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漏芦
( Shā Lòu Lú )
别名: 砂蓝刺头 , 刺甲盖 , 恶背火草 , 刺头 , 火绒草
沙漏芦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 主治: |
| 清热解毒,排脓,通乳。治疮痈肿痛,乳腺炎,乳汁不通,淋巴结结核,痔漏。 |
| 用法用量: |
| 内服:煎汤,1.5~3钱。 |
| 性味: |
| 咸苦,寒。 |
| 附方: |
| ①治痈疖初起,红肿热痛:砂蓝刺头、连翘各三钱,大黄、生甘草各二钱。水煎服。 ②治乳汁不下,乳房胀痛:砂蓝刺头、瓜蒌、蒲公英、土贝母各三钱。水煎服。 ③治闪腰岔气,跌打损伤:砂蓝刺头三钱。水煎加红糖,早、晚分服。(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
| 生境分布: |
| 生于路边、沙丘地带。分布辽宁、吉林、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新疆、青海等地。 |
| 原形态: |
|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30~60厘米。分枝少。叶互生,无柄,披针形,长5~6厘米,宽1~1.5厘米,锐尖,基部抱茎,边缘有白色的针刺状牙齿,针刺长达5毫米,两面谈绿色。复头状花序圆球形,生茎顶,径约1~2.5厘米,白绿色或淡蓝色;小头状花外总苞为白色冠毛状刚毛,完全分离。花期6~9月。 |
| 来源: |
| 为菊科植物沙蓝刺头的根。春、秋采集,去泥土,切碎。 |
| 出处: |
|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