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癣

( shouxuan )

别名: 鹅掌风

西医

简介:
手癣(tineamanuum)是发生于手掌面的真菌病,主要从足癣传染而来,以手捏、挖脚是主要传染途径。
病因:
病原菌与足癣的菌种基本一致。但因手为暴露部位,不产生浸渍糜烂型。指缝糜烂常是由白念珠菌,而非一般菌引起。手癣病原菌多为红色发癣菌、絮状表皮菌、石膏样发癣菌或白色念珠菌等。
诊断标准:
手足癣诊断标准:
1.冬轻夏重。
2.霉菌直接镜检和培养阳性。
3.分型:手足癣临床上大体分为4~5型,各型可单独表现,亦可混合出现。
(1)角化型:于手部大多初发于左或右手的Ⅰ~Ⅱ指间(相当“合谷”穴以下,俗称“虎口”部),局部干燥脱屑,日渐扩展漫延至第Ⅰ~Ⅱ手指端及至全部手掌,因为角化,外观光亮,掌指纹理不清,严重时掌面增厚,冬季易皲裂。足部全蹠可以角化,足跟、蹠弓部尤甚。本型一般不出现丘疹、水疱
(2)水疱型:手掌部群集小疱,多是环形、半环形,瘙痒较重,有时发生在指间。足部则常位于足跖及足缘,群集或散发。水疱较深在,不易穿破。手足水疱发作数天后自然吸收,表面脱皮屑,但外观治愈的水疱周围可继续发生新的水疱,如此反复并扩展。
(3)丘疹鳞屑型:常见于足跟边缘及蹠弓部位。可见环形、孤形小片丘疹群,基底微红或皮色,表面脱屑。因其瘙痒,可见摩擦后的表皮剥脱。本型一般在夏暑季节活跃,秋冬以后不治“自愈”(外观似正常)。真菌培养大多是絮状表皮菌、石膏样毛菌、玫瑰色毛菌和红色毛菌。发生于手部,可见于掌心、指间。
(4)间擦型:主要见于足趾Ⅲ~Ⅳ趾间,极偶见于指间。病变部位表皮浸软色白,剥落基底红而糜烂,周边可见小丘疹。瘙痒较重,湿热条件下明显。常因摩擦脱皮而感染细菌,局部产生恶臭味。
(5)体癣型:常由水疱型、丘疹鳞屑型发展至足背及手背。手足背及边缘部有红色环形、半环形之花边,斑片周边高起,其上可见点状丘疹与水疱,中心部则低平,有时有色素加深及脱屑。多个环形斑片可以融合成大片状,类似慢性皮炎。
体征:
1.临床类型:可分为汗疱型、鳞屑角化型及指间型。
汗疱型:初发为厚壁小水疱,破裂后形成环状鳞屑。损害范围逐渐扩大,可融合成多环形,皮肤逐渐粗糙肥厚,境界明显,常见于手指侧面,亦可延及手掌部。本型易引起继发感染,发生脓疱、蜂窝织炎或淋巴管炎。
鳞屑角化型:表现为手掌或其侧缘,呈不整形红斑鳞屑性损害,境界清晰或不清晰,上覆层状鳞屑;时久可延及整个手掌。皮肤干燥粗糙,易破裂,冬季尤甚,可累及指甲。指间型:指间潮红湿润,边缘明显。表面有灰白色落屑,浸渍或少量渗出,指间可形成破裂。本型常由白色念珠菌引起。
2.多先自一侧手部发生,时久可延及至对侧。
3.损害扩展至手背手腕处时,可呈中央治愈,边缘活动的体癣型。
4.慢性病程,多年不愈。
5.自觉瘙痒
6.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阳性。
鉴别诊断:
湿疹型需与慢性湿疹鉴别,两者在形态上很难区别。真菌检查和皮损的发生发展史有助于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手足癣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皮损消失。真菌直接镜检或培养每周1次,连续2次阴性。
治疗:
治疗主要用30%冰醋酸,水杨酸、苯甲酸配(水杨酸3%-6%、苯甲酸6%-12%的乙醇溶液,亦可用凡士林代替乙醇)。

“手癣” 相关论述

手癣发生于掌面的真菌病,俗称鹅掌疯,主要由足癣传染而来,用手挖脚是主要传染因素。由于双手裸露在外,手指通风干燥较好,手癣的发病率没有足癣那样高。但近年来随着足癣患者的增多,手癣患者也在不断增多。患了手癣,不仅感到工作不方便,有时奇痒难受,而且有碍卫生,因为手是必须的进食“工具”,从而也影响进食的清洁卫生,给“病从口入”创造了条件。
引起手癣的致病真菌与足癣的致病真菌基本一致。
手癣的初起损害为指端、指屈或掌面发生水疱,干燥后脱屑,开始常局限于一侧的1~2个指端,逐渐蔓延到邻近手指或掌心,日久可累及对侧。脱屑处皮肤可变粗变厚,皮纹深宽,失去正常光泽和弹性。偶有指间糜烂,也多由白色念珠菌,而非一般菌引起。手癣可分为水疱、鳞屑或慢性湿疹样。病程多为慢性,常数年不愈,夏季皮损加重,范围扩大,冬季气候干燥时,则皮损粗糙增厚。在指端和关节活动部位,由于劳动和工作时的牵拉作用,很易引起开裂,常疼痛而影响工作和生活。
手癣的治疗足癣基本相同。因白天手的活动多,外搽于手部的药物易被其他物体拭去,不易保持药效,因而治愈较难。若能坚持治疗,尤其做到每晚搽药后包扎,使药效作用持久而深入,效果自然更佳。
手癣应避免用肥皂洗擦和接触有刺激性的物质。有足癣的,应将足癣彻底治愈,不接触猫、狗等患动物,不共用手巾、面巾或浴巾,家中有足癣者亦应同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