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木

( Hǎi Mù )

别名: 鹧鸪菜 , 鸡皮 , 鸡波

海木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清热利咽;祛风除湿。主咽喉炎;扁桃体炎风湿痹痛;胃气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性味:
苦;凉;有小毒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m以下的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及次生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老虎楝 乔木,高5-10m。小枝被黄色柔毛,有少数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5-36cm,稀达50cm,总轴被毛,具棱角;小叶7,小叶柄长4-8mm,顶生小叶柄长达2cm;叶对生,披针形至卵状长圆形,长5-14cm,宽2.7-4.5(-7)cm,先端渐尖,基部钝而偏斜,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苍白色,常被疏的黄色柔毛,脉上尤密;侧脉7-10对,近边缘弯拱连接,网脉在下面明显。花小,两性,圆锥花序腋生,略短于叶;花白色;花萼钟状,4-5裂;花瓣4-5,长圆形;花药10,生于雄蕊筒顶端2齿间;子房近球形,2-3室,无毛。蒴果近球形,有柄,长约2cm,宽约1.5cm,光滑无毛,成熟时2瓣开裂。种子有白色假种皮。花期4-6月和10-11月,果熟期5月和11月。
来源:
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老虎楝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ilia connaroides(wight et arn.)bentv.[heppea trijugaroxb.;zanthoxylom connaroides wightet ar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挖,洗净,切片,晒干。

海木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湿,利咽喉。主治风湿腰腿痛,咽喉炎,扁桃体炎,心胃气痛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服或酌情增量泡酒服。
性味:
苦,凉。有小毒
生境分布:
广西、贵州、云南。
来源:
楝科鹧鸪菜heynea trijuga roxb.,以入药。

海木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湿,利咽喉。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腰腿痛,咽喉炎,扁桃体炎,心、胃气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性味:
苦,凉,有小毒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中。分布云南、广西、贵州等地。
原形态:
乔木,高达10米。枝光滑,有少数皮孔。单数羽状复叶,长10~36厘米;小叶7,对生,披针形至卵状矩圆形,长5~16厘米,宽2.5~7.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而偏斜,下面苍白色,常有短毛.圆锥花序腋生,长近于叶;花白色;萼钟状,4~5裂;花瓣4~5,矩圆形;雄蕊筒8或10裂;子房近球形,2~3室。蒴果近球形,有柄,长2厘米,宽1.5厘米,光滑无毛,2瓣裂开。种子有白色假种皮。
来源:
为楝科植物鹧鸪。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出处: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