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骨折

( gongguganguzhe )

别名: 肱骨干骨折 , 臑骨骨折 , 肱骨骨干骨折 , 胳膊骨伤折

西医

简介:
肱骨干骨折发生在肱骨外科颈以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之间的骨折,谓之肱骨干骨折骨折好发于骨干的中1/3及中下1/3交界处,下1/3次之,上1/3最少。
病因:
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均可致其骨折。直接暴力所致之骨折,多发生在中1/3,呈粉碎或横断型。传达暴力所致之骨折多见于肱骨干下部,多为斜型或螺旋型。中下1/3骨折多由于旋转外力(如掰手腕)所致。肱骨周围有许多肌肉附着:三角肌止于肱骨干外侧的三角肌粗隆;胸大肌止于肱骨大结节,背阔肌止于小结节嵴。此外尚有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肌等。由于肌肉的牵拉作用,不同平面的骨折可出现不同方向的移位。肱骨干上部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上,其近端因胸大肌,背阔肌及大圆肌的牵拉而移向前内,远端因三角肌的牵拉而向外上。肱骨干中部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下,其近端受三角肌和喙肱肌的牵拉而移向外前;其远端因受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上移位,肱骨干下端骨折,断端移位方向常取决于前臂和肘关节的位置。一般骨折远端多呈内旋状。桡神经在肱骨中1/3或中、下1/3交界处骨折时容易损伤,出现典型的腕下垂和拇指背伸、掌指关节伸直功能丧失。下1/3骨折时应注意有无伤及肱动脉的临床表现。
人群:
肱骨干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于成人。
诊断标准:
肱骨干骨折诊断标准:
1.直接暴力多致横形或粉碎骨折,间接暴力多为斜形或螺旋骨折
2.畸形、肿胀、压痛、反常活动及淤斑。注意有无桡神经损伤
3.x线摄片可确定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诊断依据:
肱骨干的诊断较容易,肱骨干呈管状骨,一但骨折就出现畸形,上臂不能动,或动则痛剧,x线片可以明确诊断。但同时要注意有无神经、血管损伤的体征。
病史:
外伤史。
体征:
骨折后上臂出现肿胀、疼痛、上肢活动时疼痛加剧,患肢短缩及成角畸形,触之有异常活动及骨擦音,纵轴叩击痛,骨传导音减弱、或消失。
桡神经损伤时,呈典型的腕下垂畸形和伸拇、伸掌指关节功能丧失。桡神经损伤可为牵拉、冲击、骨折端刺伤或被夹挤于骨折端之间,晚期可因骨痂的包裹、压迫所致。肱动脉损伤少见,骨折不愈合多见于中下1/3交界处。
影响诊断:
x线片拍上臂正侧位片,可明确诊断,并发现其损伤部位。
疗效评定标准:
优:局部不痛,患侧肩肘关节活动正常,x线检查肱骨于内外成角0~5°者。
良:局部不痛或偶有轻痛,患侧肩关节外展、前屈、上举差20°以内,肘关节伸屈差10°以内,x线检查肱骨干内外成角10°以内者。
尚可:偶有酸痛,劳累后加剧,患侧肩关节外展、前屈、上举差21°~40°,肘关节伸屈差11°~20°,x线片显示成角在11°~20°者。
差:持续疼痛,其他指标不能达到上述要求者。
预后:
肱骨干骨折预后良好。若治疗方法选用适当,骨折愈合迅速。随着治疗方法的日臻完善,骨折迟缓愈合与不愈合者(多发生在中下1/3部位),日趋减少,功能恢复满意。轻微桡神经损伤,一般在短期内可自行恢复,手术吻合者,效果亦比正中神经及尺神经损伤者佳。
治疗:
大多数病例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目前对肱骨干的治疗多采用闭合复位夹板固定,和功能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轻度成角及轻微短缩,只要对功能无大的影响,则不必追求解剖学对位而扩大手术范围。须知手术是形成不愈合的原因之一,且有误伤桡神经之虞。
一、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适用于各类型肱骨干骨折。因固定局部,上下关节均可活动,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较快。整复时切忌用折顶手法,以免损伤桡神经,甚至肱动脉。根据骨折部位及类型采用不同的复位方法。上1/3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上),先对抗牵引,后将骨折远段外侧向内推挤,把骨折近端托提向外复位。中1/3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下),两拇指骨折近端向内;同时提拉远端向外复位。下1/3骨折多为螺旋型或斜面型,仅矫正过多的重叠移位及成角畸形,将两斜面自周围挤紧,并将螺旋面扣上。粉碎骨折不要对向牵引,亦不要较重的手法,仅自四周推挤骨折部,使骨折互相接触。游离骨片往往不能一次复位时,可用纸压垫小夹板固定持续复位。纸压垫的安放,仍根据骨折移位的方向而采用二点加压法,或三点加压法,以矫正前后、侧方或成角畸形。木板放置法,中段采用局部固定。上下段骨折应超肩、肘关节固定。复位后还要用三角巾悬吊紧,以免因重力牵拉而使骨折断分离,发生不愈合,亦要早期作纵轴叩击法,促进骨折愈合。但要防止上臂的旋转活动。及早作功能锻炼。
二、功能支架法:适用各种类型骨折,用塑料预制成各种型号,骨折初期用石膏绷带或石膏管型固定一周左右,然后佩带塑料支架。当放置支架时,可轻轻矫正力线,支架近侧也可用系带绕颈挂于肩上,以免向下滑脱。肘关节屈曲90°,术后作功能活动。
三、u型石膏夹板固定法:是用一条带衬垫的石膏带,平顺地贴敷在上臂的前外侧和后内侧,唯易松动,骨折易变位。
四、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有以下情况时可作切开复位内固定:①开放骨折伤口较大者。②闭合骨折手法复位不成功者。③同一肢体多发骨折关节损伤者。④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者。若疑为桡神经断裂应尽早手术探查,同时作手术内固定。功能性或神经挫伤的,可先观察,若无恢复再作手术探查。
手术方法:采用上臂的前侧入路,从三角肌内缘向下,顺肱二头肌的外侧缘,达肱骨下1/3处时沿着肱桡肌内侧间隙达肘部,全长可作肱骨干的任何一段骨折,一般是根据骨折的类型和部位而选用其中一段作为手术入路;注意保护桡神经和血管。在直视下进行复位,可选用普通接骨板螺丝钉内固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加压髓内针或单纯螺丝钉及骨圆针交叉固定,术后石膏或夹板固定。
康复:
复位及固定后即开始肩部及腕和手部活动,复位稳定时早期开始肱二头肌及三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外固定去除后作恢复肩肘活动度及相应肌力的练习。

“肱骨干骨折” 相关论述

肱骨外科颈以下至肱骨髁上为肱骨干。骨折发病率占全身骨折3~5%,多发于30岁以下成年人。按发生部位可分上、中、下1/3。肱骨干中段后方有桡神经沟,其内桡神经紧贴骨面行走。肱骨中下段骨折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
一、骨折原因与类型
(一)直接暴力 常见于中1/3,多为粉碎或横型骨折
(二)间接暴力 多见于下1/3,骨折线为斜型或螺旋型。
(三)旋转暴力 新兵训练中,少数新战士投手榴弹突然间前臂及肱骨远端向前及内旋,而肩部及肱骨近端未能前旋,不协调应力作用于肱骨中段,导致投掷的扭转螺旋骨折骨折线为螺旋型。
二、移位机理
肱骨干上部骨折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之上,骨折近段因胸大肌、背阔肌及大园肌牵拉向前内移位,骨折远端受三角肌牵拉向上外移位(图3-22)。肱骨干中部骨折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下,骨折近端因三角肌和喙肱肌收缩向外前移位,骨折远段因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收缩向上移位(图3-23)。肱骨干下部骨折骨折远段移位随前臂及肘关节位置而异。骨折后病人常将前臂贴胸前,引起骨折远段内旋。

[img]gukexue024.jpg[alt]肱骨干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上者[/alt][/img][img]gukexue025.jpg[alt]肱骨干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下者[/alt][/img]
图3-22 肱骨干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上者图3-23 肱骨干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下者

桡神经在肱骨中段及中下段后外侧桡神经沟内经过,该处闭合性或开放性骨折时,常合并桡神经损伤,出现腕下垂、拇指不能外展、掌指关节不能自主伸直等。
肱骨干骨折诊断容易。肱骨中、下段骨折应注意桡神经合并伤。
三、治疗
(一)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肱骨干各型骨折均可在局麻下或臂丛麻醉下行手法整复,根据x片移位情况,分析受伤机理,采取复位手法。麻醉后,纵向牵引纠正重迭,推按骨折两断端复位,小夹板固定(图3-24)。
[img]gukexue026.jpg[alt]肱骨干上1/3骨折复位法[/alt][/img][img]gukexue027.jpg[alt]肱骨干中1/3骨折复位法[/alt][/img]
图3-24 肱骨干上1/3骨折复位法肱骨干中1/3骨折复位法

长管型石膏亦也固定,但限制肩、肘关节活动。石膏过重造成骨端分离,影响骨折愈合(图3-25)。
[imgz]gukexue028.jpg[alt]悬挂石膏[/alt][/img]
图3-25 悬挂石膏
无移位肱骨干骨折仅用夹板或石膏托固定。
(二)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骨折无移位,神经多为挫伤,小夹板或石膏固定,观察1~3月,神经无恢复可手术探查。骨折移位明显,桡神经有嵌入骨折断端可能。手法复位可造成神经断裂应特别小心。手术探查神经时,同时作骨折复位内固定。晚期神经伤多为压迫或粘连,应考虑手术治疗。
(三)开放骨折  伤势轻无神经受损,可彻底清创,关闭伤口,闭合复位外固定,变开放伤为闭合伤。伤情重错位多可彻底清创,探查神经、血管。同时复位固定骨折
(四)陈旧性肱骨干骨折不愈合 肱骨干骨折无论用石膏或小夹板固定,因肢体重量悬吊作用很少发生重迭,旋转及成角畸形,因牵拉过度造成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者多见,用石膏固定尤为常见。治疗肱骨干骨折时,要注意骨折断端分离,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已经不愈合者,应手术内固定并植骨促进愈合。

发生在肱骨外科颈以下1~2厘米至肱骨髁上2厘米之间的骨折,称肱骨干骨折。多见于成人。肱骨干骨折多有移位。发生于中下段骨折常合并有桡神经损伤,如不及时处理后果严重。诊断明确后,可采用多种方法复位和固定。如三角巾悬吊,各种功能支架、石膏夹板固定法等。个别需手术复位。病人经复位固定后,应定期去医院复查,以确定骨折对位情况,如有移位或成角,可得到早期处理。有时小夹板或石膏绑扎过紧,病人可有麻木、疼痛和骨折远端肿胀,此时应立即去医院急诊处理,切莫延误时机。大多数肱骨干骨折能迅速愈合。早期积极功能锻炼对骨折愈合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