鳟鱼
( Zūn Yú )
别名: 红眼棒 , 红眼鱼 , 醉角眼 , 野草鱼 , 鮅 , 赤眼鱼 , 红目鳟
鳟鱼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
暖胃和中;止泻。主反胃吐食;脾胃虚寒泄泻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食,100-200g。 |
性味: |
味甘;性温 |
归经: |
胃经 |
用药禁忌: |
患疮疡疥癣者慎服。 |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栖息于江河流速较缓的水域或湖泊。为杂食性鱼类。 资源分布: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西自四川,东到江浙一带的江河与湖泊,均有分布。 |
原形态: |
赤眼鳟,体长,略呈圆筒状,后段稍侧扁,腹部圆,外形似草鱼。头呈圆锥形,吻钝,口端位,口端位,呈弧形。上颌两侧有两对短小的须,下咽齿呈圆形,侧线鳞45(6-7)/(3-v)48。背鳍3,7-8,无硬刺。胸鳍1,14-15。臀鳍3,7-8。体背深灰色,腹部淡黄色。体侧及背部每一鳞片基部有黑色斑,组成体侧的纵列条纹。背鳍深灰色,尾鳍后缘黑色,其他各鳍灰白。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赤眼鳟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richardson)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骨脏,洗净鲜用。 |
出处: |
出自《本草纲目》。《纲目》:鳟鱼,处处有之。状似鍕而小,赤脉贯瞳,身圆而长,鳞细于鲜,青质赤章。好食螺蚌,善于遁网。 |
鳟鱼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
《纲目》:"暖胃和中。" |
性味: |
①《七卷食经》:"味酸,热。" ②《纲目》:"甘,温,无毒。" |
用药禁忌: |
①《七卷食经》:"多食发疮。" ②《纲目》:"多食动风热,发疥癣。" |
生境分布: |
除西北、西南外,南北各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 |
原形态: |
体长,略呈圆筒状,后段稍侧扁,腹部圆。体长约30厘米。头呈圆锥形,吻钝。口端位,口裂突,呈弧形。唇厚,上颌两侧有2对不明显的短须。下咽齿3行,顶端钩状。眼大。鳞圆形,侧线鳞43~48。背鳍Ⅲ7~8,无硬刺,起点与腹鳍相对,臀鳍Ⅲ7~8。体背深黑色,腹部浅黄,体侧及背部鳞片基部各有一黑色的斑块,组成体侧的纵列条纹,眼上半部有一块红斑。背鳍深灰色,尾鳍后缘呈黑色,其他各鳍灰白。 生活于江河湖泊中,一般栖息于流速较慢的水中。 |
来源: |
为鲤科动物赤眼鳟的肉。 |
出处: |
《纲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