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

参考:白蔹

“昆仑” 相关论述

[定位] 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 有腓骨短肌;有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脉;布有腓肠神经。
[主治] 头痛项强目眩癫痫难产,腰骶疼痛,脚跟肿痛。
[配伍] 配风池头痛目眩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l)足太阳经所行为“经”。(2)《针灸大成》:“妊妇刺之落胎。”


养生术语。部位所指,说法不一。一指头。《黄庭内景经·若得章》务成子注引《洞神经》:“头为三台君,又为昆仑。”一指脑。《脉望》卷八:“脑为昆仑。”一指脐。《黄庭内景经·若得章》务成子注:“又云脐为太一君,亦为昆仑。”
②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下昆仑。属足太阳膀胱经。经(火)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布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项强鼻衄腰痛脚跟痛,小儿癫痫难产胞衣不下,下肢麻痹瘫痪,及坐骨神经痛,足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养生术语。部位所指,说法不一。一指头。《黄庭内景经·若得章》务成子注引《洞神经》:“头为三台君,又为昆仑。”一指脑。《脉望》卷八:“脑为昆仑。”一指脐。《黄庭内景经·若得章》务成子注:“又云脐为太一君,亦为昆仑。”
②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下昆仑。属足太阳膀胱经。经(火)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布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项强鼻衄腰痛脚跟痛,小儿癫痫难产胞衣不下,下肢麻痹瘫痪,及坐骨神经痛,足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部位 在足外踝后.跟骨之上陷中
证治腰尻痛.足 肿.不得履地.鼽衄. 如结.踝如裂.头痛肩背拘急咳喘暴满.阴肿痛.小儿发痫螈 .
针灸 针入五分.可灸三壮.炷如小麦大.妊妇刺之堕胎
按∶昆仑足太阳所行之经穴膀胱为水府.此穴居踝后.较井荥俞原各穴皆高.昆仑乃水之高源.故以此名其穴.

昆仑外踝跟骨上边寻,转筋腰尻痛,膊重更连头痛脊背急,暴喘满冲心,举步行不得,动足即呻吟,若欲求安乐,将此穴针。
注:●昆仑穴,在足外踝后五分跟骨陷中
●主治腰尻疼痛,膊重不能举,及前阴肿痛,偏正头痛,脊背拘急暴咳喘促,足□肿不得履地等证。
●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图一二一)

昆仑外踝跟骨上边寻,转筋腰尻痛,膊重更连,头疼脊背急,暴喘满冲心,举步行不得,动足即伸吟,若欲求安乐,将此穴针。
〖注〗昆仑穴,在足外踝后五分跟骨陷中。主治腰尻疼痛,膊重不能举,及前阴肿痛,偏正头痛,脊背拘急,暴咳喘仲,足 肿不得履地等证。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昆仑穴图(图缺)

外踝后五分,跟骨陷中细脉动应手。足太阳膀胱脉所行为经火。《素注》针五分,留十呼。《铜人》针三分,灸三壮。妊妇刺之落胎
主腰尻脚气,足腨肿不得履地,鼽衄,腘如结,踝如裂,头痛,肩背拘急,咳喘满腰脊内引痛,伛偻阴肿痛,目眩痛如脱,多汗心痛与背相接,妇人孕难,胞衣不出,小儿发痫瘛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