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虫病

( bianchongbing )

中医

简介:
以神疲,乏力,食少,腹痛腹泻大便检查有鞭虫卵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病机:
鞭虫病是吞食含有鞭虫卵的食物后,鞭虫寄生肠道,耗吸水谷精微,使气血亏损。
类证:
1.久泄:以腹泄为主症,持续时间或反复发作超过2个月以上,下腹压痛不明显,大便镜检无鞭虫。
2.大瘕泄:常伴里急后重,便中夹有粘液脓血,大便镜检无鞭虫,直肠镜检可资诊断。
3.肠痨:多伴低热、盗汗大便查不到鞭虫。
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虫积肠道证:下腹部常隐隐作痛,时发时止,痛时拒按大便稀薄,或便下鲜血,疲乏无力,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杀虫消肥儿丸仙鹤草等。
2.气血两虚证虫积日久,精神疲乏,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纳减便溏,形体消瘦,四肢无力,面色萎黄,唇爪苍白,舌淡苔薄白,脉弱。益气补血归脾汤加减

西医

简介:
鞭虫病是鞭虫寄生于盲肠所引起。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感染严重者可有腹痛慢性腹泻等症状。
病因:
鞭虫又称毛首鞭形线虫,外形似马鞭,因而得名。前端细长,约占虫体的3/5。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回盲部及结肠上部。
地区: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以热带和温带地区多见,中国以南方各省较为常见。
人群:
儿童感染居多。
发病机理:
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温湿的土壤中,约2—4周内发育为感染期虫卵(内含丝状蚴)。人摄入含感染期虫卵的食物或饮水后,即受染,幼虫在小肠内孵出,自肠腺隐窝侵入肠粘膜,经多次脱皮后发育为成虫。以后移行至盲肠。自吞食感染期卵至发育成虫产卵,约需1个月左右。成虫在体内可活3—5年。
寄生于盲肠的成虫,以其细长的前端侵入粘膜下层(一般不累及肌层),吸取组织液和血液为食,一条鞭虫每天可吸血0.005ml,远较钩虫为少,但如寄生虫数大于1000条时,也可引起缺铁性贫血。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及其分泌物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局部肠壁组织水肿、充血、出血等慢性炎症反应。部分患者肠壁明显增厚,甚或有肉芽肿形成,严重者可引起出血性结肠炎、肠粘膜脱落等。
体征:
1.好发于儿童。
2.经常下腹部疼痛阵作,时发时止,按之亦痛,伴大便溏泻,甚或便下鲜血。
3.病久则精神疲乏,四肢乏力,纳食减少,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形体消瘦。
一般轻度感染多无明显症状,大量成虫寄生时,患者常可有下腹阵痛和压痛。慢性腹泻大便带鲜血或隐血。严重感染的患儿可有脱肛贫血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并发肠道细菌感染者亦不少。部分患者可有发热荨麻疹等变态反应症状。鞭虫侵入阑尾,可致慢性阑尾炎。血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新近感染病例可达10%—15%。感染严重者可有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低蛋白血症
严重感染症状明显,或有贫血浮肿直肠脱出者
实验室诊断:
大便镜检可查到鞭虫卵,直肠镜检可发现大量鞭虫。血象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或有小细胞低血红蛋白性贫血。鞭虫卵具特征性形态,易于识别,用一般常规粪检方法如生理盐水涂片法可查见虫卵,并可作为确诊的唯一依据。
治疗:
应卧床休息。加强支持、对症治疗以改善一般症状。治疗鞭虫病以甲苯达唑(甲苯咪唑)为首选药物,剂量为0.2g,每日2次,连服3d;或0.1g,日服2次,连服6d。必要时间隔数日后可重复治疗阿苯达唑(丙硫咪唑)成人剂量400—800mg顿服(儿童减半)亦有较好疗效。氟苯达唑(氟苯咪唑)200mg,每日1次,连服3d ,治愈率可达90%。国产奥克太尔酚嘧啶(oxantelm)亦可用于治疗鞭虫病,剂量为1o—15mg/kg,连服2d。
中西医结合:
1.驱虫治疗:可选用甲苯咪唑唑、酚嘧啶双羟萘酸盐、丙氧咪唑等。
2.单方验方
(1)乌梅茯苓山楂各12g,仙鹤草30g,木香苦参白术各6g,槟榔使君子各9g,当归5g,水煎服,1剂/日,连服数日。
(2)苦参子、炙百部各6g,甘草1.5g,水煎服,l剂/日,连服5天。

“鞭虫病” 相关论述

鞭虫病是感染一种肠蠕虫,鞭虫所致。
鞭虫主要发生于亚热带和热带,该地区卫生不良,气候温暖和潮湿,提供其虫卵在泥土中孵化所需的条件。
人吞食含在泥土中孵化2~3周卵的食物而受染。卵在人小肠内孵出蚴虫,移行至大肠而将头伸入肠壁。每个蚴虫长约11cm,成熟的雌虫每日产卵约5000个,卵通过粪便排出。
钩虫生活史
[imgz]mokejiatingzhenliao147.gif[alt]钩虫生活史[/alt][/img]
【症状和诊断】
仅重度感染才致腹痛腹泻。非常重的感染可致肠出血、贫血体重下降,和阑尾炎。偶可见脱肛,尤其是儿童或分娩中的妇女。
用显微镜检查粪便,通常能查见圆筒形卵。
【预防和治疗】
预防靠用完善的卫生设备,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不食不洁的蔬菜。轻感染不需治疗。当需要治疗时,宁可用甲苯咪唑,但该药可损害胎儿,故不能用于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