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丸

( Xià Wán )

夏丸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宁心安神。主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性味:
甘;性微温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狭谷陡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和西藏。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近木质化。老叶柄宿存呈层叠鱼鳞状,新叶密集根茎的上端;叶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椭圆形、狭长圆形至倒披针形,长1-7cm,宽0.2-2cm,先端圆形或钝,基部渐狭下延成翅,边缘全缘或具圆锯齿,通常明显内卷,两面被毛、下面密被白色或淡酪黄色粉。花季不明显或深藏于叶丛之中,高2.5cm;花单生或2-6朵成伞形花序;苞片线形至狭长圆形,长4-8mm,被柔毛;花梗长8-25mm,被腺毛;花萼钟状,被腺毛和白粉,分裂达中部,裂片狭卵形至披针形;花冠高脚碟状,黄色、白色或淡紫红色而冠筒口周围黄色,冠筒细长,长于花萼0.5-1倍,冠檐直径1-2cm,裂片阔倒心形,先端凹缺;长花柱花:雄蕊着生于冠筒中部以下,花柱与冠筒近等长;短花柱花:雄蕊靠近花冠喉部,花柱长1.5-2mm,蒴果近球形,比花萼短。花期3-5月。
来源:
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报春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bracteata franch.[p.henrici bur.et franch.
采收和储藏:3-5月采收全草,晒干。

“夏丸” 相关论述

干姜 二钱 人参 四钱 半夏 二钱
妊娠呕吐者。
妊娠呕吐,乃胎气阻碍胃气之故。姜参温补胃气半夏降逆也。谨按,妊娠呕吐,诸药不效时,用乌梅六枚,冰糖二两,频服即愈。因呕吐既久,胆经受伤,胆逆不降,木气根虚。乌梅大补木气,大降胆经冰糖胃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