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治: |
| 清热利湿,散风止痛。治消化不良,腹痛,痈疮肿毒,风湿疼痛。 |
| 用法用量: |
| 内服:研末开水冲,1~2分。外用:酒磨涂患处。 |
| 性味: |
| 苦微麻,凉,有小毒。 |
| 用药禁忌: |
| 孕妇忌服。 |
| 生境分布: |
| 生于深山老林内树脚或石缝等阴湿处。分布云南。 |
| 原形态: |
| 多年生草本。假鳞茎长10~15厘米,粗约1~2厘米,六棱形,下大上小,似锥。茎高50~80厘米,基部有叶鞘。叶5~7片,下部的叶较大,长披针形,先端尖。 |
| 来源: |
| 为兰科植物滇石仙桃的块根。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后研粉用。 |
| 出处: |
| 《文山中草药》 |
| 备注: |
| 本品有毒,内服时应严格掌握剂量,过量服用可致呕吐腹泻。除对症处理外,可用生姜汁解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