色。 (4)牙髓无活力,开髓后有臭味。 |
| 体征: |
| 牙齿失去感觉,对温度及电活力测试均无反应,牙髓坏死后由于牙髓血管破裂,血红蛋白分解的产物侵入牙本质小管而使牙齿变为灰暗色而失去光泽,并常引起根尖周炎。 |
| 疗效评定标准: |
| 1. 治愈: (1)治疗后1年内无自觉症状。 (2)无叩痛。 (3)x片显示根尖周正常。 2. 好转: (1)治疗后急性症状消退,或症状体征均消失。 (2)x片显示根尖周膜间隙增宽,骨硬板未恢复正常。 |
| 治疗: |
| 进行根管或牙髓塑化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