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盆

( quepen )

定位: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哮喘咳嗽,胸闷,喉咙肿痛,脸部肿胀,颈部僵硬(强急),呃逆,锁骨疼痛,咽喉水肿,上肢痉挛麻痹瘰疬
功效:调理肺气,清除经络淤阻,平理逆气
针灸方法:针法直刺 0.3 - 0.5寸. 注意避开动脉! 不可深刺,以免发生气胸。《图翼》:孕妇禁针。
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释义:缺,破散也。盆,受盛之器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溃缺破散并输布人体各部。本穴物质为气舍穴外溢而来的地部经水及外散的天部之气,至本穴后,地部经水满溢外散输布四方,如水注缺破之盆的溢流之状,故名。该名称指明本穴位的位置而言。
备注:大肠小肠三焦胆经交会穴

“缺盆” 相关论述

[定位] 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锁骨上窝之中点,有颈阔肌,肩胛舌骨肌;上方有颈横动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肩丛的锁骨上部。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
[配伍] 配肺俞治咳嗽。
[刺灸法] 直刺斜刺0.3~0.5寸。
[附注] 《图翼》:孕妇禁针。

位于两侧前胸壁的上方。锁骨上缘的凹陷处。穴位名,位于缺盆部的正中央,属足阳明胃经

【位置】乳头直上,锁骨上缘凹陷中。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
【应用】本穴又名天盖、尺盖,是足阳明手少阳手太阳、手阳明诸经内外出入的要穴。故向本穴发气并顺经导引气脉,有调整以上经气,使内外平衡的作用。向此穴发气顺胃经胆经导引,又是治疗胸满咳嗽胸中热等症的要穴。
医者在发气治病中,患者之病理秽气,能从缺盆入侵而中脏腑,造成胸闷、胸痛气滞的症状、故医者应特别注意。


①人体部位名。即锁骨上窝。《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从缺盆上颈贯颊。”
②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别名天盖。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锁骨上窝中央,胸正中线旁开4寸处。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臂丛的锁骨上部;上方有颈横动脉。主治咳嗽气喘缺盆中痛,胸部满闷,喉痹瘰疬瘿瘤等。直刺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类经图翼》:“孕妇禁针。”艾条灸5-10分钟。

结喉下,横骨陷中是也)属手太阴肺经(《灵枢》曰∶手太阴之筋,从腋下缺盆,结前肩 ,上结缺盆,下结胸里。其病成息贲,胁急,吐血。又曰∶手太阴,是动则病缺盆中痛)。又属阴维、任脉之会(《灵枢》曰∶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明堂经》曰∶天突一穴,在结喉下,陷者宛宛中。
是阴维、任脉之会。主咳嗽上气肺痈喉口热疮,不得下食)。兼属手足阳明大肠胃经(《灵枢》曰∶手阳明之脉,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又曰∶足阳明之脉,循喉咙,入缺盆。又曰∶足阳明之筋,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其病则腹筋急缺盆及颊)。又属手足少阳三焦胆经(《灵枢》曰∶手少阳之脉,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又曰∶足少阳之脉,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所生病者缺盆中肿痛)。又属手足太阳小肠膀胱经(《灵枢》曰∶手太阳之脉,交肩上,入缺盆。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又曰∶足太阳之筋,其支者腋下缺盆。其病缺盆纽痛,不可以左右摇)。又属阴跷脉(《灵枢》曰∶阴跷脉,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

下横骨陷中。《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素注》针二分,留七呼,不宜
太深,深则使人逆息。《素问》刺缺盆内陷,气泄令人喘咳
主息奔,胸满,喘急,水肿瘰疬喉痹,汗出寒热缺盆中肿,外(疒貴)则生,胸中热满,伤寒胸热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