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叶

( Biǎn Dòu Yè )

扁豆叶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消暑利湿解毒消肿。主暑湿吐泻,疖肿毒,虫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性味:
辛甘甜;平;有小毒
归经:
脾;胃;心经
各家论述:
1.《别录》:主霍乱吐下不止。
2. 孟诜吐利转筋,生捣叶一把,以少醋浸汁服。
3.《食疗本草》:治瘕,和醋煮。
4.《日华子本草》:敷虫咬。
5.《滇南本草》:烧灰搽金疮脓血。
6.《生草药性备要》:理跌打损伤,消
化学成分:
叶含蛋白质28%和丰富的胡萝卜素,可在10mg%以上,其他尚含叶黄素(xanthophyll)等,磷酸酯酶。
性状:
散落小叶或具长柄的三出复叶,多卷缩破碎。完整顶生小叶宽三角状卵形,长4.5-9cm,宽约与长相等,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基部不对称,略呈斜卵形,较中央小叶稍大;两面疏被毛,暗绿色或枯绿色。质脆。气微。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扁豆 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m。茎常呈淡紫色或淡绿色,无毛或疏被柔毛。三出复叶;叶柄长4-14cm;托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柄长1.5-3.5cm,两侧小叶柄较短,长2-3mm,均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宽三角状卵形,长5-10cm,宽约与长相等,先端尖,基部广楔形或截形,全线,两面均被短柔毛,沿叶脉处较多,基出3主脉,侧卧羽状;侧生小叶斜卵形,两边不均等。总状花序腋生,长15-25cm,直立,花序轴较粗壮;2-4花或多花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小苞片舌状,2枚,早落;花萼宽钟状,先端5齿,上部2齿几乎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边缘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长约2cm,旗瓣广椭圆形,先端向内微凹,翼瓣斜椭圆形,近基部处一侧有耳状突起,龙骨瓣舟状,弯曲几成直角;雄蕊10,1枚单生,其余9枚的花丝部分连合成管状,将雌蕊包被;子房线形,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花柱近先端有白色毛,柱头头状。荚果镰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扁平,长5-8cm,宽1-3cm,先端较宽,顶上具一向下弯曲的喙,边缘粗糙。种子2-5颗,扁椭圆形,白色、红褐色或近黑色,长8-13mm,宽6-9mm,厚4-7mm,种脐与种脊长而隆起,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花期6-8月,果期9月。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lichos lablab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扁豆叶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治吐泻转筋毒,跌打创伤。
①《别录》:"主霍乱吐下不止。"
孟诜:"吐利转筋,生捣叶一把,以少醋浸汁服。"
③《食疗本草》:"治瘕,和醋煮。"
④《日华子本草》:"敷虫咬。"
⑤《滇南本草》:"烧灰搽金疮脓血。"
⑥《生草药性备要》:"理跌打损伤,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性味:
生草药性备要》:"味辛甜,性平,有小毒。"
化学成分:
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胡萝卜素含量丰富,可在10毫克%以上。
来源:
为豆科植物扁豆
出处:
别录

“扁豆叶” 相关论述

扁豆花白实白,实间藏芽处,别有一条,其形如眉,格外洁白,且白露后实更繁衍,盖得金气之最多者。凡豆皆甘而入脾,故能于夏令湿盛脾弱之时,布清肃之令,复敦阜之气。
千金局方霍乱所以用实也。然其补脾之力极浓,必得脾受湿困而不腹痛不郁闷者,方与之宜。是则别录主霍乱吐下不止,不属之实而属之叶,固甚有道矣。夫霍乱者,阴阳清浊,二气相干。扁豆当盛热蕴隆,花尚未有,而其枝叶愈矗立不挠,是阴森之叶,与酷烈之日,各不相下,绝无妨害,用于清浊不调之霍乱,自然清者归清,浊者归浊。然则唐本草吐利转筋,生捣一把入少醋绞汁服立瘥者,可以证别录之不诬矣。
俗称避暑扁豆棚下能作,甚至 豆亦多不以充蔬,此亦有故。扁豆以阴森之叶,御酷烈之日,而花白实白,全具金气,其不畏暑明矣。不相畏则相争,为邪正相争之病,故有所忌。豆壅脾气,更何以解。仲圣所以谓患寒热者不可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