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水泛

( shenyangxushuifan )

别名: 水肿 , 慢性肾炎 , 心悸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痰饮 , 肝硬化腹水

中医

简介:
本证多因先大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老年体衰,或久病失养以致肾阳虚衰膀胱气化失司,水液停留体内而致。
病机:
本证多因先大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老年体衰,或久病失养以致肾阳虚衰膀胱气化失司,水液停留体内而致。病位在肾,犯及脾或上犯心肺。病性属虑证或本虚标实之证。
治疗:
治疗法则:  温肾助阳,化气利水。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真武汤加味:炮附片10克、白术15克、泽泻10克、茯苓30克、车前子12克、怀牛膝12克、干姜6克、肉桂3克。用水煎煮,取汁250~300毫升,分3次微温服用,每日1剂。
2.加减变化:若小便清长量多者,去泽泻车前子,加菟丝子15克、补骨脂10克、巴戟天10克;若心悸、唇钳、脉结代或虚浮者,宜重用附片15克,再加桂枝9克、炙甘草8克、丹参12克、川芎10克;若兼见喘促,不能平卧,汗出肢冷,脉虚浮而数,宜加人参10克、五味子10克、麦冬12克、山茱萸牡蛎各12克,或吞服黑锡丹
(二)外敷药物
1.牵牛散:煅黑丑、煅白丑各6克、煅牙皂7克、广木香9克、沉香9克、乳香没药各9克、琥珀3克,共研细为末,与面粉拌匀,水调为饼,外敷气海穴。
2.铺脐药饼:巴豆霜12克、轻粉6克、生硫磺3克,研末水调作饼,铺棉花于脐上贴之,俟3、5小时去饼,并食以温粥补之,隔日一次。
3.地龙饼:地龙9克、甘遂猪苓朱砂各9克,共研为末,葱适量捣烂,和药末调敷脐部。
4.消河饼:大田螺4个,大蒜瓣5枚、车前子6克,共作成饼状贴敷于脐部。以上诸方均可通阻、化气、利水。
(三)饮食疗法
(1)苡米鸡汤:净鸡2000克、苡米500克、党参30克、生姜20克、葱15克、精盐6克。以上诸物,放入砂锅,加水3000毫升,大火烧开,打去浮沫,改用小火,至鸡肉炖烂为度,每服适量,每日2~3次。
(2)独蒜乌鱼乌鱼750克、独蒜120克、冬笋20克、火腿20克、鸡汤600毫升、葱10克、生姜10克。先将乌鱼煎l~2分钟,放入独蒜炸熟,再入各物,掺鸡汤入内,小火煮热。每服适量。
(3)苡米烧鹌鹑鹌鹑10只、芯米20克、黄芪10克、肉汤1000克、生姜10克。按常法烹调至热,随意食用。
(4)地黄狗肉狗肉1500克、熟地黄15克、枸杞15克、甘草3克、生姜20克、葱20克,柏树木约250克,放入锅内清水煮沸,再将上诸药一并放入,待狗肉煮熟透后,即可食用。
施治要点:
(一)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五脏六腑之气均赖之以滋养;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为生化之源。当肾阳虚弱,水湿停留之时,脾阳亦为之损伤,故治疗本证之时,还须酌加温运脾阳、补益脾气之品,如党参黄芪白术等,以助运化,祛水湿。
(二)本证因阳气虚而水湿停留,继而可影响血液运行,而造成气血瘀滞;反之,由于气血瘀滞,亦可加重水湿的停留。因此,每于临床,多加用行气活血利水之药,如赤芍丹参坤草益母草泽兰叶等。
(三)本证之水肿,病程冗长,病情反复,肿势时轻时重,不可一见水肿严重或持续不退时,贸然采用攻下逐水之剂,因此刻患者肾脾阳气皆虚,妄用攻泻,将会导致脾阳更衰,正气更虚,重犯虚虚之戒。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采用通阳利水,促脾温肾,既可利水而又不致损伤正气
针灸:
可作为本证的辅助治疗方法。1.针刺:取穴水分气海三焦命、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肾俞等。针刺多用补法,每日1~2次。2.艾灸:主灸脾俞、肾俞穴,并配合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穴。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