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

参考:肾经寒湿

“风湿病” 相关论述

老年人风湿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全身结缔组织炎症,临床以心脏炎、多发性关节炎、皮肤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为特征。中医属于“痹证”、“历节风”、“痛风”等范围,认为由于年老体弱,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腠理空虚所致。其病因一般认为与甲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病毒感染、寒冷、潮湿等密切相关。临床上发病时全身疲乏、食欲减退、发热、皮下有小结、环形红斑等,还有游走性多关节炎,对称性累及髋、膝、踝、肩、肘等大关节关节局部呈红、肿、热、痛,但不化脓。
此病常反复发作,易侵犯心脏,故应及早治疗,以免遗留风湿性心瓣膜病
(一)起居调养法
(1)注意保暖、防寒,不可坐卧湿地,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2)风湿活动期,要卧床休息,避免体力劳动,进富含营养、富含维生素的低脂易消化食物。
(3)风湿活动控制后继续卧床3~4周后,宜进行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疗行走、慢跑、登山等。
(二)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羌活防风桂枝当归川芎各9克,气血不足者加用黄芪何首乌熟地。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桂枝鸡血藤各20克,制川乌附子各15克,白芍当归黄芪各12克,防风9克,炙甘草6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中成药
(1)大活络丹,每日2次,每次1粒。
(2)尪痹冲剂,每次9克,每日2次。
(三)饮食调养法
(1)母鸡1只(约500克),老桑枝60克。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与老桑枝(切段)同入锅中,加水煲熟。分次吃肉喝汤。
(2)狗骨、白酒各适量。将狗骨浸入酒内,15日后可内服。
(四)针灸调养法
肩髎肩贞肩前肩后等穴治疗肩关节痛;取曲池手三里合谷治疗肘关节痛;取外关阳池合谷治疗腕关节痛;取环跳委中治疗髋关节痛;取阳陵泉足三里膝眼穴治疗膝关节痛;取昆仑太溪解溪治疗踝关节痛。手法不宜用强刺激,以补法为主,酌情采用泻法。除风湿热外,宜针后加艾灸;疼痛剧烈者,可强刺激留针,并用隔姜艾灸,或用温针,或加拔罐法
(五)气功调养法
通络行功。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放于体侧,两目微闭,舌舐上腭。松肩、松肘、松髋、松膝至全身放松,用意念使全身经络肌肉放松。吸气时自觉吸入之气随同自身气血循胸至两腋,循臂内侧,入肘上腕,入掌贯指;循腹至两髋,循股两侧至膝下踝入足心,意到气到,心意领气;呼气时气血从足趾上足背过踝,循小腿后侧足太阳经至大腿后侧,经臀上循脊背,从手指上手背,循腕背,上两臂外侧至肩,每到关节处默念“松”字,每次20~30分钟。
收功时用意念将全身之气汇聚脐下丹田部,然后自身体上部至下部抖动、先肩、肘、腕抖动,带动胸、腰、髋,向下抖到膝,边抖边放松全身2~3分钟。

风湿病(rheumatism)是一种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呈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胶原纤维发生纤维素样变性。本病为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即胶原病的一种。心脏、关节和血管最常被累及,以心脏病变最为严重。急性期称为风湿热(rheumatic fever),临床上,除有心脏和关节症状外,常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结节、舞蹈症等症状和体征;血液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滴度增高,血沉加快等。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始发于5~14岁儿童,发病高峰为6~9岁。常反复发作,急性期过后,可造成轻重不等的心瓣膜器质性病变。
风湿病发生于寒冷地区,热带地区少见。在我国,以东北和华北发病较多,是一种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