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子菌病

( qiubaozijunbing )

西医

简介:
球孢子菌病是由吸入球孢子菌引起的肺或其他器官的真菌病,可为原发或继发。
地区:
本病主要流行于美洲,中国1958年首次报告一例原发性皮肤球孢子菌病,患者系从流行地区归国的华侨。
发病机理:
在流行地区球孢子菌可从土壤或灰尘中分离出,人因吸入或接触带孢子的灰尘或土壤通过呼吸道或皮肤外伤引起原发性肺或皮肤感染,多数自愈、少数引起继发性或播散性病变。动物(牛、羊、狗等)亦可被感染。
病理:
组织病理显示化脓与肉芽肿互相交替的变化;在不同阶段或同一部位可见不同的组织反应。关节孢子侵入组织或内孢子被释放时,组织显示急性化脓性反应,在脓肿内找到大小不等的圆形、厚壁、不出芽的孢子。在孢子发育和形成内孢子的过程中,组织反应又逐渐由急性化脓过渡到慢性肉芽肿。在巨细胞内常有孢子存在。
诊断依据:
在流行地区,任何呼吸道感染都应进行常规球孢子菌素皮肤试验,阳性表示过去或现在有球孢子菌感染。重症或播散性病例结合临床病理、真菌和免疫学检查加以证实。痰、脓液或穿刺液直接镜检可见圆形、厚壁、 20-80μm直径的含内孢子的孢子囊及其放出的内孢子。培养一周后,有菌丝型菌落生长。在特殊培养基上(如鸡胚胎)菌丝型菌落可转变成酵母型。
体征:
原发性肺球孢子菌病症状轻者类似伤风,重者可 伴发热胸痛咳嗽、无力。x线胸片示肺中、下叶有2-3cm直径大结节,愈合留下钙化点。少数病例(5%- 10%)发生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结节性红斑多形性红斑,血白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升高。感染后2-21d球孢子菌素皮肤试验变阳性。
原发性皮肤球孢子菌病在皮肤外伤基础上,由于接触带孢子的土壤、污物或尸体,在接触处产生结节,类似孢子丝菌病的初,近部淋巴结肿大,但无内脏病变。皮肤球孢子菌素试验、培养以及荧光抗体检查均可证实,此型比较少见。
继发性球孢子菌病 如原发病灶继续蔓延和扩大,或在患者免疫力降低情况下,一次吸人大量关节孢子,通过血循环扩散而引起,前者常局限于肺,可有肺空洞或慢性肉芽肿,后者可播散至脑和脑膜、骨骼、关节、淋巴结和皮肤等器官和组织。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伤风支气管炎肺炎结核、恶性肿瘤、脑瘤和脑脓肿及骨髓炎等鉴别。
预后:
根据症状分原发和继发两类,两者临床表现和预后各异。
治疗:
一般原发性肺感染不医亦可自愈。原发性皮肤感染可以切除或冰冻治疗。继发性肺空洞或慢性肉芽肿可以局部手术切除,或应用两性霉素b、酮康唑等。播散性病例则以系统治疗为主,避免进入流行地区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

“球孢子菌病” 相关论述

球孢子菌病(圣华金热、峡谷热)是由粗球孢子菌引起常累及肺部的一种感染。
球孢子菌病既可表现为不经治疗即能痊愈轻微的肺部感染(急性原发型);亦可表现为进行性全身播散且常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进行型),后一种类型常常为患者免疫系统受损的标志,通常由艾滋病引起。
球孢子菌的芽孢出现于北美、中美和南美一些地区的土壤中。农民和其他工作中接触土壤的人极易吸入其孢子引起感染。到这些地区旅游受染的人,常在其离开之后才出现症状。
【症状】
大多数急性原发型患者无任何症状。如有症状常于感染后1~3周出现。多为轻度发热胸痛和寒颤,可有咳痰和偶然咯血。部分患者可发展成沙漠风湿病(desert
rheumatism)——包括眼表面和关节的炎症(结膜炎、关节炎)以及皮肤结节(红斑性结节)形成等表现的一个疾病
球孢子菌病进行型不常见,可由急性原发感染后或于高发区长期居住经数周、数月或数年后发生。症状有轻度发热、没有食欲、消瘦、乏力。肺部感染加重可引起呼吸短促。感染还可从肺播散至骨、关节、肝、脾、肾、以及脑和脑膜。
【诊断】
患者居住在或近期曾旅行到过流行区,并表现出上述症状,应考虑诊断球孢子菌病。采集患者的痰、脓标本送实验室检查分析。血清学检查可揭示是否有抗真菌抗体存在。在急性原发型患者,该抗体出现早、消失快,但在进行型患者血中持续存在。
【预后和治疗】
急性型患者一般不需治疗即能清除病菌和完全康复。但进行型患者应用静脉给予两性霉素b或口服氟康唑治疗,也可选择用伊曲康唑或酮康唑。药物治疗对皮肤、骨或关节等局部感染有效,但停药后易复发。进行性播散的严重球孢子菌病大多危及生命,尤其是发展成脑膜炎(脑和脊髓膜的感染)者。对脑膜炎患者应用氟康唑治疗,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也可作为选择。疗程必须持续数年,常常为终生治疗。脑膜炎患者不经治疗,几乎无一幸免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