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俞

( shenshu )

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泌尿功能失调;失禁;遗尿;阳萎;不育;遗精;白带;月经不调;消瘦;胆怯;贫血;腹泻;癫痫;体寒;记忆力和注意力差;气短;腰痛;肾炎;水肿;哮喘;前列腺炎;下肢和腰椎虚弱;耳聋;眼花;耳鸣;肾结石.
功效:补肾;滋养肾精; 壮肾阳肾阴;提高肾的纳气功能;健腰;养血;壮骨健髓;祛除下焦湿气;明目健耳;提高记忆力,增强毅力, 改善抑郁症;
针灸方法:针法直刺1.0-1.2寸.
灸法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释义:肾,肾脏也.
俞,输也.
肾俞名意指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背俞穴位于人体躯干后背部,与人体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备注:肾的背俞穴

“肾俞” 相关论述

[定位]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第一腰丛。
[主治] 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配伍] 配太溪三阴交月经不调;配翳风耳门耳鸣耳聋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1)肾的背俞穴。(2)据实验观察针刺对正常人水负荷后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针刺肾俞京门穴时可抑制肾脏的泌尿功能。

【位置】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腰腿痛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目昏耳鸣耳聋
【应用】本穴内应肾脏,为肾气在背部输注转输之处,是治疗肾脏疾患的要穴。向肾俞发气导引,有补益先天之气,益肾固精利湿消肿的作用。若本穴与丹田相伍发气导引,可以激发先天之气,引气归于丹田


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肾之背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及外侧支,第二腰动、静脉后支。主治遗精阳萎遗尿溺血泄泻,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虚喘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水肿腰痛,及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千金注云.凡取肾俞者.在平处立.以杖子约量至脐.又以此杖子.当背脊骨上量之.知是与脐平处也.然后相去各寸半取其穴.则肾俞也.
按此法以脐准肾俞虽似.然肥人腹垂则脐低.瘦人腹平则脐平.今不论肥瘦.均以杖量之.未有准也.

十四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前与脐平,正坐取之。《铜人》针三分,留七呼,灸以年为壮。《明堂》灸三壮。《素问》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
虚劳羸瘦,耳聋肾虚水脏久冷,心腹满胀急,两胁满小腹急痛,胀热,小便淋,目视佴佴,少气溺血小便浊,出精梦泄肾中风,踞坐而腰痛消渴,五劳七伤,虚惫,脚膝拘急,腰寒如冰,头重身热振栗,食多羸瘦,面黄黑,肠鸣膝中四肢淫泺洞泄食不化,身肿如水,女人冷气成劳,乘经交接羸瘦,寒热往来

在平处立,以杖子约量至脐,又以此杖,当背脊骨上量之,知是与脐平处也。然后左右各寸半,取其穴,则肾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