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客热

参考: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暴风客热” 相关论述

本病为外感风热,猝然发病,且有明显红肿热痛的眼病,故名暴风客热。最早见于《银海精微》。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急性结膜炎

[病因病机]
多因风热之邪外袭,客于内热阳盛之人,内外合邪风热相搏,上攻于,故猝然发病。

[临床表现]
多骤然发病,患眼胞睑红肿,白睛红赤,羞明多泪,或眵泪胶粘,甚则赤痛较重,白睛浮肿,可见灰白色伪膜附着,拭去复生。全身多兼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口渴,溲赤便秘等。如不即治或治之不当,每易发生星点翳障等。

[诊断依据]
一、骤然发病,胞睑红肿,白睛红赤,甚则白睛赤肿隆起,多眵。治不及时,可致黑睛边缘生翳。
二睑内面红赤,粟粒丛生。
三、患眼沙涩,灼痛,刺痒,畏光,眵泪胶粘。可伴恶寒发热鼻流涕等症。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瞳神紧小绿风内障相鉴别。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应根据本病特点,结合整体,分清风重或热重,或风热并重之不同。
一、内治
(一)风重于热
[主证]胞睑肿胀,白睛红赤,痒痛兼作,粟粒丛生,羞明多泪。全身多伴有头痛鼻塞恶风发热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
[证候分析]胞睑肿胀,白睛红赤,痒痛兼作,粟粒丛生,羞明多眵者,乃风邪作祟之表现。因主要为风邪外袭,内热不重,故全身症有头痛鼻塞恶风发热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
[治法]疏风解表,兼以清热。
[方药]羌活胜风汤加减。本方是以祛风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其中以柴胡荆芥防风前胡羌活独活薄荷等七味祛散风邪;川芎、白芷可散邪通络活血;白术甘草枳壳调脾胃,以助升发之气;黄芩可清上焦热,而桔梗可引药上行,并开肺气。如风邪不盛,可去羌活独活
(二)热重于风
[主证]白睛浮肿,赤痛较重,胞睑红肿,眵多胶结,重者可见灰白色伪膜附着,热泪如汤,怕热畏光。全身并见口渴溺黄,苔黄脉数等。甚则可有大便秘结烦躁不宁。
[证候分析]火热之邪侵扰于上,兼心肺素有积热,故而局部与全身症状均以实热之症为主,如胞睑白睛红肿,眵泪胶结,怕热羞明,及口渴溺黄,大便秘结,烦躁不安,脉数苔黄等,皆是热重之象。
[治法]清热泻火,兼以疏风
[方药]泻肺饮加减。石膏黄芩桑白皮热泻肺;栀子连翘木通甘草清心导赤;羌活防风荆芥白芷祛风散邪;赤芍活血止痛。加枳壳可行气导滞;,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芒硝泻火通腑。
(三)风热并重
[主证]白睛赤肿,疼痛而痒,恶热畏光,泪多眵结。全身症有头痛鼻塞恶寒发热便秘溲赤,口渴思饮,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
[证候分析]患者平素内热较重,而复感风热之邪,表里交攻,故局部及全身表现风热并重之征。
[治法]祛风清热,表里双解
[方药]防风通圣散加减。方中主要以荆芥防风薄荷麻黄疏风解表;大黄芒硝滑石甘草通二便,泻里热;栀子黄芩连翘石膏桔梗清热泻火,解肺胃之热;再配当归白芍川芎白术和血理脾,使全方祛风而不伤表,泻热而不伤里,收到表里双解之功。临证应用当根据恶寒发热轻重便秘溲赤之程度加减化裁。
二、外治
(—)黄连西瓜霜眼药水;:熊胆眼药水或10%一50%千里光眼药水滴眼。
(二)胆汁二连膏涂眼。
三、针刺疗法
可针刺合谷曲池攒竹丝竹空睛明、瞳子体等穴。
点刺眉弓、眉尖、耳尖太阳放血。

病名。系指眼部暴发赤热肿痛,沙涩羞明热泪如汤,甚至胞肿难开,白睛浮肿高于黑睛的病证。见《银海精微》。俗称伤寒眼。本病的原因系由风热之邪突然外袭所致。治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可选羌活胜风汤加减。也可外滴10%千里光眼液。


暴风客热胞肿疼,泪多痒赤胀白睛。原于肺热召风郁菊花通圣可收功。
【注】暴风客热者,胞肿疼痛,泪多痒赤,白睛胀起。此证原于肺客邪热,外召风邪。先宜洗,后用菊花通圣散,内清邪热,外散风邪也。
菊花通圣散(方见两睑粘睛下)

条文:暴风客热胞肿疼,泪多痒赤胀白睛,源于肺热招风郁,菊花通圣可收功。
方剂菊花通圣散方见两睑粘睛
【注】●暴风客热者,胞肿疼痛,泪多痒赤,白睛胀起。
●此证源于肺客邪热,外招风邪。
●先宜□洗,后用菊花通圣散,内清邪热,外散风邪热,外散风邪也。

干清坤宁,何来客气,能犯书生。夜雨青灯,晓风残月,身在空庭。一时寒热交并,睑胀处眵泪飘零。点翳于珠,涅丹入璧,急切难平。
此症乃燥急劳苦,素养不清,猝以风邪外客,痰饮内渍,致五火俱动,阴阳更胜而作也。阳胜则热蒸,阴胜则寒战阴阳交争,邪正相干,则寒热往来。症似天行,但不假传染而加甚。药不瞑眩即日生翳。入手,芎苏散参苏饮表里症现,双解散;表罢里重,壮火上逼,三承气、三友丸;若昼静夜剧,是阳气陷入阴中,名曰热入血室,四物加丹皮、黄连;不罢,防风散结汤或三黄清热丸;妇女,消凝行经散;势少衰,羚犀逍遥散,再则冲和养正汤;又或选胜湖山,留心声伎,患成今症,始进补中益气加蔓荆子防风,倘脉沉迟,再加生姜附子,继则神效黄 汤,终与培元散、生熟地黄饮合瘥。倘心粗胆大,壹以前药莽投,病变强半难克。《瑶函》既曰“暴风”,却从轻论,又曰“客热”,不教人急治,意欲将医病两家,皆勒令无,可谓忍矣。

此眼初患之时.忽然白睛胀起,都覆乌睛和瞳人.或痒或痛.泪出难开.此是暴风客热.久在肺脏.上冲肝膈.致令眼内浮胀白睛,不辨人物.此疾宜服泻肺汤补肝散.铍镰出血.后点抽风散即瘥.
诗曰∶
白睛胀起盖乌睛 睑肿还应痒痛生 此是暴风兼客热 来侵肺脏不安宁
泻汤之内加风药 丸散临时得妙名 铍镰瘀血尽 抽风膏药眼中烹
泻肺汤
羌活黄芩黑参(各一两) 桔梗大黄芒硝地骨皮(各一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补肝散
本(二两) 白芷车前子石决明(各一两半) 芍药天麻防风细辛(各一两)
上为末.每日空心米汤调下一钱.
抽风散
黄柏秦皮秦艽防风细辛(各一两) 黄连木香(各五钱)
上为末.以水一盏.浸一宿去渣,入龙脑少许蜜四两.同煎为膏.点眼

暴风客热,与暴露赤眼同也。暴露者,肝心二经病也,故赤而痛,致黑睛生翳;暴露客热者,肝、肺二经病,故白仁生虚翳四围壅绕,朝伏黑暗,凹入白仁,红翳壅起,痛涩难开。
故分暴露与暴风有别之症。暴者,乍也,骤也,陡然而起,治法疏通退热,凉膈、泻肝增减酒调之剂,发散风热。俗云热眼忌酒,孰知酒能引血,药无酒不能及于头目也。此眼不可洗,不可点凉药,暴客之邪来之速、去之亦速耳!非比五脏六腑蕴积发歇不时之症同,俗为伤寒眼也。
暴风客热图(图缺)
问曰∶白仁壅起,包小乌暗,疼痛难开者何也?此时肺经受毒风不散,久则发热攻入眼中,致令白睛浮肿,名曰暴风客热。宜服酒调散补肝汤,用搜风煎洗服。
泻肝散 治眼发歇不时。
羌活黄芩黑参(各两半) 桔梗大黄芒硝地骨皮(各一两)
上每服六钱,水煎服。
补肝汤
本(一两) 白芷车前子石决明天麻赤芍药防风细辛(各一两)
上每服二钱,水汤调下。
搜风散 洗眼,治眼中有黑花。
陈皮秦艽防风细辛(各一两) 黄连木香(各五钱)
上为末。水一钟浸一宿去渣,入龙脑一钱,蜜四两浸,火熬成膏点之,不用蜜,煎汤熏亦可。
又以当归活血煎主之,肿痛甚亦用双解散酒调散发表之,点用重药加姜粉,以辛散之。
双解散
防风川芎 归尾 赤芍药大黄麻黄薄荷连翘芒硝黄芩桔梗石膏滑石荆芥甘草山栀白术(实者去之)
上等分。水煎食后温服,如暴发加葱三根。
【风甚眼痛】
桑螵蛸酒调散 治眼红肿,有血翳壅肿,服之。
当归甘草大黄赤芍药菊花苍术桑螵蛸羌活黄麻茺蔚子
上各等分。用水煎,食后加酒温服。如热甚,加大黄、朴硝。或为末温服,酒调服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