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症

参考:暴喑 , 风痱

“失语症” 相关论述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它是以语言符号(听觉和视觉语言符号)为对象的人脑独有的复杂认知心理活动。从现代系统理论和控制理论的观点来看,大脑是一个特大复杂系统,也可以说是一部非常高级、非常精巧的信息处理机。它每天加工处理着大量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最大量的是语言符号信息。语言信息的脑加工过程,从最初的语言符号的感知、辨识、理解接收直至言语表达,都和其他一些重要心理过程如思维、学习、记忆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言语行为是一种综合力很强,表现力很丰富、很集中的大脑现象,通过对言语行为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就有可能窥探大脑内部的秘密。因此,不同部位的大脑损伤,影响不同机制所造成的种种病态言语行为,是神经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独特和重要的内容,它已形成神经心理学的一个专门分支,那就是以言语行为和大脑结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神经语言学(neurolinguistics)。病态言语行为的临床测验是进行语言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手段。国外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工作,已经制定了许多言语临床测定方法。现介绍几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一、halstead-wepman失语症筛选测验
它选自hrb,是一个判断有无失语障碍的快速筛选测验方法。项目的设计,除包括对言语理解接收表述过程中各功能环节的评价(如:呼名、听指、拼读、书写)外,同时包括对不识症、口吃和言语错乱的检查,可用于各种智力水平、多种不同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的受试者。但因方法未标准化,故对结果的解释需具有足够的经验。heimburger和reitan简化修订了该测验,已将它收为h、r成套神经心理测验中的一项分测验。
二、明尼苏达失语症测验
明尼苏达失语症测验(minnesota aphasiaexamination)是由一组测定听、说、读、写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失调和数关系运算过程障碍的47个分测验组成的失语测验。它的解释是以schuell根据障碍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所作的分类法为基础。应用虽较普遍,但因与临床神经病学家所熟悉和了解的按照神经解剖所作的失语症分类方法不一致。有可能使该测验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三、spreen-benton失语症测验
它是一个较为实用的综合性失语症测验,它的分测验针对以下一些言语机能:视觉呼名、触觉呼名、数字复述、词流畅性、句子复述,名称的识别、物体用途描述,还包括修订标记测验(token test)、阅读测验、写和说的测验。已制定了成人常模以资比较。
四、标记测验
标记测验(the token test)是一个失语症的筛选性测验,最先由derenzi和vignolo介绍,后由spellacy和spreen简化。
测验方法:向受试者给出一系列难度渐增的指令,要求按指令摆弄一些不同几何形状的塑料块,例如命令被试者:“摸大的红圈”、“把蓝色圈放在白色三角的下面。”结果分析表明它能有效地鉴别失语症与非失语症。其可靠率达90%。
五、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测验
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测验(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examination,bdae)是目前美国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失语症诊断性测验。它由五个大项二十二个分测验所组成。每一个大项针对言语行为的一个主要功能侧面,它们是:
1.会话性交谈和阐述性言语-检查综合性的言语交往能力;
2.听理解-检查口语的表达功能;
3.口头表达-检查口语的表达功能;
4.书面语理解-检查书面语言的接收功能;
5.书写-检查书面言语的表达功能;
该测验已制定出一套标准化的评分标准,临床使用客观方便。
六、临床汉语测定方法
前面所介绍的那几种国外言语测验方法,直接搬用都有困难。这是因为:
①我国使用的汉语与西方拼音语迥然不同,就语法体系来看,汉语有严格的词序约束,但无严格的词形变化,属于孤立语型。就文字来说,汉字基本上属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是一个意符,它象一幅图画。汉字通常是只有一个音节的单音字。一个汉字有时就是一个代表独立意义的语词,它不与拼音语中字母等价。汉字构形,大部分属于嵌进结构,每个汉字都由最基本的笔划组成,如居中结构、偏旁部首等。国外测验方法是针对西方拼音的认知特点而设计的,因此不能很好表现汉语特点,以致有此项目无法进行,如拼读测验。
②语言作为人的一种信息交流工具,具有很大的社会性,因而受文化、生活习惯、言语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尤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人群的文化参差不齐,地域性方言和民族语言种类繁多,生活内容差异较大,对测验内容的编排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否则将影响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如语句理解测验,提问语句的内容和提问方式如不符合受试者的文化水平、生活和语言习惯,就谈不上言语理解。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神经语言学研究工作者近年来在言语行为的大脑机制的研究实践中,通过对大脑务病人反复预试,编制了一套符合汉语认知特点、可供研究和临床使用的临床汉语言语测评方法。这个测评方法设计的条目框架是以言语行为的心理、解剖生理学结构,以及语言学为内涵的分析为其理论依据,而测验中所选用的具体内容,则充分考虑以上所提出的汉语语言特点。
测验包括两个部分:其一,基本分测验;其二,延伸性分测验。基本分测验,可以满足一般临床诊断的需要,即判定有无言语障碍、障碍的基本性质和严重程度;延伸性分测验则满足了进一步探讨汉语言语大脑机制的研究。基本分测验包括了:①针对不同汉语语言层级的认知过程本身(表26-1);②与言语能力相关的其它心理能力测评。
表26-1 临床汉语测评基本测验项目

口头语言口语理解
(听接收、解码)
1.声音辨识:声音匹配
2.听名指物
3.系列听名指物
4.执行口语指令
5.语句理解(听呈现)
6.短文理解(听呈现)
口语表达
(表达、编码)
1.言语肌肉运动能力测量
2.自动性言语
3.呼名
4.复述性言语(单音、字词、句)
5.主动性言语
6.看图说话
7.主题性言语表达
书面语言阅读理解
(视接收、解码)
1.听字指字
2.朗读(字、词、句、短文)
3.视语理解:字、句-图匹配、回答书面问题……。
书写表达
(表达、编码)
1.临摹书写
2.自动性书写
3.听写(字、词、句)
4.主动性书写:看图写字词、写话、主题性书写

与言语能力相关的其它心理能力的一些测评:
1.言语动力状态,主动性、灵活性、有无持续性言语;
2.记忆能力测定;
3.思维能力测定;
4.运算能力测定;
5.智力测定。
神经心理学研究,目前在我国还是一个正在被开拓的领域。方法学的研究,特别是高级神经机能的一些测查方法的研制,更是首当其冲的前沿问题。国外在这方面有许多可供借鉴、值得吸取的内容。在这一章里,不可能详尽无余的收集各方面的测验资料,只是介绍了一些我们认为比较实用的测验方法。还要说明的是,由于神经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有很强的社会性,因此在借用国外方法时,不能囫囵吞枣,生搬硬套,而要注意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如我国的文化教育水平、社会生活习惯等等。我们需要制定和订出一些切合我国实用的测验方法。

失语症是指由于神经中枢病损导致抽象信号思维障碍,而丧失口语、文字的表达和领悟能力的临床症候群,失语症不包括由于意识障碍和普通的智力减退造成的语言症状,也不包括听觉、视觉、书写、发音等感觉和运动器官损害引起的语言、阅读和书写障碍。因先天或幼年疾病引致学习困难,造成的语言机能缺陷也不属失语症范畴。

(一)失语症
失语症是言语(和)文字的表达或感受能力发生障碍的总称。
1.运动性失语症:发音与构音功能正常,而言语的表达发生困难或不能,但能听懂别人的讲话。见于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及岛盖区(broca区)病变。
检查时可仔细倾听患者讲话,注意是否流利清楚,词汇是否丰富,要求其复述医生的讲话。
2.命名性(失忆性)失语症:对人名或物名失去记忆,但对其用途和特点仍熟悉,并用描绘其特点的方式加以回答;当告知正确名字或名称后,可立即同意并叫出,但片刻后又忘掉。见于优势半球角回损害或脑部弥散性病变,也见于运动性失语的恢复期,或为感觉性失语的早期或其后遗症。检查时令病人说出所示物品名称,不能回答时可以正确或错误名称告之,看其反应。
3.感觉性失语症:为接受和分析语言的功能发生障碍。轻者仅能听懂简单生活用语,重者对任何言语不能理解。由于患者不能听懂自己的话并及时纠正其错误,因此,虽能说话但多错乱,无法听懂。见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wernick区)的病变。检查时可让病人指出被告知的物品或执行简单的口述动作,如闭眼、张口等,观察其是否理解。
(二)失用症:
失用症是丧失了正确地使用物件完成一系列有目的性动作的能力的总称。即在无肢体瘫痪或共济失调等运动障碍的情况下,不能或不会按一定顺序正确完成上学的有目的的动作。其中枢主要在优势半球的缘上回,并通过胼胝体和对侧运动区联系,但指导完成各个动作的要领则为整个大脑皮层的功能,故上述部位的病变和大脑广泛性病变,均可引起失用症。检查时可观察患者的各种自发性动作,或将火柴、牙刷、柱子等置于手中,嘱作出用火柴点烟、刷牙、梳头等动作,观察能否正确完成,有无反复而不知所措,或错把火柴放入口中或去别处擦划等情况。
(三)失认症:
各种感受通路正常,但不能通过感知认识熟悉的物体,如不能识别触摸到的物体(体觉失认症,即实体觉丧失);不能辩论看到的熟人,但可领先触摸或听音加以识别(视觉失认症)等,分别见于中央后回和枕顶叶交界区的病变。对自己躯体的失认症称“体象障碍“,常见者有手指失认(不知手指名称)和左右定向障碍(分不清躯体的左右侧),多见于优势半球顶下小叶病变。也有的表现为病觉(否认一侧肢体是自己的),主要见于优势半球以角回和缘上回为中心的广泛病变。检查时可询问患者手指名称,嘱指出左右侧,有偏瘫者询问有无偏瘫,并了解其是否关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