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

( Gān Shǔ )

别名: 甜薯 , 白薯 , 红薯 , 红苕 , 番薯 , 地瓜 , 甘储 , 山薯

甘薯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益气健脾;养阴补肾。主脾虚气弱;肾阴专职乏诸证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作食品。
性味:
甘;平
各家论述:
《纲目》: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薯蓣
化学成分:
块根含蛋白质(protein)2.3g%,脂肪(far)0.2g%,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29g%,粗纤维(crude fiber)0.5g%,胡萝卜素(carotene)1.31mg%,硫胺素(thiamine)0.12g%,核黄素(riboflavine)0.04mg%,烟酸(nicotinic acid)0.5mg%,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30mg%,灰分(ash)0.9g%,钙18mg%,磷20mg%,铁0.4mg%。脂肪中主含油酸(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还有花生酸(arachidic acid)。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稀疏灌丛或路边岩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原形态:
甘薯,缠绕草质藤本。地下块茎顶端通常有4-10多个分枝,各分枝末端膨大成卵形形的块茎,外皮淡黄色,光滑。茎左转,基部有刺,被丁字形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8cm,基部有刺;叶片阔心脏形,最大的叶片长达15cm,宽17cm,一般的长和宽不超过10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基出脉9-13,被丁字形长柔毛,尤以背面较多。雄花序为穗状花序,单生,长约15cm;雄花无梗或具极短的梗,通常单生,稀有2-4朵簇生,排列于花序轴上;苞片卵形,先端渐尖;花被浅杯状,被短柔毛,外轮花被片阔披针形,长1-8mm,内轮稍短;发育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口部,较裂片稍短;雌穗状花序单生于上部叶腋,长达40cm,下垂,花序轴稍有棱。蒴果较少成熟,三棱形,先端微凹,基部截形,每棱翅状,长约3cm,宽约1.2cm;种子圆形,具翅。花期初夏。
来源:
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甘薯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esculenta(lour.) burkill[oncus esculentus lou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出处:
出自1.《纲目》。
2.杨孚《异物志》:甘薯似芋,亦有巨魁,剥去皮,肌肉正白如脂肪,南人专食以当米谷。
3.《南方草木状》:甘,盖薯蓣之类,或曰芋之类,根叶亦如芋,实如拳,有大如瓯者。皮紫而肉白,蒸鬻食之,味如薯蓣,性不甚冷。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惟掘地种甘,秋熟收之,蒸晒切如米粒,仓贮之,以充粮糗,是名粮。

甘薯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主治:
补中,生津止血,排脓。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干根研粉,每日3次,第一次服4两,以后每次服2两,温开水调匀服。
崩漏:鲜藤2两,烧炭存性,冲甜酒服。
无名肿毒:鲜根适量,捣烂包敷患处。
性味:
甘、涩,微凉。
生境分布:
各地栽培。
来源:
旋花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以根、藤入药。

甘薯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纲目》:"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薯蓣。"
性味:
《纲目》:"甘,平,无毒。"
化学成分:
蛋白质2.3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9克%,粗纤维0.6克%;胡萝卜素1.31毫克%,硫胺素0.12毫克%,核黄素0.04毫克%,尼克酸0.5毫克%,抗坏血酸30毫克%;灰分0.9克%,钙18毫克%,磷20毫克%,铁0.4毫克%。
生境分布:
我国南方有栽培。
原形态:
多年生藤本,高约5米。地下有肉质块茎,呈球形,肉白色,有甜味。茎圆柱形,被微毛。叶互生,近圆心形残广圆心形,长8.5~12厘米,宽13~20厘米,纸质,先端有骤短尖,基部心状耳形,或深圆弯入,全缘,下面被柔毛,有脉11条自基部发出;具长柄,长约13.5厘米,在叶柄基部有刺2个,对生。花小,单性,花被裂片6。蒴果,有翅3。
来源:
薯蓣科植物甘薯块茎
出处:
《纲目》

“甘薯” 相关论述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薯蓣

甘薯是一种常见且经济实惠的营养保健食品,尤以胡萝卜素含量极为丰富,是粮食和蔬菜中的佼佼者。甘薯中含有一种由胶原和粘液多糖类物质组成的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粘蛋白,这种粘蛋白有助于保持心血管壁的弹性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呼吸、消化系统以及关节腔、浆膜腔也有很好的润滑作用。甘薯还有一个特点是它属于“生理碱性”的食物,富含钾、钠等元素,而米、面、肉、蛋等都属“生理酸性”食物。因此,甘薯同这些食物共同食用,有助于保持人体的酸碱平衡。甘薯中丰富的植物纤维素能增加粪便体积,而且吸水性好,可预防便秘肠道疾病
祖国医学认为,甘薯性平味甘,功可“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白皮白肉者,益肺气生津”(《本草纲目拾遗》)。在日本和我国的一些长寿区和长寿村,调查研究发现,当地的人们把甘薯作为主食,常年不断地食用。因此甘薯又被誉为“健身长寿”食品。
由于甘薯的淀粉颗粒较大,进入人体胃肠道以后刺激胃酸分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引起腹胀、打嗝、吐酸水,所以,吃甘薯要蒸熟煮透,也可把切好的甘薯先放在淡盐水中浸泡十分钟再蒸煮,或与米、面以及豆类食物共煮。吃甘薯同时吃点咸菜,可以减少胃酸,避免腹胀
【应用实例】
1.乳腺炎:以白甘薯洗净去皮,切碎捣烂,敷患处,觉局部发热即换,敷数日可好转。
2.夜盲症:甘薯叶120克,和猪肝煮食,连服2~3次。
3.急性胃肠炎甘薯藤60~90克,加生盐炒焦,冲水煎服。
4.产后乳少甘薯叶180克,和猪腩肉煎汤,尽量饮之。
5.阴囊湿疹:用甘薯苗叶加白盐少许,煎水洗。洗后以甘薯粉、滑石粉二味适量混匀,敷患处。
6.小儿疳积:鲜甘薯叶90~120克,水煎服,不需调味,饮汤,数次即可疹愈。
7.对口疮甘薯叶、虾酱各适量,共捣敷患处。
8.肝硬化腹水:用甘薯叶嫩叶苗、薤菜嫩叶、红糖各适量,同捣烂敷于脐部。
9.糖尿病:鲜甘薯叶100克、鲜冬瓜适量水煎服,或干藤50克、干冬瓜皮12克水煎服,对糖尿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10.便秘:用洗净的鲜甘薯叶250克,加少许食油、盐炒食,一次吃完,早晚空腹各食1次。
11.遗精:每日用适量甘薯调服
12.浮肿病:用洗净的甘薯500克,挖洞,放入生姜3片,烤熟,每天早晚各吃250克。连续服用。

补、益气强
甘平.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即山薯.(陈祈阳异物志云∶珠崖之人不业耕、唯种此、名薯粮、海中多寿、以不食五谷而食甘薯故也.)

甘平,益气强肾阴健脾胃。

味甘平.入足太阴经.功专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即山薯

山薯。生食甘凉伐气,熟则甘平充饥。晒干磨粉,尤能滞气,多食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