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茄

( Xiǎo Qié )

别名: 小村金黄

小茄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清热解毒,除湿止痛。
性味:
微甘,平。
附方:
①治巴骨癀:小寸金黄、大寸金黄各一两,泡酒。用时将药酒盛于碗中,点燃,用手快蘸药酒,揉擦患处。如已溃烂,则用大、小寸金黄共捣绒,加酒少许,敷患处四周。
②治腹痛:鲜小寸金黄一两。嚼吃。
③治风湿关节痛小寸金黄一两,藤乌三钱。泡酒服。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分布贵州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茎匍匐或倾斜,全体被土黄色柔毛。叶对生或互生;叶片卵形或广卵形,长1~2.5厘米,宽5~20毫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下延成翼柄,全缘,两面均被毛,下面有黑色腺点。花单生于叶腋,径5~7毫米;萼5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外面有毛,宿存;花瓣5,黄色,三角状卵形。蒴果球形,径4~5毫米。种子椭圆形,黑色。
来源:
报春花科植物小茄全草。夏、秋采收。
出处:
《贵州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