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山鞭

( Gǎn Shān Biān )

别名: 小旱莲 , 刘寄奴 , 小金丝桃 , 小茶叶 , 小金雀 , 女儿茶 , 小早莲 , 小连翘 , 小叶连翘

赶山鞭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凉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叶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疔疮乳痈肿痛;乳汁不下;烫伤及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粉撒敷。
性味:
苦;平
归经:
心经
各家论述:
苏医《中草药手册》:止血,镇痛,通乳。治咯血吐血、子宫出血,风湿关节痛,神经痛,跌打损伤,乳汁缺乏,乳腺炎,创伤出血,疔疮肿毒。
化学成分:
赶山鞭金丝桃甙(hyperin),槲皮素(quercetin),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杂草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
原形态:
赶山鞭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60cm,上部多分枝。茎圆柱形,两侧有凸起的纵肋各1条,并散生黑色或黑点。单叶对生;无柄;叶片卵形、长圆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3.5宽0.3-1cm,先端钝,基部渐狭而多少抱茎,两面及边缘散生黑色腺点,下面无乳头状突起。花多数,成顶生圆锥状花序或聚伞花序;萼片5,卵形,先端急尖,表面及边缘有黑色腺点;花瓣5,淡黄色,不等边形,旋转状排列,沿表面及边缘有稀疏的黑色腺点;雄蕊多数,边合成3束,花药上有黑色腺点;子房上位,3室,花柱3,分离。蒴果卵圆状长椭圆形,室间开裂。花期7-8月,果期9-11月。
来源:
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赶山鞭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ericum attenuatum choisy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晒干。
出处:
出自《江苏药材志》

赶山鞭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主治:
止血,镇痛,通乳。用于咯血吐血,子宫出血,风湿关节痛,神经痛,跌打损伤,乳汁缺乏,乳腺炎;外用治创伤出血,疖肿毒。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或干粉撒敷患处。
性味:
苦,平。
来源:
金丝桃金丝桃属植物金丝桃hypericum attenuatum choisy.,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晒干。

赶山鞭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苏医《中草药手册》:"止血,镇痛,通乳。治咯血吐血、子宫出血,风湿关节痛,神经痛,跌打损伤,乳汁缺乏,乳腺炎,创伤出血,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性味:
苏医《中草药手册》:"苦,平。"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杂草中。分布江苏、安徽、江西、广东等地。
原形态:
直立草木,高约60厘米。上部多分枝,枝圆形,散生黑点,两侧有凸起纵肋各1条。叶对生,卵状长圆形,长1~2.5厘米,宽0.3~1厘米,基部渐狭,多少抱茎,边缘有黑色腺点。聚伞花序顶生;萼片5,卵形;花瓣5,长椭圆形,先端钝圆,多脉纹;雄蕊多数,基部连合成3束;子房3室,花柱3枚;苞片和萼片边缘及花瓣、花药之顶端均有黑色腺点。蒴果。花期7~8月。
来源:
藤黄科植物赶山鞭全草。6~7月采收。
出处:
江苏药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