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三里

( shousanli )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主治:肩部和手臂疼痛,上肢运动障碍(上肢不遂);牙痛腹痛腹泻,上髁炎,面瘫,偏瘫;肌张力过高;脸颊肿胀。。
功效:祛风; 祛湿; 和肠胃; 清除经络淤阻.
针灸方法:针法直刺 0.8 - 1.2寸。
灸法艾炷灸 3 - 5 壮或艾条灸5 - 10 分钟。
释义:〖别名〗三里穴,鬼邪穴,上三里穴。〖名解〗手,指穴所在部位为手部。三里,指穴内气血物质所覆盖的范围。该穴名意指大肠经冷降的浊气在此覆盖较大的范围。本穴物质由上廉穴传来,上廉穴的水湿云气化雨而降,在该穴处覆盖的范围如三里之广,故名。该名称指明本穴位的位置而言。

“手三里” 相关论述

[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解剖] 肌肉、神经同下廉穴,血管为桡返动脉的分支。
[主治] 齿痛颊肿,上肢不遂,腹痛腹泻
[配伍] 配曲池治上肢不遂。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穴名。出《针灸甲乙经》。亦称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深支,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主治肘臂酸痛,上肢不遂,齿痛,颊肿,瘰疬腹痛,吐泻,腰背痛,及消化性溃疡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