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腺混合瘤

( leixianhunheliu )

西医

简介:
泪腺混合瘤起源于眶部泪腺上皮细胞,分良性混合和恶性混合肿瘤上皮细胞排列以及腺体结构状态差异较大,良性者常可演变为恶性。病程进展缓慢,单侧发病。
人群:
发生于35~50岁之间。
诊断标准:
1.多见于老年人,病变发展迅速,亦有缓慢进展。
2.眼睑在睑缘、内外眦部发生,然后向眼睑皮肤和结膜扩展,早期似黑痣,大小不等,高低不平黑色素结节,表面粗糙,硬而质脆,色素浓淡不均,大结节周围有小结节,血管充盈,易皲裂溃破而出血,有的发展为菜花样肿块。
3.晚期转移到淋巴结,数年后向全身转移,手术切除复发。
4.应与黑痣作鉴别,做病理检查可证实。
体征:
1.眼球突出、向前下方移位。
2.外上眶缘可扪及肿物。恶性混合常有压痛。
3.眼球向外上方运动受限。
4.肿瘤压迫眼球可有视力减退和眼底改变。
影响诊断:
1.超声探查:眶外上方低、中度回声占位病变,声衰减不著。
2.ct扫描:泪腺区类园形高密度块影,恶性者肿块边界不清,多向眶深部蔓延。并有相邻的骨破坏。
治疗:
对放疗不敏感。一经确定诊断,应尽早广泛、彻底切除。如眼睑及球结膜受累,应行眶内容剜出术。
1.手术切除:良性混合多采用外侧开眶,恶性混合以眶内容切除为主。
2.放射治疗:恶性混合术后常加用局部放射治疗。

“泪腺混合瘤” 相关论述

泪腺肿瘤在眶原发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而泪腺混合瘤又是其中最常见者,有良性及恶性二种。
良性泪腺混合瘤
多见于中年人,病程长,来源于泪腺管或腺泡,也可以起源于付泪腺及先天性胚胎组织残留(泪腺原基)。
(一)症状
1.眼球突出及眼球运动障碍:睑部泪腺起源的泪腺混合瘤,侵及上皮下及穹隆部结膜,肿块易于早期发现及扪及,又可引起上睑下垂。眶部泪腺混合瘤,早期无症状,随着肿瘤生长,在眼眶缘外上方可扪及硬而不规则肿块,有移动性,一般与皮肤、眶缘无粘连,继之眼球向前方及内下方移位突出,并有向外、向上运动障碍。
2.视力障碍:早期视力无明显变化,可有复视。随着病程的发展,可有视力减退,其原因可有肿瘤压迫眼球引起明显散光,或是暴露性角膜炎,也可能是视神经受累。
3.眼底检查:有时可见视乳头水肿,静脉充盈及视网膜皱褶。
4.骨质变化:x线摄片、ct检查,一般可见泪腺部位局限性扩大,骨质吸收或全眼眶扩大,骨壁变薄,但无骨质破坏。
(二)病理:大部的病例在粘液性的实质中可见到腺管状组织,它是由2层上皮组织组成,内层上皮可分泌粘液物质,又可引起扁平上皮鳞状化生。外层细胞向粘液样、纤维性或软骨样物质化生。从泪腺的腺泡或导管的上皮细胞发生腺瘤,又可惹起间质的各种变化,呈现复杂的组织改变。肿瘤的实质有丰富的透明质酸酶抗酸性粘多糖物质。肿瘤的包膜及肿瘤本身有明显纤维组织可以引起非异性炎症反应。故活检时要小心向深部作楔形切除,以助与炎性假瘤作鉴别。
(三)治疗
因对放射线及化疗不敏感,故以手术摘除为主。手术时要尽可能将完整包膜包绕肿瘤组织彻底摘除,预防细胞扩散再发。
恶性泪腺混合瘤
缺少或无整的包膜,肿块与眶缘发生粘连,粘连部眶缘有压痛。组织除有良性泪腺混合瘤的结构外,还有癌变的组织构成。组织向眶内浸润,破坏骨质,可发生全身转移,严重者向颅内转移,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