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媒病毒脑炎

( chongmeibingdunaoyan )

西医

简介:
虫媒病毒脑炎是由一组虫媒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可分蚊传和蜱传两类。临床上以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并可留有后遗症为主要特征。
病因:
虫媒病毒有a、b、c等多组,其中a和b组均属于披盖病毒,呈球型。a组稍大,b组较小,由单股rna组成核心,外层为脂蛋白包膜。无共同的组抗原。虫媒病毒由吸血昆虫作为传播媒介,并可经卵传代,故昆虫又为储存宿主。本组疾病在脊椎动物间广泛传播。经常引起脑炎者有3个组13个型;以a、b两组数量最多。病毒在田鼠和鸡胚等组织细胞内生长良好,不耐热,不耐酸,对脂溶剂、紫外线等均很敏感。
地区:
在中国流行的仅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两种。
发病机理:
当含有病毒的蚊、蜱叮咬人时,病毒注入人体,病毒可在局部繁殖,并经淋巴管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如淋巴结、脾、肝等处繁殖。体外研究表明,病毒能在转化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复制,并在繁殖后大量释放,引起病毒血症,经血循播散至各器官。高浓度的病毒易透过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但从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和后期脑脊液淋巴细胞升高表明,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介导有关。
病理:
各种虫媒病毒脑炎的病理变化虽有差异,但基本病变相似,软脑膜和大脑有充血及水肿,脑组织多处出血,血管周围有显著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周围套”,神经元变性和坏死,胶质细胞和多核细胞积聚,形成结节。病变分散,以灰质、中脑、基底节、脑干和小脑为明显,有时累及脊髓、心肌和肝脏等。
诊断依据:
诊断虫媒病毒脑炎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外,实验室检查常有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加利福尼亚脑炎则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外观清或微混,蛋白0.3-1.59/l,细胞数(20-2500)×l06/l,以(5-500)×l06/l多见。分类一般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淋巴细胞升高;加利福尼亚脑炎则早期即以淋巴细胞为主。糖量不降低,氯化物正常。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和乳酸正常或轻度升高。兔疫学试验常采用补体结合、血凝抑制和中和试验检测抗体。恢复期血清效价较早期血清效价升高4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故不适用于早期诊断。目前采用igm 抗体测定、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等检查病毒抗原具有灵敏、快速和特异等优点。根据具体情况,也可采取早期病人血、脑脊液和脑组织分离病毒。
发病:
起病一般急骤。
体征:
各种虫媒病毒所致的脑炎,其临床表现大致相似。起病一般急骤,有明显的发热头痛呕吐、全身不适和脑膜刺激征等。轻症约3d左右退热而恢复;重症有高热、抽搐和意识障碍,可在一周内死亡。
预后:
若病程超过一周以上,则多可存活,部分患者留有后遗症。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主要为对症及支持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