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草

( Shǔ Wěi Cǎo )

别名: 坑苏 , 紫花丹

鼠尾草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清热利湿;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主黄疸;赤白下痢;湿热带下;月经不调痛经疮疡疖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性味:
味苦;辛;性平
化学成分:
全草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 glucoside),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α-羟基熊果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马斯里酸(maslinic acid),乙基-β-d-吡喃半乳糖甙(ethylβ-d-galactopyranoside)。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间坡地、路旁、草丛、水边及林荫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原形态:
鼠尾草,一年生草本,高40-60cm。茎直立,四棱形。茎下部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叶柄长7-9cm;叶片长6-10cm,宽5-9cm。茎上部为一回羽状复叶;此短柄;顶生小叶披针形或菱形,长可达10cm,宽3.5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长楔形,边缘具钝锯齿,侧生小叶卵圆状披针形,近无柄。轮伞花序,每轮2-6花,组成伸长的总状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花梗短,被柔毛;花萼筒形,二唇形;花冠淡红、淡紫、淡蓝至淡白色,冠筒筒状,冠檐二唇形,上唇椭圆形,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倒心形,边缘有圆齿;发育雄蕊2,外个,花丝短;花柱外伸,先端呈不相等2裂。小坚果椭圆形,褐色,光滑。花期6-9月。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鼠尾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鼠尾草” 相关论述

味苦,微寒,无毒。主鼠 ,寒热下痢,脓血不止。白花者主白下,赤花者主赤下。一名,一名陵翘。生平泽中,四月采叶,七月采花,阴干


味苦,微寒,无毒。主治鼠 寒热,下痢脓血不止。白花者主白下,赤花者主赤下。一名,一名陵翘。生平泽中。四月采叶,七月采花,阴干
田野甚多,人采作滋染皂。又用治下 ,当浓煮取汁,令可丸服之。今人亦用作饮。(《大观》卷十一,《政和》二七三页)


味苦,微寒,无毒。主鼠 寒热,下痢脓血不止。白花者主白下,赤花者主赤下。一名,一名陵翘。生平泽中。
四月采叶,七月采花,阴干。田野甚多,人采作滋染皂。又用疗下服之。今人亦用作饮。

苗如蒿,夏月茎端作四、五穗,若鼠尾。花有赤、白二色,叶堪染皂。味苦,寒,无毒。主鼠寒热,下痢脓血不止,煎膏服之。白花者主白下,赤花者主赤下。四月采叶,七月采花,阴干用。

鼠尾草_图缺)
味苦,微寒,无毒。主鼠 寒热,下痢脓血不止。白花者主白下。赤花者主赤下。
一名 (音 ),一名陵翘。生平泽中。四月采叶,七月采花,阴干
陶隐居云∶田野甚多,人采作滋染皂。又用疗下 ,当浓煮取汁,今可丸服之,今人亦用作。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所在下湿地有之。叶如蒿,茎端夏生四、五穗,穗若车前,赤、白二种花。七月采苗,日干用之。尔雅云∶ ,鼠尾。释曰∶可以染皂草也。一名鼠尾陈藏器云∶鼠尾草,平。主诸痢。煮汁服,亦末服,紫花,茎、叶堪染皂。一名乌草,又名水青也。
图经曰∶鼠尾草,旧不载所出州土,云生平泽中,今所在有之,唯黔中人采为药。苗如蒿,生,茎端作四、五穗,穗若车前,花有赤白二色。《尔雅》谓 ,鼠尾。云可以染皂草也。
四月采叶,七月采花,阴干。古治痢多用之。姚氏云∶浓煮汁如薄饴。饮五合,日三。赤下用赤花,白下用白花,瘥。
圣惠方∶治久赤白痢不瘥,羸瘦。用鼠尾草捣为末,每服一钱,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

味苦,微寒,无毒.主治鼠 ,寒热,下痢脓血不止.白花者治白下、赤花者治赤一名 ,一名陵翘.生平泽中.四月采叶,七月采花,阴干

鼠尾草(图缺),旧不载所出州土,云生平泽中,今所在有之。惟黔中人采为药。苗如蒿,夏生茎端,作四、五穗,穗若车前,花有赤、白二色。《尔雅》谓 ,鼠尾。云可以染皂草也。四月采叶,七月采花,阴干。古治痢多用之。姚氏云∶浓煮汁如薄饴,饮五合,日三。赤下用赤花,白下用白花,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