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鲡鱼骨
( Mán Lí Yú Gǔ )
鳗鲡鱼骨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杀虫;敛疮。主疳痢;肠风;崩带;恶疮;痔漏 |
用法用量: |
内服:炙,研末,适量。外用:适量,烧灰研末外敷;或烧烟熏。 |
性味: |
咸;平 |
归经: |
大肠;肝;肾经 |
各家论述: |
《纲目》:治疳痢,肠风,崩带。烧灰敷恶疮,烧熏痔瘘,杀诸虫。 |
附方: |
治恶疮:蛇鱼骨杵末,人诸色膏药中相和合敷上,纸花子贴之。(《经验方》)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为降河性回游鱼类,平时栖息于江河、湖泊、池塘的土穴、石缝内。以小鱼、蟹、虾、螺、蚬、蚯蚓、沙蚕及水生昆虫等为食。昼伏夜出,能游上陆地以皮肤呼吸。雄鱼常在河口生长;雌鱼在江河等淡水中成长。生长育肥期5-8年。亲鱼在秋末冬初,于江口相互缠绕成鲁球,随流出海进行降河产卵回游。0.5kg重的雌鳗怀卵量为70余万粒。受精卵具油球,半浮性,在22-27℃时经36h孵化出膜,最初为叶状幼体,柳叶状,体透明,以海洋浮游生物为食,2-3年后长至7-8cm左右时,成为鳗线。3-4月间成群进入江河。 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及江、湖均有分布。 |
原形态: |
鳗鲡,体细长,呈蛇形,长约40cm左右,最长可达130cm左右。头尖长,兄长短钝,平扁。眼小,位于口角上方。口 大,口裂微斜,伸达眼的后缘。下颌稍长于上颌,唇发达。鳞细小,埋于皮下,呈度纹状排列。体表多粘液。背鳍长而低,起点距臀较距鳃孔为近,鳍条235,与尾鳍相连。臀鳍低平,鳍条215,与尾鳍相连。胸鳍短圆形,无腹鳍,体背灰黑色,侧上缘暗绿色,腹部白色。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鳗鲡科动物鳗鲡等的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采收和储藏:捕后,除去内脏,洗净,去肉取骨,晒干。 |
出处: |
出自《本草纲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