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

参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呼吸衰竭 , 心功能不全 , 心包炎 , 支气管炎 , 慢性支气管炎 , 支气管哮喘 , 脾阳虚 , 脾气虚 , 肾阳虚水泛 , 心肾阳虚

“痰饮” 相关论述

(一)痰饮的基本概念
1.痰饮的病因学含义: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故痰饮是继发性病因之一。痰饮是致病因子和病理结果的统一体。一般说来,痰得阳气煎熬而成,炼液为痰,浓度较大,其质稠粘;饮得阴气凝聚而成,聚水为饮,浓度较小,其质清稀。故有“积水为饮,饮凝为痰”,“饮为痰之渐,痰为饮之化”,“痰热而饮寒”之说。在传统上,痰饮有有形和无形、狭义和广义之分。
(1)有形的痰饮:有形的痰饮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的痰浊和水饮而言。如咳咯而出的痰液,呕泄而出之水饮痰浊等。
(2)无形的痰饮:无形的痰饮是指由痰饮引起的特殊症状和体征,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看不到实质性的痰饮,因无形可征,故称无形之痰饮。其作用于人体,可表现出头晕目眩、心悸气短、恶心呕吐神昏谵狂等,多以苔腻、脉滑为重要临床特征。
(3)狭义的痰饮:狭义的痰饮是指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咳吐而出,或呕恶而出,易于被人们察觉和理解,又称之为外痰。
(4)广义的痰饮:广义的痰饮泛指由水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及其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不易被人察觉和理解,又称之为内痰。
总之,痰饮不仅指从呼吸道咳出来的痰液,更重要的是指痰饮作用于机体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这两方面,前者易于领会而后者却难以理解,但后者比前者更加重要。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都是由于人体津液的运行、输布、传化失调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动因。四者皆为阴邪,具有阴邪的一般性质。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其中痰、饮、水三者的区别是: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
2.痰饮的病证学含义: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其广义者为痰饮病证的总称;其狭义者为饮证之一,系饮邪停于胃肠所致者。
(二)痰饮的形成
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所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因肺、脾、肾及三焦与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敷布津液,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痰饮形成后,饮多留肠胃胸胁肌肤;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泛滥横溢,无处不到。既可因病生痰,又可因痰生病,互为因果,为害甚广,从而形成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碍经脉气血运行:痰饮随气流行,机体内外无所不至。若痰饮流注经络,易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若结聚于局部,则形成瘰疠痰核,或形成阴疽流注等。“瘰疠”是指发生于颈部、下颌部的淋巴结结核。小者为瘰,大者为疠,以其形状累累如珠故名。“痰核”是指发生颈项、下颌及四肢等部位的结块,不红不肿,不硬不痛,常以单个出现皮下,以其肿硬如核大,故名痰核。“疽”为发于肌肉筋骨间之肿。其漫肿平塌,皮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阴疽”。“流注”指毒邪流走不定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种化脓性疾病
2.阻滞气机升降出入:痰饮为水湿所聚,停滞于中,易于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例如,肺以清肃下降为顺,痰饮停肺,使肺失宣肃,可出现胸闷、咳嗽喘促等。胃气宜降则和,痰饮停留于胃,使胃失和降,则出现恶心呕吐等。
3.影响水液代谢: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其一旦形成之后,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的水液代谢功能。如寒饮阻肺,可致宣降失常,水道不通;痰湿困脾,可致水湿不运;饮停于下,影响肾阳的功能,可致蒸化无力。从而影响人体水液的输布和排泄,使水液进一步停聚于体内,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更为严重。
4.易于蒙蔽神明痰浊上扰,蒙蔽清阳,则会出现头昏目眩、精神不振、痰迷心窍,或痰火扰心、心神被,则可导致胸闷心悸神昏谵妄,或引起癫狂疾病
5.症状复杂,变幻多端:从发病部位言,饮多见于胸腹四肢,与脾胃关系较为密切。痰之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处不到,与五脏之病均有关系,其临床表现也十分复杂。一般说来,痰之为病,多表现为胸部痞闷、咳嗽、痰多、恶心呕吐腹泻心悸眩晕癫狂、皮肤麻木关节疼痛或肿胀、皮下肿块,或溃破流脓,久而不愈。饮之为害,多表现为咳喘水肿、疼痛、泄泻等。总之,痰饮在不同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咳、喘、悸、眩、呕、满、肿、痛八大症。

广义的痰饮是指多种水饮病的总称,泛旨体内水液转输不利,停于体腔、四肢等处的一类疾病。(类似于水肿edema)。中医认其主因系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相互影响所致,尤其是脾阳失于健运,三焦气化障碍留而成。狭义的痰饮,是水饮病的一种,分虚症和实症两类;虚症主要表现为胸胁支满,脘部有振水音,呕吐清涎、头晕心悸、气短、形体消瘦。中医认为系由于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谷,水饮散在胃肠所致(类似幽门阻塞pylonsteuoris所致的胃潴留)。实症主要表现为胃脘部坚满,腹泻,泻后稍感舒服,但胃部又立刻坚满,水液流动于肠间,有沥沥的声响。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水饮留伏于胃肠所致。(类似痢疾圻dyseutery引起的症状)。

(论一首 脉二十一条 方十八首)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水在脾,少气身重
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水在肾,心下悸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留饮者,胁下痛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
胸中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脉沉者,有留饮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泣自出,其人振振身闰剧,必有伏饮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见上);肾气丸亦主之(方见脚气中)。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甘遂半夏汤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一本作无)
右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脉浮而细滑,伤饮
脉弦数者,有寒饮,冬夏难治。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大戟等分
右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九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赢人服半钱,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下后,糜粥自养。
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石膏鸡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半升(洗)
右八昧,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石膏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已汤方
木防已三两 石膏十二枚(鸡子大)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石膏茯苓芒硝汤方
木防已二两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芒硝三合茯苓四两
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厚朴大黄汤方
厚朴一尺 大黄六两 枳实四枚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方见肺痈篇中)。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已椒苈黄丸主之。
己椒苈黄丸方
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一两
右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一法四两)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
泽泻一两一分 猪苓三分(去皮) 茯苓三分 白术三分 桂枝二分(去皮)
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附方
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右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方见上)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一岁,宜十枣汤(方见上)。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方见上文肺痈中)。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五味子半升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温服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苓甘五味姜辛汤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五味半升
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老,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五味子半夏各半升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逐,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开,日三。
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右八昧,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方见上)。

病源霍乱者,多吐痢也,干霍乱者,冷气搏于胃,饮食不消,但腹满烦乱,绞痛短气,其肠胃先挟实,故不吐痢,名为干霍乱也。(出第二十二卷中)
救急疗霍乱无问干湿冷热等,木香汤方
青木香(长三寸) 高良姜(二两) 豆蔻子(二枚)
上三味 咀,以水一大升,煮取半升,顿服之则定。
又方:取乌牛屎二两,以水二升,煮沸绞滤,顿服之,大良。
生姜汤方。
以东壁土一把,生姜一大两碎之。
上二味,用水一大升,煮取半升,澄清,热饮之,如渴依前进。(并出第一卷中)
必效疗上吐下痢者,名为湿霍乱方。
黄牛屎半大升许,取水一大升,煮三两沸,和牛屎滤取汁,服半升即止,犁牛子屎亦佳,无牛处,常将干者相随,亦好用。(备急崔氏范汪同出第三卷中)
四神丸,主霍乱冷实不除,及痰饮百病,无所不主方。
干姜(一两) 桂心(一两) 附子(一两炮) 巴豆(六十枚制)
上四味末之,蜜和为丸如小豆大,饮服二丸,取快下,不下又服一丸。忌生葱野猪肉芦笋。(胡洽同出第四卷中)

病源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又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漉漉有声,谓之痰饮,其为病也,胸胁胀满,水谷不消,结在腹内,两肋水入肠胃动作有声,身体重,多唾短气好眠胸背痛甚,则上气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是也,脉偏弦为饮,浮而滑为饮,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养生方导引法云左右侧卧,不息十二通,疗痰饮不消,右有饮病右侧卧,左有饮病左侧卧,又有不消,气排之,左右各十二息。
痰饮。(出第二十卷中)
千金痰饮论问曰∶夫饮有四何谓。师曰∶有痰饮(一云留饮)有悬饮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之证,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留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过多,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其人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凡心下有水者,筑筑而悸,短气而恐其人眩而先寒,即为虚,先热即为实故水在于心,其人心下坚,筑筑短气,恶水而不欲饮,水在于肺,其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于脾其人少气,身体尽重水在于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于肾,心下悸,夫病患卒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喜虚耳,脉偏弦者,饮也,肺饮不弦,但喜喘短气支饮亦喘而不能眠,加短气其脉平也,留饮形不发作,无热脉微,烦满不能饮食,脉沉滑者,留饮病,病有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盘,咳嗽转甚,(一云辄已)其人咳而不得卧,引项上痛,咳者如小儿掣 状夫胸中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大如手,病患胸息上引,此皆有溢饮,在胸中久者,缺盘满,马刀肿有剧时,此为气饮所致也,膈上之病,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恶寒泣出,其人振振身 ,剧必有伏饮,病患一臂不随时,复转移在一臂,其脉沉细,此非风也,必有饮在上焦,其脉虚者为微劳,营卫气不周故也。(出第十八卷中通按形不发作谓表无病状也)

病源痰 者,由饮水未散,在于胸府之间,因遇寒热之气相搏,沉滞而成痰也,痰之停聚,流移于胁肋之间,有时而痛,则谓之痰 。(出第二十卷中)
延年疗左肋下停痰 饮结在两胁,胀满羸瘦不能食,食不消化,喜唾干呕大便或涩或利,或赤或黄,腹中有时水声,腹内热,口干好饮水浆,卒起头眩欲倒,胁下痛,旋复花丸方。
旋复花(五分) 大黄(七分蒸) 茯苓(三分) 泽泻(四分) 人参 桂心 皂荚(去皮子炙) 附子(炮去皮各二分) 芍药(四两) 蜀椒(三分去汗) 干地黄(四两) 防葵(取水中浮者) 干姜
上十六味捣筛为末,纳杏仁葶苈脂中碎研调筛,度蜜和为丸,每食后少时,白饮服三丸如梧子。日二服,稍增,以微利为度,禁食猪肉鱼面蒜生葱酢,今既在肋下,有 气水饮结聚不散,数发则闷刺心痛,又未鲁服如此破 饮药,虽服补药,癖气不除,终是不损,恐久积聚更急,饮食减少,此方正与癖气相当,更有三两种毒药,今商量除讫,其方内有附子,及别本续命丸乌头,此并破癖疾,不得不用,复听临时不如服乌头,丸癖气得减,亦未必须服旋复花丸。忌酢物生葱猪肉芜荑。(出第十六卷中)
集验疗痰 心腹痛兼冷方。
鳖甲(炙) 柴胡赤芍药(各八分) 甘草(炙) 枳实(炙) 生姜白术(各六分) 槟榔(七个)
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七味,取二升半,去滓,纳槟榔末,分服八合,当利。忌海藻菘菜苋菜桃李雀肉等。(出第五卷中)

广济疗饮气痰膈,食则呕吐方。
茯苓(八分) 橘皮(六分) 甘草(四分炙) 生姜(八分) 鸡苏(六分) 人参(四分)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二服,服别相去如人行六七里,进一服,不利。忌海藻菘菜酢物。(出第一卷中)
千金顺流紫丸,疗心腹积聚,两胁胀满,留饮痰 ,大小便不利,小腹切痛,膈上寒方
代赭(三分) 乌贼鱼骨(炙三分) 半夏(三分) 巴豆(七分去心皮熬) 桂心(四分)石膏(五分研)
上六味捣筛,蜜和丸,平旦服一丸,如胡豆,至二丸。忌羊肉猪肉芦笋生葱。(出第十八卷中通按此方比前紫丸少当归茯苓苁蓉黎芦多半夏石膏延年前胡汤,主胸背气满,膈上热,口干痰饮气,头风旋方。
前胡(三两) 枳实(炙) 细辛杏仁(去尖皮碎) 芎 防风泽泻麻黄(去节)干姜芍药(以上各三两) 茯苓(一作茯神生姜(各四两) 桂心 甘草(炙各二两)
上十四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六合,分三服,微汗。忌生冷油滑猪牛肉面海藻菘菜生葱生菜酢物。(出第十七卷中)
古今录验姜附汤,疗冷胸满短气,呕沫头痛,饮食不消化方。
附子(六分) 生姜(十二分)
上二味切,以水八升,煎取三升二合,分为三服。忌猪肉冷水等。(出第九卷中)

方一十四首
痰饮头痛往来寒热方。
常山(一两) 云母粉(二两)
上二味,捣筛为散。热汤服一方寸匕,吐之,止,吐不尽,更服。
杜蘅汤
主吐百病方。
杜蘅松萝(各三两) 瓜蒂(二七枚)
上三味,切。以水酒各一升二合渍二宿,去滓,分再服。若服已即吐者,止。不吐者更服之。每服相去如人行十里,欲令药力尽,饮一升稀粥便定,老小用之亦佳。(《千金》云∶酒一升二合渍二宿)
蜜煎
寒热方。
赤蜜(五合常山(四两) 甘草(半两,炙,一法二两)
上三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纳蜜,温服七合,吐则止,不吐更服七合。
勿饮冷水。
又方
二合 醋八合
上二味调和,旦顿服,须臾猥猥然欲吐,摘之,若意中不尽,明旦更服,无毒,不大呕吐,其药安稳。
葱白汤
主冷热膈痰,发时头痛闷乱,欲吐不得方。
葱白(二七茎,切) 桃叶(一把) 乌头(炮,去皮) 真珠 另研 常山甘草(炙,各半两)
上六味, 咀。以酒四升,水四升,合煮取三升,去滓,纳真珠服一升,得吐,止。
松萝
胸中积热皆除之方。
松萝(二两) 乌梅(二七枚) 常山(三两) 栀子(二七枚,擘) 甘草(五两,炙,一云一两)
五味, 咀。以酒三升渍一宿,旦以水三升合煮取二升五合,分再服,得快吐,便止,不要顿尽,二服也。
又方
松萝(一两) 乌梅(三七枚) 常山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 咀。以酒三升渍一宿,煮取二升,服一升,取吐,止。
大五饮丸
主五种饮,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 饮,水 在两胁下;三曰痰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脏间;五曰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夫五饮者,皆由饮酒后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方。
远志(去心) 苦参藜芦白术乌贼骨甘遂大黄石膏半夏(洗) 紫菀桔梗大戟葶苈(熬) 黄芩(各一两) 附子(炮,去皮) 常山 浓朴(炙) 细辛 薯预 甘草(炙,各三分) 巴豆(三十枚,去心皮,熬)
上三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三丸,日三,稍加之。以知为度。
前胡汤
胸中久寒, 实宿痰隔塞,胸痛,气不通利,三焦冷热不调,食饮减少无味,或寒热体重,卧不欲起方。
前胡人参大黄当归甘草(炙,各二两) 黄芩防风麦门冬(去心) 吴茱萸(各一两) 半夏(三两,洗) 生姜(四两,切)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两仁)
上一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白术茯苓汤
胸中结痰,饮 结脐下,弦满,呕逆不得食,亦主风水方。
白术茯苓橘皮当归(各三两) 附子(炮,去皮,二两) 半夏(洗) 生姜(切)桂心(各四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日三服,三剂佳。(《深师方》有细辛一味,一作人参
姜椒汤
胸中积聚痰饮,饮食减少,胃气不足咳逆呕吐方。
生姜汁(七合) 蜀椒三合,汗,去、闭口者) 半夏(三两,洗) 橘皮(二两)茯苓
上九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纳姜汁煎取二升,分三服,服两剂佳,若欲服大散诸五石丸,必先服此方,乃进黄 丸辈必佳。
半夏汤
痰饮吞酸方。
半夏(三两,洗) 生姜(六两,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 吴茱萸(三两,熬)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三服,日三,老小服半合。
姜附汤
主痰冷 气方。
生姜(八两,切) 附子(四两,生,去皮,四破)
上二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四服,日二。亦主猝风,大良。
论曰∶凡痰饮盛,吐水无时节,其源为冷冻饮料过度,遂令痼冷脾胃气羸,不能消于食饮,食饮入胃,皆变成冷水,反吐不停者。
赤石脂散 主之方∶赤石脂(三斤)
上一味,捣筛为散。服方寸匕,日三,酒饮并可下之,稍稍渐加至三匕,服尽三斤,则终身不吐水。又不下利,补五脏,令肥健,有人痰饮,服诸药不瘥,惟服此一斤,即愈。

论曰人之有形,借水饮以滋养;水之所化,凭气脉以宣流,盖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溉灌周身,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为病多端。古方论饮病有四。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也。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其人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此即见饮疾大概多为此者,然又有五饮。及水在五脏,病各立名不同,与夫聚而不散曰留饮;僻于胁肋曰癖饮;流移不定曰流饮;沉伏于内曰伏饮;因酒而成曰酒癖。寒多即曰冷痰。热多即曰热痰,病虽多端,悉由三焦不调,气道痞涩而生病焉。是以气行即水行。气滞即水滞,故知饮之为病。在人最多,善疗此者,要以宣通气脉为先,则水饮无所凝滞。所以治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以人之气血得温则宣流也。及其结而成坚癖,则兼以消痰破饮之剂攻之。

论曰虚劳之人,阳气不足,水饮下咽,入于胃腑,不能流传,致多痰饮,其候胸膈痞闷,倚息短气,怠惰嗜卧,心下悸动,咳嗽痰水,不欲饮食是也,治法宜调顺三焦,升降阴阳,使气道通流,即痰饮自消。
虚劳不足,四肢羸瘦,脾胃虚冷,痰饮,不欲饮食,食即汗出,黄 汤方
黄 (锉焙) 甘草(炙锉) 当归(切焙) 细辛(去苗叶) 五味子(去茎叶) 人参桂(夏(汤浸去滑焙
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半分拍碎,枣三枚去核,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心一服,如人行三五里再服。
虚劳寒热进退,痰饮不消,四肢拘急,手足时冷,半夏汤方
半夏(汤洗去滑焙干) 槟榔(各半两) 柴胡(去苗) 桔梗(炒) 人参赤茯苓(去黑皮)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一分拍碎,煎至一盏,去滓空腹分温二服。
虚劳气逆呕吐痰涎,枇杷叶汤方
枇杷叶(刷去毛生姜汁浸炙) 前胡(去芦头桔梗(炒各三分) 藿香人参白术(甲(去裙 醋当归(切焙) 芍滑七遍) 泽泻大腹皮
上二十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一分拍碎,枣二枚劈破,同煎至八分,去滓带热、空心日午近夜服。
治五劳七伤,脾胃气弱,痰饮不消,胸满气逆呕吐减食,茯苓汤方
赤茯苓(去黑皮) 前胡(去芦头人参附子(炮裂去皮脐各半两) 黄 (锉) 鳖甲(去裙 醋浸炙黄)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炒干各一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木香(各一分)空腹温服,日午临卧再服。
虚劳脾胃不调,痰饮留滞,心胸烦闷,不思饮食,呕逆头眩,人参半夏汤方
人参半夏(汤洗二七遍去滑) 赤茯苓(去黑皮各一两) 大腹皮(二枚) 前胡(去芦头)各三分) 芍药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虚劳痰饮,不思饮食,胸满气逆,橘皮汤方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三两)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麸炒黄色) 大腹皮(锉) 赤茯苓(去黑皮) 芍药(各半两) 前胡(去芦头枇杷叶(去毛炙各三分)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半分拍破,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治脾胃虚冷,痰饮不消,心腹时痛,木香汤方
木香半夏(汤洗七遍去滑) 人参赤茯苓(去黑皮) 白术(各一分) 干姜(炮)甘草橘皮(汤浸去煨去核)
上一十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枣两枚劈破,生姜一分拍碎,同煎取八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虚劳痰饮脾胃不和,四肢乏力,不思饮食,五补汤方
五味子 黄 (锉) 白术(各一两) 桂(去粗皮) 人参 浓朴(去粗皮涂姜汁炙熟) 白茯苓(去黑皮) 当归(切焙) 甘草(炙锉) 沉香(锉) 熟干地黄(焙)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半夏
上一十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一小块拍破,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前。
虚劳痰饮,心胸烦满气逆呕吐,补暖水脏,和益脾胃,白术汤方
白术木香人参白茯苓(去粗皮) 草豆蔻(去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桂(去粗皮) 枳壳(去瓤麸炒) 细辛(去苗叶) 陈曲末(各半两) 诃黎勒(三枚煨取皮用)
上一十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盐少许,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空心热服

论曰痰饮者,由气道涩滞,水饮停,结聚而不散,令人膈脘痞闷,呕逆恶心体重多唾,不思食饮,妊娠痰饮,不可专以破痰逐饮之剂。故昔人论诸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妊娠痰饮呕逆恶心利膈丸
半夏(三两汤洗七遍去滑捣罗为细末生姜汁和作饼子焙干用) 前胡(去芦头一两) 赤茯梗(炒) 枳
上一十味,捣罗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后温生姜汤下。
妊娠痰饮不消,呕逆不食。半夏汤方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 人参赤茯苓(去黑皮) 桑根白皮(炙锉) 生干地黄(焙)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入生姜半分,煎取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治妊娠痰饮留滞,不思饮食。前胡汤方
前胡(去芦头锉一两) 半夏(二两以生姜自然汁一升半浆水一升同于银器内慢火煮令水(去瓤麸白术(各一两
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妊娠痰饮胸膈不利,不思饮食。旋覆花汤方
旋覆花(去萼) 枳壳(去麸炒各半两) 半夏(汤洗七遍姜汁浸焙干) 木通(各一两锉)六两)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服。午前再服。此药利胸膈。行滞气。消痰饮。疗胀满,极效,有风痰人,常宜服,一方有甘草炙三钱。
妊娠痰逆不思饮食,止烦渴,定咳嗽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去心焙) 半夏生姜自然汁浸一宿切炒) 贝母(炮各半两) 青橘皮(去白焙)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生姜三片,水一盏,慢火煎至七分去滓,通口空心食前服
妊娠痰饮不除,胸胁支满呕逆不思饮食。赤茯苓汤方
赤茯苓(去黑皮) 前胡(去芦头白术紫苏(各一两) 半夏(汤洗七遍) 大腹皮(锉)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煎取八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治妊娠痰饮咳嗽呕逆。不思饮食。木香丸
木香甘草白术 陈橘皮(汤洗去白焙各一两) 天南星半夏生姜汁浸一宿炒) 白芷(各半两) 干姜(一分炮)
上八味,捣罗为末,同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煎生姜枣汤下。
妊娠痰饮,膈脘痞闷。呕逆恶心天南星丸
天南星半夏(二味并去脐用生姜自然汁浸三宿细切焙干用) 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各
五味,捣罗四味为末,入白矾和药,再研令匀,用生姜汁煮面糊。软硬得所。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熟水下。空心日午晚食前各一。
妊娠痰逆。和脾胃。思饮食,黄 汤方
黄 (锉一两) 半夏(半两汤洗七遍焙) 芎 (半两) 甘草(炙一分) 人参 白术陈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一枚擘,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妊娠痰盛。呕逆恶心,头目旋运。枳壳丸
枳壳(去瓤麸炒黄四两) 干姜(炮裂二两) 白术(锉炒三两) 半夏(二两汤洗去滑焙干)
上四味,捣罗为末,生姜汁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米饮下。食前服,渐加至二十丸。
妊娠痰盛,膈脘满痞,不思饮食。丹砂沉香丸
丹砂(别研如粉) 沉香(锉细) 肉豆蔻(去壳) 半夏(各一两汤洗七遍去滑切作片子焙)甘草(炙) 槟
上一十味,除丹砂外,捣罗为末,入丹砂研拌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生姜汤下,食前服
妊娠痰饮浸渍膈脘。头旋,干姜丸方
干姜(炮裂) 白矾(熬令汁尽) 芎 半夏生姜汁同炒黄各一两) 白术(二两)
五味,捣罗为末,煮枣肉和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五丸,温淡生姜汤下,不计时候服治妊娠痰盛,调脾胃,进饮食。人参丸
人参高良姜白茯苓(去黑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令香熟
上八味,捣罗为末,用生姜汁,浸蒸饼心,和剂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临卧生姜汤下。
妊娠痰盛。止嗽宽膈,和气进食,白术散
白术(一两) 人参(二两) 白茯苓(去黑皮三分) 黄 (微炙锉) 姜制半夏(各一两)炙)
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沸汤点,食后临卧服。

经义
气交变大论》曰∶岁土太过,饮发中满食减
五常政大论》曰∶太阳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蓄,中满不食
六元正纪大论》曰∶少阴司天,四之气,民病饮发。太阴所至为积饮,痞隔。土郁之发,为饮发注下
《至真要大论》曰∶岁太阴在泉,民病饮。岁阳明在泉,民病喜呕,呕有苦。太阴之胜,饮发于中。太阴之复,饮发于中,唾吐清液太阳之复,唾出清水,及为哕噫。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论证(共六条)
痰饮一证,其在《内经》,止有积饮之说,本无痰证之名。此《内经》之不重痰证,概可知矣。及考痰之为名,虽起自仲景,今后世相传,无论是痰非痰,开口便言痰火。有云怪病之为痰者,有云痰为百病母者,似乎痰之关系,不为不重。而何《内经》之忽之也。不知痰之为病,必有所以致之者。如因风因火而生痰者,但治其风火,风火息而痰自清也。因虚因实而生痰者,但治其虚实虚实愈而痰自平也。未闻治其痰而风火可自散,虚实可自调者,此所以痰必因病而生,非病之因痰而致也。故《内经》之不言痰者,正以痰非病之本,而痰惟病之标耳。今举世医流,但知百计攻痰,便是治病。竟不知所以为痰,而痰因何而起,是何异引指以使臂,灌叶以救根者乎?标本误认,而主见失真,欲求愈病,难矣!难矣!一、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盖饮为水液之属,凡呕吐清水,及胸腹膨满,吞酸嗳腐,渥渥有声等证,此皆水谷之余,停不行,是即所谓饮也。若痰有不同于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饮惟停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故治此者,当知所辩,而不可不察其本也。
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此亦犹乱世之盗贼,何孰非治世之良民。但盗贼之兴,必由国运之病。而痰涎之作,必由元气之病。尝闻之立斋先生曰∶使血气俱盛,何痰之有?余于初年,颇疑此言,而谓岂无实痰乎?及今见定识多,始信其然也。何以见之?盖痰涎之化,本由水谷,使果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随食随化,皆成血气,焉得留而为痰?惟其不能尽化,而十留一二,则一二为痰矣。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矣。甚至留其七八,则但见血气日削,而痰涎日多矣,此其故正以元气不能运化,愈虚则痰愈盛也。然则立斋之言,岂非出常之见乎。今见治痰者,必曰痰之为患,不攻如何得去?不知正气不行,而虚痰结聚,则虽竭力攻之,非惟痰不可去,而且益增其虚。故或有因攻而逐绝者。或偶尔暂苏而更甚于他日者,皆攻之之误也,又孰知痰之可攻者少,而不可攻者多也。故凡将治痰者,不可不先察虚实
痰有虚实,不可不辩。夫痰则痰矣,皆若有余,又何有虚实之异?盖虚实二字,全以元气为言,凡可攻者,便是实痰,不可攻者,便是虚痰。何为可攻?以其年力犹盛,血气未伤,或以肥甘过度,或以湿热盛行,或风寒外闭皮毛,或逆气内连肝膈,皆能骤至痰饮,但察其形气病气俱属有余者,即实痰也。实痰者,何?谓其元气犹实也。此则宜行消伐,但去其痰,无不可也。何为不可攻?则或以形羸气弱,年及中衰者,即虚痰也。或以多病,或以劳倦,或以忧思酒色,致成劳损非风、卒厥者,亦虚痰也。或脉见细数,脏无阳邪,时为呕恶泄泻,气短声喑等证,但察其形气病气本无有余者,皆虚痰也。虚痰者何?谓其元气已虚也。此则但宜调补,若或攻之,无不危矣。且凡实痰本不多,其来也骤,其去亦速,其病亦易治,何也?以病本不深也。虚痰反多甚,其来则渐,其去则迟。其病亦难治,何也?以病非一日也。是以实痰无足虑,而最可畏者,惟虚痰耳。总之,治痰之法无他,但能使元气日强,则痰必日少,即有微痰,亦自不能为害,而且亦充助胃气。若元气日衰,则水谷津液,无非痰耳,随去随生,有能攻之使尽,而且保元气无恙者,吾不信也。故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然则,治此者可不辩其虚实,而欲一概攻之,如王隐君所论,内外百病皆生于痰,悉用滚痰丸之类,其亦但知目前,而不知日后之害哉。
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所以凡是痰证,非此则彼,必与二脏有涉。但脾家之痰,则有虚有实,如湿滞太过者,脾之实也;土衰不能制水者,脾之虚也。若肾家之痰,则无非虚耳。盖火不生土者,即火不制水,阳不胜者,必水反侵脾,是皆阴中之火虚也;若火盛烁金,则精不守舍,津枯液涸,则金水相残,是皆阴中之水虚也。此脾肾虚实之有不同者,所当辩也。又若古人所云湿痰郁痰寒痰热痰之类,虽其在上在下,或寒或热,各有不同,然其化生之源,又安能外此二脏?如寒痰湿痰,本脾家之病,而寒湿之生,果无干于肾乎?木郁生风,本肝家之痰,而木强制土,能无涉于脾乎?火盛克金,其痰在肺,而火邪炎上,有不从中下二焦者乎?故凡欲治痰,而不知所源者,总惟猜摸而已耳。
风门有痰论三篇,所当互阅。
论治(共七条)
一、脾胃之痰,有虚有实。凡脾土湿胜,或饮食过度,别无虚证而生痰者,此乃脾家本病,但去其湿滞而痰自清,宜二陈汤为主治,或六安煎橘皮半夏汤平胃散润下丸滚痰丸之类,皆可择而用之。若胃寒生痰而兼胀满者,宜和胃二陈煎、或兼呕吐而痛者,宜神香散。或为饮食所致,宜加麦芽神曲山楂枳实之类。然脾胃不虚,则虽生痰饮不过微有留滞,亦必不多,且无大害,惟脾虚饮食不能消化而作痰者,其变最多。但当调理脾胃,使其气强,则自无食积之患。而痰饮即皆血气矣。若脾气微虚,不能制湿,或不能运化而为痰者,其证必食减神倦,或兼痞闷等证,宜六君子汤,或五味异功散之类主之,金水六君煎亦妙。若微虚兼寒者,宜苓术二陈煎主之。若脾气大虚,或兼胃寒呕恶而多痰者,宜六味异功煎温胃饮理中汤圣术煎之类主之。又有劳倦本以伤脾,而疲极又伤肝肾。脾气伤则饮食减少,或见恶心;肝肾伤则水液妄行,或痰饮起自脐下,直冲而上。此脾肾俱伤,命门土母之病也。虽八味地黄丸乃其正治,然无如理阴煎,其效更如神也,或加白术、陈皮亦可。
肾经之痰,水泛为痰者也,无非虚证。有以肿胀而生痰者,此水入脾经,谓之反克,脏平者,宜六味地黄丸左归饮之类主之;脏寒者,宜理阴煎、加减《金匮》肾气丸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其或但宜温燥者,则单助脾经,亦能化湿,惟六味异功煎理中汤圣术煎俱可酌用。有以虚损而生痰者,此水亏金涸,精不化气,气不化精而然,使不养阴以济阳,则水气不充,痰终不化,水不归源,痰必不宁,宜以左归、右归、六味、八味等丸,酌其寒热而用之。若阴火乘肺,津液干枯,或喉痛,或烦热,或喜冷,或便实,必察其真有火邪,而痰嗽不已者,宜四阴煎一阴煎之类加减主之;若火本非真,则但宜纯补,庶保万全也。
风寒之痰,以邪自皮毛内袭于肺,肺气不清,乃致生痰,是即伤寒之类。但从辛散,其痰自愈。宜六安煎二陈汤,甚者,小青龙汤之类主之。其有风寒外袭,内兼火邪者,亦可兼用黄芩。若血气兼虚者,不得单用消耗,宜金水六君煎主之。若伤寒见风而兼发热嗽痰者,宜柴陈煎主之,或金水六君煎柴胡亦妙。
中风之痰,本非外感,悉由脾肾虚败所致,治痰之法,详载非风门,当与此互察之。
治痰当分缓急。凡非风等证,其有痰涎壅盛,闭塞上焦,而药食不能进者。此不得不先治其痰,以开清道。若痰之甚者,惟用吐法为最妙。若痰气不甚,食饮可进,盒饭从缓,求其本而治之,不宜妄行攻击。或但以六安煎二陈汤润下丸橘皮半夏汤之类,调之为宜。若火盛生痰者,宜清膈煎抽薪饮之类主之。若类风等证,但察其上焦无滞,或见其神昏困倦,而胸喉之间,气清息平,本不见痰者,切不可疑其为痰。而妄用克伐消痰等剂,则无有不败者矣。若杂证势已至剧,而喉中痰声漉漉,随息渐甚者,此垂危之候,不可治也。诸吐痰治痰之法,俱详载非风门痰治条中。
治痰当知求本,则痰无不清。若但知治痰,其谬甚矣。故凡痰因火动者,宜治火为先。痰因寒生者,宜温中为主。风痰宜散之,非辛温不可也。湿痰宜燥之,非渗利不除也。
郁痰虚实,郁兼怒者,宜抑肝邪;郁兼忧者,宜培肝肺。饮食之痰,亦自不同,有因寒者,有因热者,有因肥甘过度者,有因酒湿伤脾者,此皆能生痰,而其中各有虚实,辩之不可不真也。又如脾虚不能制湿,肾虚不能约水,皆能为痰,此即寒痰之属也。或以脾阴干烁,而液化为胶。或以金水偏枯,而痰本乎血,此即热痰之属也。凡此二者,于痰证中十居八九,是皆虚痰之不可攻者也。又或有过用峻利,以致痰反日甚者,亦皆脾肾受伤之候。治不求本,济者,鲜矣。
诸家治痰之法,多有治其标者,虽不可执,亦不可废也,详列如下。痰因表者汗之,因里者下之,挟湿者分利之。痰在膈上,必用吐法,泻亦不去。胶固稠浊之痰,必用吐。
痰在经络中,非吐不可,吐中就有发散之义。痰在肠胃间,可下而愈,痰在四肢,非竹沥不能达。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除。痰在皮里膜外,非姜汁、竹沥不能达。热痰火痰,宜清黛、黄芩天花粉连翘石膏。火炎上者,用流金膏老痰,宜海石、栝蒌、贝母。兼火盛胶固者,节斋化痰丸实痰火痰滚痰丸最效,但不宜多用。风痰,用南星白附子湿痰,用苍术白术半夏茯苓泽泻食积痰,用神曲山楂麦芽酒痰,用天花粉黄连白术神曲,或五苓散四苓散分利之。痰结核咽喉,咯唾不出,化痰药中加咸药以软其坚。栝蒌仁、杏仁海石朴硝海藻,佐以姜汁。竹沥导痰,非姜汁不能行经络
荆沥治痰速效,能食者用之。二沥佐以姜汁,治经络之痰最效。痰中带血者,宜加韭汁。海粉热痰能清,湿痰能燥,坚痰能软,顽痰能消,可入丸药,亦可入煎药。南星半夏,治风痰湿痰石膏坠痰火极效。黄芩热痰,假其下行也。枳实治痰,有冲墙倒壁之功。五倍子能治老痰。佐以他药,大治顽痰,人鲜知也。天花粉热痰酒痰最效。又云∶大治膈上热痰玄明粉热痰老痰速效,能降火软坚故也。硝石礞石,大能消痰结,降痰火。
研细末,和白糖,置手心中,以舌 服,甚效。苍术治痰饮成窠囊,行痰极效;又治痰挟瘀血成窠囊者,即神术丸之类。润下丸降痰最妙,可常服。小胃丹,治实痰积饮必用之药,不过二三服而已,虚者不可用之。中气不足之痰,须用参、术。内伤挟痰,必用参、、白术之属。多用姜汁传送,或加半夏茯苓中焦有痰,胃气亦赖所养,卒不可用峻攻,攻尽则大虚矣。
先君吐法
先君寿峰公,少壮时,素称善饮。后年及四旬而酒病起,遂得痰饮之疾。多见呕酸胀满,饮食日减,眩晕不支,惊惕恍惚,疾等证。相继迭出。百方治痰,弗获寸效。因慕张子和吐法之妙,遂遵而用之。初用独圣散茶调散及齑汁之类。一吐而稍效,再吐而再效,自此屡用不止。虽诸痰渐退,而元气弗复也。如此年余,渐觉纯熟,忽悟其理,遂全不用药,但于五鼓食消之后,徐徐咽气,因气而提,提不数口而清涎先至,再提之,则胶浊后随。自后凡遇诸疾,无论表里虚实,虽变出百端,绝不服药,但一行吐法,无不即日尽却。后至六旬之外,则一月或半月必行一次,全不惮烦,而鹤发童颜,日增矍铄。
斯时也,宾将弱冠,渐已有知,恐其吐伤,因微谏曰∶吐本除痰,岂诸病皆可吐耶?且吐伤元气,人所共知,矧以衰年,能无虑乎?先君曰∶吐以治痰,尔所知也。吐治百病,尔知之乎?吐能伤气,尔所知也。吐能生气,尔亦知乎?余当为尔细谈之。夫先哲中之善治痰积者,无如子和之三法,及丹溪之倒仓,在倒仓之法不易行,亦未敢有用之者。惟子和之法,则为人所常用,而取效不为不速,亦不为不多也。今以余法言之,则有不同者矣。盖子和之吐,用药而吐也。药必苦劣,吐必勇猛,势不我由,不能无伤也;余之吐,不用药而吐者也。痰随气行,气因痰至,徐疾自如,有益无损也。子和之法,其用在急,故但攻有余之实痰;余之法,其用在缓,故可兼不足之百病。
夫百病所因,本自不一,何以皆宜于吐?如痰涎壅盛,格塞胃脘,而清道不通者,不得不吐也。积聚痛急,不易行散者,不得不吐也。胶固稠浊,非药所能消者,不得不吐也。痰在经络膜窍,及隐伏难状等痰,其藏深,其蓄远,药所难及者,不得不吐也,此皆人所易知者也。又若风寒外感者,吐能散之。食饮内伤者,吐能清之。火郁者,吐能发越热邪。寒盛者,吐能鼓动阳气。诸邪下陷者,吐有升举之功。诸邪结聚者,吐有解散之力。且人之百病,无非治节不行,吐能达气,气从则无所不从,而何有于病。故凡有奇怪难治之病,医家竭尽其技而不能取效者,必用吐法,方见神功,此又人所罕知者也。
再如生气之说,则不惟人不知,而且必不信。兹余力行身受,始悟其微。盖天地不息之机,总惟升降二气,升本乎阳,生长之道也;降本乎,消亡之道也。余之用气,借此升权,可疾可徐,吐纳自然之生意,无残无暴,全收弗药之神功。故凡吐之后,神气必倍王,尔之所见也;阳道必勃然,我之常验也。使非吐能生气,而有能如是乎。盖道家用督,余则用任,所用不同,所归一也。不惟却病,而且延年。余言非谬,尔切识焉。宾奉此教,常习用之,无不效如附应,第不及先君之神妙耳。
忆自轩岐之后,善用吐法者,惟子和一人。若以先君法较之,则其难易优劣,奚啻霄壤?而所谓亘古一人者,当不在子和矣。倘智者见同,则必有踵而行之,而蒙惠将来者,自应不少。第恐百世之下,泯此心传妙道。故详录语训,以为之记,并列其详法于下∶先君行吐之法,每于五鼓睡醒之时,仰卧用嗳提气,气有不充,则咽气为嗳,随咽随提,痰涎必随气而至。虽以最深之痰,无不可取,但最后出者,其形色臭味,甚有紫黑酸恶不堪言者。所以每吐之后,或至唇肿咽痛,但以凉水一二口漱咽解之。吐毕早膳,悉屏五味,但用淡粥一二碗,以养胃清气。自四旬之后,绝不用酒。行吐法者,四十余年,所以愈老愈健,寿至八旬之外,犹能登山,及灯下抄录古书。后以无病,忽一旦含笑而辟谷,时年八旬二矣。
述古论(共八条)
仲景《金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其人素盛今瘦,水在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谓之溢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夫心有留饮,其人背恶寒如掌大。留饮者,胁下痛缺盆咳嗽则转甚。胸中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泣自出,其人振振身 剧,必有伏饮。病患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肺饮不弦,但苦喘气短。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陈无择曰∶病患百药不效,关上脉伏而大者,痰也。眼皮及眼下如灰烟黑者,痰也。
活人书》云∶中脘有痰,亦令人憎寒发热恶风自汗,胸膈痞满,有类伤寒者,但头不痛、项不强为异。
原病式》曰∶积饮留饮,积蓄而不散也。水得燥则消散,得湿则不消,以为积饮,土湿主病故也。大略要分湿热寒湿之因。
张子和曰∶凡人病痰证有五∶一曰风痰,二曰热痰,三曰湿痰,四曰酒痰,五曰食痰
如新暴风痰者,形寒饮冷;热痰者,火盛制金;湿痰者,停饮不散;酒痰食痰者,饮食过度也。
王节斋曰∶津液者血之余,行乎脉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浊,则凝聚而为痰。痰乃津液之变,如天之露也。故云痰遍身上下,无处不到。盖即津液之在周身者。津液生于脾胃,水谷所成,浊则为痰,故痰生于脾土也。
薛立斋曰∶凡痰火证,有因脾气不足者,有因脾气郁滞者,有因脾肺之气亏损者,有因肾阴虚不能摄水。泛而为痰者。有因脾气虚不能摄涎,上溢而似痰者,有因热而生痰者;有因痰而生热者,有因风寒暑湿而得者,有因惊而得者,有因气而得者,有因酒而得者,有因食积而得者,有脾虚不能运化而生者,有胸中痰郁而似鬼附者。各审其源而治之。
徐东皋曰∶脾胃为仓廪,所以纳谷,因脾弱不能营运,致血气失于滋养,故不周流,气道壅滞,中焦不能腐谷,遂停滞而为痰为饮。其变为寒为热,为喘为咳,为呕吐,为反胃,为肿满,为眩运,为风痫,为嗳气,为吞酸嘈杂,为噎嗝,为怔忡,为疼痛之类,不可尽状,是皆痰之变病,而其源则出脾湿不流,水谷津液停滞之所致也。
述古治(共七条)
庞安常云∶有阴水不足,阴火上升,肺受火邪,不得清肃下行,由是津液凝浊,生痰不生血者。此当以润剂,如麦门冬地黄、枸杞之属滋其,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则痰自清矣。投以二陈,立见其殆。有肾虚不能纳气归原,原出而不纳则积,不散则痰生焉,八味丸主之。
吴茭山《诸证辩疑》云∶八味丸,治痰之本也。
许学士用苍术治痰成窠囊一边行,极妙。痰挟瘀血,遂成窠囊。
朱丹溪曰∶脾虚者,宜清中气以运痰降下,二陈汤加白术之类,兼用升麻提起。二陈汤,一身之痰都治管。如要下行,加引下药,在上加引上药。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问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后方用药。
王节斋曰∶痰生于脾胃,宜实脾燥湿。又随气而升,宜顺气为先,分导次之。又气升属火,顺气在于降火。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则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又中气虚者,宜固中气以运痰。若攻之太重,则胃气虚而痰愈甚矣。
薛立斋曰∶凡痰证饮食少思,或胸膈不利者,此中气虚弱也,宜用补中益气为主,中气既健,其痰自运化。若肾气亏损,津液难降,败浊为痰者,乃真脏之病,宜用六味地黄丸为主。肾气既壮,津液清化,而何痰之有哉。亦有因脾胃亏损,中焦气虚,不能运化而为痰者;亦有因峻厉过度,脾气愈虚,不能运化津液,凝滞而为痰者,凡此皆当健脾胃为主。
又曰∶痰者,脾胃之津液,或为饮食所伤,或为七情六淫所扰,故气壅痰聚。盖脾为统血行气之经,气血俱盛,何痰之有?皆由过思与饮食所伤,损其经络,脾血既虚,胃气独盛,是以湿因气化,故多痰也。游行周身,无所不至,痰气既盛,客必胜主,或夺于脾之大络之气,则倏然仆地者,此痰厥也。升于肺,则喘急咳嗽。迷于心,则怔忡恍惚。走于肝,则眩晕不仁胁肋胀痛。关于肾,不哈而多痰唾。留于胃脘,则呕泻而作寒热。注于胸,则咽痛不利,眉棱骨痛。入于肠,则漉漉有声,散则有声,聚则不利。若脾气虚弱,不能消湿,宜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若因脾气虚弱,湿热所致,宜用东垣清燥汤。若胃气虚弱,寒痰凝滞者,宜用人参理中汤。若脾胃虚寒而痰凝滞者,宜用理中化痰丸。若脾虚不能运化,而痰滞气逆,宜用六君子加木香。若脾胃虚弱肝木乘侮,宜用六君子加柴胡。若肺气虚弱,不能清化而有痰者,宜六君子加桔梗头痛,宜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若脾肾虚弱,寒邪所乘,以致头痛,宜用附子细辛汤
又曰∶凡治风痰,若肺经风热而生痰者,宜用金沸草散。若风火相搏,肝经风热炽盛而生痰者,宜用牛黄抱龙丸,或牛黄清心丸。若肝经血燥而生痰者,宜六味地黄丸。若热盛制金,不能平木而生痰者,宜柴胡栀子散。若中气虚弱,不能运化而生痰者,宜六君柴胡钩藤。若肾虚阴火炎上,宜六味丸
又曰∶凡治痰结,有因脾经郁结而伤阴血者,有因肾水亏损而阴火上炎者,有因脾肺火郁而生痰者。治法∶若因七情郁结,痰涎滞于喉间者,先用《局方》四七汤调和滞气,后用归脾汤调补脾血。脾火伤血,用加味归脾汤肾水亏损,用六味地黄丸肺经郁火,用知母茯苓汤。若妇人患此而兼带下,皆由郁结伤损肝脾,当佐以四七汤,送青州白丸子。此等证候,属脾胃气虚为本,而气滞痰结为末也。古方用十枣汤控涎丹神佑丸滚痰丸木香枳实利膈涤痰,透罗破饮、降气化痰等汤,苏合丸之类,皆形气充实之药也。西北人用之,或有效验。其属虚弱者,必致肚腹胀满而殁。
又曰∶痰之为病,若热病则多烦热风痰多成瘫痪奇证,冷痰多成骨痹湿痰多怠惰软弱,惊痰多成心痛癫疾饮痰胁痛臂痛食积痰多成癖块痞满,其为病种种难名。窃谓前证若因肾水虚弱,亏难降,使邪水上溢,故多痰唾。宜滋其化源,其痰自消。若因肝木脾土,而风痰壅滞者,先用南星、半夏清其痰,后用六君子之类调胃气,痰自不至。若概用风药,耗其阳气,而绝阴血之源,适足以成其风,益其病也。
又曰∶若因脾气亏损,痰客中焦,闭塞清道,以致四肢百骸发为诸病者,理宜壮脾气为主,兼佐以治痰,则中气健而痰涎自化。若倒仓之后而痰反甚,此脾气愈虚,则津液反为痰者,理宜补中益气。非参术二陈之类不能治,最忌行气化痰及倒仓之法。
徐东皋曰∶严氏云∶人之气顺则津液通流,决无痰患。古方治痰,多用汗下温利之法,不若以顺气为先,分导次之。气顺则津液流通,痰饮运下,自小便中出矣。此则严氏亦有所见而云然也。《玉机微义》云∶顺气特一法耳,要观痰之深浅,有痰积胶固,气道因之而不得顺,宜先逐去痰。然后气可得顺。岂可专主理气一法?愚谓有理气而痰自顺者,治其微也。有逐痰而气方畅者,治其甚也。二者皆治痰之要也,不可偏废者也。但看痰与气孰轻而孰重,施治有可急而可缓,故曰逐痰理气,有所先后。
痰饮论列方
二陈汤(和一) 六安煎(新和二) 加味归脾汤(补三三) 平胃散(和十七) 温胃饮(新热五) 六君子汤(补五) 理中汤(热一) 圣术煎(新热二五) 小青龙汤(散八) 理阴煎(新热三) 金沸草散(散八一) 五苓散(和一八二) 四苓散(和一八七) 苏合香丸(和三七一)归脾汤(补三二) 清燥汤(寒一三二) 和胃二陈煎(新和三) 一阴煎(新补八) 四阴煎(新补十二)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柴陈煎(新散九) 十枣汤(攻二八)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流金膏(攻四五) 润下丸(和百十六) 五味异功散(补四) 左归饮(新补二) 滚痰丸(攻七七) 六味异功煎(新热七) 左归丸(新补四) 右归丸(新补五) 苓术二陈煎(新和四)六味丸(补一三) 八味丸(补一二一) 理中化痰丸(热九) 清膈煎(新寒九) 抽薪饮(新寒三) 控涎丹(攻八二) 神佑丸(攻四八) 橘皮半夏汤(和十三) 小胃丹(攻七三) 抱龙丸(小八五) 《金匮》肾气丸(补一二四) 神香散(新和二十) 节斋化痰丸(攻八十) 《局方四七汤(和九七) 知母茯苓汤(外一六一) 附子细辛汤(散三) 柴胡栀子散(散二十) 牛黄清心丸(和三六五) 青州白丸子(和百十二) 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十五)
论外备用方
吐法(新攻一) 四君子汤(补一) 八物定志丸(补百十七 安神清痰) 术附汤(补四一寒痰小半夏汤(和八) 小半夏茯苓汤(和九 饮) 大半夏汤(和十一) 温胆汤(和一五二郁痰十味温胆汤(和一五三 虚痰四磨饮(和五二) 小降气汤(和四二 气滞苓桂术甘汤(和三六 脾气虚寒) 星香汤(和二四三 痰逆) 星香丸(和百二 气嗽痰) 苏子降气汤(和四一 温中消痰) 白术汤(和二七 温痰) 茯苓饮(和九三 吐水) 黄芩二陈汤(和五 热痰千缗汤(和九五 痰喘茯苓丸(和百十四 化顽痰加味四七汤(和九八郁痰) 黄栝蒌丸(和百十八 痰喘泽泻汤(和九九 支饮眩冒) 不换金正气散(和二一湿痰导痰汤(和九一 留痰) 消饮丸(和百一寒痰水) 丹溪润下丸(和百十六 热痰五饮汤(和九二 五饮) 清心散(和二四九 风痰不开) 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 冷气停痰) 玉壶丸(和百五 风痰神术散(和百九 湿痰茯苓半夏汤(和十二 水饮) 玉液丸(和百六 痰火嗽) 祛痰丸(和百三 风痰眩) 朱砂消痰饮(和百 痰迷心窍玉液汤(和九六 气郁痰) 玉粉丸(和百七 气滞痰) 琥珀寿星丸(和百十三 风痰) 吐痰方(攻八四 痰癖青礞石丸(攻七九 食积痰) 清气化痰丸(攻七四、七五、七六) 茶调散(攻百七 吐) 犀角丸(攻九十 火痰辰砂化痰丸(攻八一 化痰止嗽) 独圣散(攻百六 吐)参苏饮(散三四 风痰芎芷香苏散(散八八 风痰) 双玉散(寒七一 热痰烦喘) 桑白皮散(寒五二 热痰喘) 清膈导痰汤(寒七六 胃火痰三生饮(热九四 风痰强中丸(热九三 寒痰半夏干姜散(热五三 寒痰呕安脾散(热六七 寒痰倍术丸(热百四饮) 胡椒理中汤(热六 胃寒养正丹(热一八八 上壅不降) 黑锡丹(热一八九 寒痰上壅) 温胃化痰丸(热九八 脾寒气弱) 温中化痰丸(热九七 行滞) 丁香半夏丸(热百冷痰丁香茯苓汤(热六三 温中行滞) 苓桂术甘汤(热八七 支饮丁香五套丸(热百一温中) 九还金液丹(小八八 风痰

痰饮脾病,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四乡,故痰饮虽属脾病,却多及于肺肾,故其先兆症的探索也不应局限于脾……
一、概述
痰饮是指津液运化失职,潴留于体内的一类病证。痰饮的患病率是很高的,正如张璐所言:“痰饮为患,人居其七、八”(《张氏医通·痰饮》)。痰饮包括痰饮溢饮悬饮支饮四类以及留饮伏饮
痰饮与肺脾肾的关系最大,因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转输津液,而肾为水脏、起蒸水化气的作用,又对脾肺有温煦功能,故肺脾肾三脏气化职能失司是产生痰饮的主要根源。其中,与脾肺的关系尤为直接,如脾阳虚,水液失于健运,必致停积为饮,肺失通调敷布则水走肠间。
痰饮为患甚广,包括的疾病亦较多,尤对脾肺的侵害为大,病位主要在肺、大肠及脾胃,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肠胃功能紊乱、哮喘胸膜炎慢性胃炎幽门不全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慢性肠炎等,说明痰饮一类疾病对人体的危害较大,探索其先兆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二、痰饮先兆的临床预报意义
痰饮的预报,早在《内经》即有论述,如曰:“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素问·气厥论》),(《素问·气交变大论》则曰:“岁土不及……化气不令……民病飱泄霍乱体重腹痛”、“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飱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等,皆指出了气候对痰饮的预报意义。《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篇》对痰饮病的预兆也有许多论述,如曰:“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曰:“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运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痛肿,为痞隔为壅塞,或胸胁间辘辘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饮所致”。(卷二·痰十三)明·楼英医学纲目》亦言:“凡有痰者,眼皮及眼下,必有烟灰黑色,举目便知,不待切脉”。皆说明痰饮先兆的预报早已被前贤所关注。
痰饮先兆
痰饮脾肾阳虚所致,如李梴医学入门》所曰:“痰原于肾,动于脾,客于肺”。(卷五·杂病提纲·痰)王纶《明医杂著》曰:“痰之本,水也,原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平素多呈脾肾阳虚潜证,即有面色?白,形寒肢冷,腹凉作痛,尿清便稀,舌质淡胖,脉沉迟等症。
阻截治则 温肾健脾,方用金匮肾气丸桂附理中丸一类。如见头眩心悸、欲呕、泛吐清涎,为痰饮胃脘之兆;而形体素盛今瘦,肠中水声漉漉泄泻,又为饮停胃肠之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幽门不全梗阻等病患。
概言之,心下有痰饮,其先兆多为欲呕,重则水入即吐,甚至感心悸、气短。此外由于饮停心下,中阳不运,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易出现头眩,故《丹溪心法·头眩》曰:“无痰则不作眩”。而脐下悸动,吐涎沫癫眩,又为脐下有水的征兆,如《金匮要略》曰:“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癫眩,此水也”。又如孙思邈《千金方·痰饮》:“凡心下有水者,筑筑而悸,短气而恐,其人眩而”即是。此外,眩饮征兆为咳唾引痛,乃水饮停在胁下之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支饮征兆则为咳嗽气短,气逆而上,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曰:“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支气管炎喘息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等。溢饮征兆又为水饮停留在肌肤肢体,当汗出而不出,身体痛重等,正如《内经》所曰:“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素问·脉要精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证治》亦曰:“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
痰饮先兆以《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论述的最为全面,该篇除痰饮外,还论述了各种先兆,如对五脏水先兆指出:“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心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对留饮先兆的论述亦极为精辟,如曰:“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留饮者,胁下痛缺盆咳嗽则辄已。胸中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对伏饮先兆则曰:“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痰饮病本为虚,故总的治则为“以温药和之”,温肾健脾化痰除湿是其主要原则。偏于脾虚的用苓桂术甘汤,偏于肾虚者用金匮肾气丸真武汤,其余支饮溢饮悬饮,多为虚实挟杂,治疗原则又当逐饮驱邪兼以顾护正气
美尼尔氏病先兆
美尼尔氏病属于痰饮眩晕,《金匮要略》记载为泽泻汤证,即:“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产生根源在于脾湿生痰,中州受阻,清浊相干之故。该病平素多呈脾虚痰湿先兆潜证,即素有食少纳呆,脘痞泛恶,乏力体困,身重肢倦,苔白腻,舌质淡,脉濡缓等症。泛恶、吐清涎是本病报标症,眩转、眼颤、耳鸣典型征兆相继出现。现代医学认为由于内耳迷路炎症、中毒、迷路血循障碍、渗出液过多所致,严重者每周可有数次发作,直至迷路功能完全破坏,听力丧失为止。
阻截治则 化痰除湿,方用温胆汤泽泻汤枳实竹茹茯苓陈皮泽泻白术,酌加天麻钩藤荷叶。至于美尼尔氏其余类型眩晕,如肝郁热型、气血虚型、肾阴虚型等先兆及处理,参看本书第六十一章第二节眩晕先兆。
痰饮凶兆
痰饮凌心 痰饮凌心为痰饮凶兆,表现为心悸、胸闷、缩窄感、气短等症。如见唇绀喘促脉微为不良预兆,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包炎、心包腔积液。由于急性心包炎、心包渗液大量增加,限制了心脏的扩张,使心室舒张期充盈减少,心搏量降低,导致心排出量降低,严重时可产生循环衰竭、休克,病势凶险,预后不良。
痰饮射肺 痰饮射肺亦为痰饮凶光之一,表现为喘咳心悸、胸闷,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胸腔积液,引起肺不张,常由血行播散性结核所导致,胸腔积液过多,甚至可引起端坐呼吸、紫绀等症,病情十分危急。
痰饮干脑 亦为痰饮凶兆,为痰饮上犯于脑,症见眩晕,昏冒,头胀痛,呕吐等症,预后不良。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积水、蛛网膜下腔积液、脑室液循环障碍等,由于颅内疾患(炎症、出血、肿瘤外伤出血)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吸收障碍或分泌过多,使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积液,导致颅内压增高,病势危重。

或曰:口角所流,非痰饮乎?余曰:尝治此症,见所流尽是清水,并非稠痰,明明气虚不固津液,不明此理。试看小儿气不足时,流涎者十有八九;高年人气衰时,流涎者十有二三。再以他症互相参考,流涎者属气虚无疑。


大黄(《本经》寒,《别录》大寒)
甘遂(《本经》寒,《别录》大寒)
芒硝(《别录》大寒)
茯苓(《本经》平)
柴胡(《本经》平,《别录》微寒)
芫花(《本经》温,《别录》微温)
前胡(《别录》微寒)
术(《本经》温)
细辛(《本经》温)
旋复花(《本经》温)
浓朴(《本经》温,《别录》大温)
人参(《本经》微寒,《别录》微温)
枳实(《本经》寒,《别录》微寒)
橘皮(《本经》温)
半夏(《本经》平,《别录》生微寒、熟温)
生姜(《别录》微温)
竹叶(《别录》大寒)
荛华(《本经》寒,《别录》微寒)


病名。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但此书记述之痰饮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则概括多种饮病,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此数种中之痰饮,则属狭义之范畴。痰饮由体内水湿不化所酿生。《赤水玄珠》卷六:“痰饮。胶固稠粘者,痰也;清而稀薄者,饮也。”费伯雄则谓:“痰饮者先生痰而后停饮,积水为病也。”(《医醇剩义》卷三)后世根据停饮部位、停饮久暂的不同,又分为流饮留饮支饮溢饮悬饮癖饮伏饮肺饮等不同。临床表现的证候较为纷繁,如头晕目眩,耳鸣,口眼瞤动;或嗳气吞酸嘈杂呕哕,或咽嗌不利,吞之不下,咯之不出,咳吐絮状粘痰;或心下如停冰,心中冷痛时作;或梦见怪诞、鬼魅;或足腕酸软,腰背卒痛;或四肢骨节烦疼而无定处,乃至手麻、臂痛,状如挫闪;或脊背有一如掌大之寒痛区;或表现为绕颈核块;或皮肤如有虫行感;或发为癫狂中风;或见心下怔忡心悸,如人将捕之;或喘嗽、呕吐;或呕出冷涎、黑水、绿汁等。由于痰饮病多由脾、肺、肾功能失调,影响人体水液正常输化所致,故宜温补脾肾治其本;利水、宣肺、逐饮治其标。又:痰饮作为饮证之一,系指水湿之邪留于肠胃所致。《金匮要略》:“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治宜温阳化饮,方用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等。张仲景所论此狭义之痰饮,后世亦名流饮。参见该条。


胸中痰饮常山一百三十五,验方十二。)
胸中痰饮(盐四百五十一,验方十五。)
痰结胸中密陀僧四百二十五,验方二。)
痰呕痞满人参第三,诸方十四。)
冷痰痞满白芥子二百二十四,验方三。)
痰饮吐水(赤石脂四百三十六,验方六。)
痰气不降(铅四百二十二,诸方一。)
宣吐风痰(莱菔二百二十七,验方二十四。)
瓜蒂散瓜蒂二百六十三,诸方一。)
一切痰气(皂角三百零四,验方十七。)
一切风痰僵蚕三百五十一,验方一。)
滚痰丸礞石四百四十八,诸方二。)
痰膈气胀橘皮二百五十一,验方五。)
咽膈壅痰(牛蒡九十六,验方四。)
风痰壅逆(木槿三百三十,验方八。)
清热化痰薄荷七十四,验方三。)
热痰烦运(白芥子二百二十四,验方二。)
痰涎为害(槟榔二百五十八,验方一。)
心下有水(白术第九,验方十二。)
心胸有痰水(白术第九,诸方七。)
短气有微饮(白术第九,诸方九。)
支饮眩冒(泽泻一百七十五,诸方一。)
胁下饮囊(苍术第十,验方一。)


王(八月) 脾肺气虚中焦留伏痰饮,加以操劳动肝,肝气横逆,挟痰饮上犯于肺,气逆脘闷,咳嗽痰稠,脉左弦右滑,治宜降气豁痰。
粉沙参新会皮紫石英赤苓苏子 宋半夏 炒白蒺 八月扎杏仁旋复花玫瑰花 姜汁炒竹茹


朱左(年五十余,菱湖) 吸烟之体,脾肺自虚,中焦留伏痰饮,加以肝气扰动,痰阻肺气咳逆痰稠,潮热腹胀,纠缠不已,脉右滑左小数而弦,治宜调理。
洋参枳壳赤苓 戈半夏(五分) 生于术 真紫沉水香(三分,刮片另炖分冲) 新会皮旋复花 炒白蒺 玫瑰花紫石英白芍 姜汁炒竹茹


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亦有脾虚痰饮作者。有五饮。
寸脉实当吐。痰在上,泻亦不去,吐中有发散之意。桔梗参芦瓜蒂藜芦、牙茶选用。
消导食积∶瑞竹堂化痰丸、钱氏白饼子。痰在四肢,非竹沥不开。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热痰青黛黄连滚痰丸,二陈加芩连。湿痰小胃丹神佑丸,轻者二陈汤寒痰姜桂丸温中丸五套丸风痰青州白丸子玉壶丸天南星丸惊痰辰砂化痰丸保生锭子
发散风寒外感金沸草散三拗汤。因郁,参苏饮
祛痰丸。有痰实似邪祟狂证,涤痰丸、大利膈丸蠲饮枳实丸。有悬饮内痛,十枣汤,或三因控涎丹
理气四七汤苏子降气汤
滋阴半夏止能泄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肾气丸以主之。海粉热痰能降,湿痰能燥,结痰能软,顽痰能消,可入丸子,不可入煎药。
镇坠痰饮 升降阴阳灵砂丹黑锡丹来复丹


养生方导引法》云∶左右侧卧不息十二通,治痰饮不消。右有饮病,右侧卧;左有饮病,左侧卧;又有不消气排之左右,各十有二息,治痰饮也。


宜泻风池穴。
偏正头风有两般,风池穴内泻因痰。
若还此病非痰饮合谷之中仔细看。
风池∶在耳后颞 骨筋下入发际,横针一寸半入风府。先补后泻,可灸七壮、二七壮。
合谷∶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岐骨缝中,脉应手。直剌入一寸半,看虚实补泻。


论曰∶若咽中如炙肉脔,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由胃寒乘肺,肺胃寒,则津液聚而成痰,致肺管不利,气与痰相搏,其脉涩,半夏浓朴汤主之。
半夏浓朴汤
半夏(汤洗七遍,五两) 浓朴(去皮,姜汁涂炙,三两) 茯苓紫苏叶(各二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十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若心下盘旋,欲吐不吐,由饮癖停留不散,枳术汤主之
枳术汤
白术(四两) 枳实(麸炒,去瓤,二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腹满,按之没指,随手而起,余与正水皆同,但四肢聂聂动,其脉亦浮,由肺气久虚为风邪所客,气不得运,百脉闭塞,气结阴聚成水,谓之皮水,亦宜发汗,先以防己汤,以大豆散
防己汤
防己(三两) 人参(四两) 桂心(二两) 茯苓(四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大豆散(方缺。)
咳嗽,喘不得卧,面浮肿,脉弦急或迟,由肺胃停寒,水聚成饮,支乘于心,气不得下,谓之支饮,宜先用十枣汤泻之,后宜防己汤主之。
十枣汤
芫花(炒黑) 甘遂大戟(各等分大枣(十枚)
上先煮枣去滓,内前药末。强人服一钱,虚人服五分。若病不除,再服,得快下利为度后以糜粥自养。
防己汤(见前。)

内经》有脾胃湿土太过,为积饮痞膈与饮于中者数条,未有痰之名也。至仲景始分饮为四∶一曰痰饮,二曰悬饮,三曰溢饮,四曰支饮。而痰之义始见河间,分五运六气之病,于火淫条下则云∶中风、风癞等病痰涎,因水衰热甚,津液涌溢,聚于胸膈,热燥以为痰涎,初虞世言涎者,乃遍身之脂脉津液。于湿土条下云∶湿气自甚,则为积饮痞膈、中满霍乱。又云∶喘嗽之痰,为因外感风寒,寒化为热,热则生痰。
张戴人谓留饮一症,不过蓄水而已。又谓四饮者,观病之形状而定名也。其来有五,有 郁而得之者,其气抑郁不伸,则肝气乘脾脾气不濡,故为留饮;有劳役乘困饮水,脾胃力衰,因时睡卧,不能布散于脉,亦为留饮;肝主虑,久虑不决则肝气不行,脾主思,久思不已则脾气结,亦为留饮;饮酒过多,以乘燥金,胞不渗泄,亦为留饮;隆暑津液焦涸,喜饮寒水过多,逸而不动,亦为留饮。又谓痰有五∶曰风痰,曰热,曰湿,曰酒,曰食。五者先生遵张、刘之说,谓痰饮之初起也,或饮食不谨,或外伤六淫,或内感七情,或食味过浓,皆致谷气不升资发,荣卫先郁滞而成膈热,故津液不行,易于攒聚,因气成气成痰。痰饮既聚,展转传变,生病不一,为呕吐,为反胃,为喘满,为咳逆,为膈噫,为吞酸,为嘈杂,为膨胀,为痞,为痛,为泄利,为不食冲上,为头痛,为眩运、嗌下,为足肿,为 疝;散于表为寒热,为肿,为肢节痛,聚于心为狂,为昏仆,为不语。凡人之病,皆痰为邪,此数家叙痰为病之始末也。
后世论治痰饮,必得温乃行,及有痰因火热反见水化,而觉其冷乃不知其热也。先生故多不取,独称长沙治四饮之法,可表者汗之,可下者利之,滞者导之,郁者扬之,热者寒之,寒者温之,塞者通之,虚者补而养之,深得《内经》各随攸利所治之意。窃谓痰饮之生,有生于脾胃,有生于六经,所起不同,若论感邪与为病之形症则一也。至于治之,必先从其邪之所起,而后及于病之所止。曰∶痰饮因太阴湿土之化,生于脾胃,宁不生于六经乎?初虞世谓涎为遍身之脂脉津液也,此非六经中之津液灌注于内外者欤?原其在经脉之由,即《内经》所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散精于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又谓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谓五脏五液心为汗,肝为泣,肺为涕脾为涎肾为唾。故经脉津液与血者,皆四布水精之所化。然经脉胃气为本,则其所化,亦六经胃气土德之冲和者以成之,由是同归乎湿,滋育百体者矣。苟不善于化,则水积不行,亦如湿漂之为害。故其水盛与血杂混,而不滋荣气之运,或不化液而不从卫气之用,聚于经脉以为病,冷则清如其饮,热则浊如其痰,设值风火之迫,则涌溢而起,无处不到,痰饮为病莫大于此。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一为火燥,一为寒湿。今医不分,混同出治,所以鲜能取效。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里虚,脉偏弦者,饮也。
【按】
此条微者短气之下,古本有「脉双弦者,寒也」等句,文义不属,当另分为一条在后。
【注】
凡病人食少饮多,小便利者,为消渴病;小便不利者,为留饮病。留饮者,即今之停水饮病也。若水停上焦胸中,则壅肺气不得降,故暴喘满也;若水停中焦心下,甚者则凌心,故病悸动不安,微者则碍肺,故病呼吸短气;若水停下焦少腹,则不输膀胱,故必苦里急也。仲景于此,但言上、中二焦,不及下焦者,非略之也,谓已详于『伤寒论』中也。
【集注】
程林曰:饮水多,则水气停泛于胸膈,必暴喘满也。凡人食少饮多,则胃土不能游溢精气,甚者必停于心下而为悸。微者则阻于胸膈而为短气也。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
【注】
水停心下,中焦部也,中焦属胃,故不止病悸、短气,而亦病呕也。病悸短气者,是水停胃外,从膈下而上干于胸也。病呕者,是水停胃内,从胃中而上越于口也。然必先渴饮水多而后作呕者,方属饮家呕病也。主小半夏汤者,以止呕也;加茯苓者,以饮水多而病呕,故兼利水也。
【集注】
魏荔彤曰:水停心下,阻隔正气,不化生津液,上于胸咽故渴也;渴必饮水,水得水而愈恣其冲逆,所以先渴而后必呕也。此属饮家,当治其饮,不可以为渴家,治其渴也。治饮则用辛燥,治渴必用寒润,大相径庭,可不明其属于何家,而妄治之乎?
尤怡曰:先渴后呕者,本无呕病,因渴饮水,水多不下而反上逆也,故曰:此属饮家。小半夏止呕降逆,加茯苓去其停水。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里虚,脉偏弦者饮也。〕
【按】
微者短气句下,古本有「脉双弦者寒也……」诸句,文义不属,另分一条,在本门二十七条之次。
假令「病」〔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巅」〔〕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按】
瘦人之「瘦」字,当是「病」字,癫眩之「」字,当是「巅」字,巅者头也,文义始属,当改之。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饮者,□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胸中留饮,其人短气而「喘」〔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按】
此条古本于四肢历节痛之下,有「脉沉者,有留饮」一句,当另为一条,始合论脉之义。短气而渴之「渴」字,当是「喘」字,四肢上,当有缺文。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此为留饮欲去故也;」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按】
心下续坚满句下,「此为留饮欲去故也」八字,当在利反快之下,此传写之□,当移之。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脐」〔心〕下悸。
【按】
心下悸之「心」字,当是「脐」字,当改之。
支饮「腹」〔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按】
支饮胸满之「胸」字,当是「腹」字,若是「胸」字,无用承气汤之理,当改之。
脉弦「迟」〔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按】
脉弦数之『数』字,当是『迟』字,始与寒饮之理合,当改之。
欬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青龙汤「汗」〔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按】
小青龙汤下已之「下」字,当是「汗」字,盖大、小青龙汤,皆汗剂也,当改之。

欬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冲气即低,而反更欬,胸满者,用苓桂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欬满。欬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