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节风

参考:类风湿性关节炎

“历节风” 相关论述

见《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简称“历节”,以关节红肿,剧烈疼痛,不能屈伸为特点。多由肝肾不足而感受风寒湿邪,入侵关节,积久化热,气血郁滞所致。因其主要病变为关节剧痛,发展很快,又称为“白虎历节”。如因寒湿偏胜,则以关节剧痛不可屈伸为主证。类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饰炎,痛风等疾患。

病源历节风之状。短气白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由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亦有血气虚受风邪而得之者。风历关节。与血气相搏交击。故疼痛。血气虚则汗出。风冷搏于筋。则不可屈伸。为历节风也。(出第二卷中)
深师大风引汤。疗男女历节风大虚。手脚曲戾或变狂走。或悲笑。言语错乱。无所不疗方。
茯苓防风当归白前干姜甘草(炙各二两) 大豆(一升) 生姜独活(各三两) 远志(去心) 附子(炮) 人参(各一两) 大枣(三十枚)
上十三味切。先以水一斗五升。煮豆枣取一斗。去滓。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为五服。
海藻菘菜猪肉醋物蒜面生菜等物。(出第九卷中)
千金论曰∶夫历节风着人久不疗者。令人骨节蹉跌。变成癫病。不可不知。古今以来。
无问贵贱。往往苦之。此是风之毒害者也。疗之虽有汤药。而并不及松膏松节酒。若 旅家贫不可急办者。宜服诸汤。犹胜不疗。但于痛处灸三七壮佳。又防己汤。疗风发历节。四肢疼痛。如捶 不可忍者方。
防己茯苓白术 桂心 生姜(各四分) 人参(二两) 乌头(七枚炮) 甘草(三两炙)
上八味切。以苦酒一升。水一斗合。煮取三升半。一服八合。日三夜一。当觉热痹忽忽然。
宜又大枣汤。疗历节疼痛方。
大枣(十五枚掰) 黄 (四两) 附子(一枚炮) 生姜(一两) 麻黄(五两去节)甘草(一尺炙)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一升。日三。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古今录验同)又疗历节诸风。百节酸疼不可忍方。
松脂(三十斤炼五十遍不能五十遍二十遍亦可用)
上一味以炼苏三升。温和松脂三升。熟搅令极调。旦空腹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数数食面粥为佳。慎血腥。生冷。酢物。果子。百日瘥。
松节酒。主历节风。四肢疼痛犹如解落方。(通按 音投酒再酿也)松节(四十斤细锉以水四石煮取一石) 猪椒叶(四十斤细锉以水四石煮取一石)
上二味澄清。合渍干曲五斗候发。以糯米四石五斗酿之。依家酝法四 。勿令寒冷热。
第一 时下后诸药。
柏子仁(五两) 磁石(十二两末) 独活(十五两) 天雄(五两炮) 茵芋(四两炙) 防风(十两) 秦艽(六两) 芎 (五两) 人参(四两) 萆 (五两)
上十味细切。纳饭中炊之。下 为池。 足讫。封头四十日。押取清。适性服之。勿令至醉吐。忌猪肉冷水。
又方:松膏一升捣。酒三升浸七日。服一合。日再。数剂即愈。
又方:松叶三十斤。酒二石五斗。渍三七日。服一合。日五六。(并出第八卷中)
延年历节风四肢头面肿方。
黄 (十二分) 独活(八分) 生地黄(切三升曝干) 豆豉(一升熬) 鼠粘子(三升曝干)
五味捣筛为散。一服方寸匕。饮汁下。日二服。加至二三匕。忌芜荑蒜面猪肉。(一方无鼠粘子)又疗历节风流入腰脚方。
独活(六两) 玄参(四两) 犀角(屑) 升麻(各三两) 生地黄(切三升曝干) 豉(三合熬) 鼠粘根(切三升曝干)
上七味捣筛为散。服方寸匕。饮汁下。日二服。加至二三匕。忌芜荑蒜面。(并出第十卷中)
古今录验防风汤。主身体四肢节解疼痛如堕脱。肿按之皮急。(一作陷)头眩短气。温温闷乱如欲吐方。
防风 桂心 知母(各四两) 白术生姜(各五两) 芍药甘草(各三两炙) 附子(二枚炮)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忌生葱猪肉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出第四卷中千金半夏杏仁芎 为十味无附子

论曰∶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真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故谓历节风也。痛甚则使人短气汗出。肢节不可屈伸。
历节风。身体骨节疼痛。不可屈伸。举动不遂。羌活汤方
羌活(去芦头三两) 桂(去粗皮) 芍药干地黄(焙) 葛根(锉)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各二两) 甘草(炙锉一两半) 防风(去叉) 当归(切焙) 芎 (各一两)
上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酒半盏。入生姜一枣大切。同煎至一盏。
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夜卧各一。
历节风。日夜疼痛。黄 汤方
黄 (四两) 防风(去叉)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半) 芎 (一两) 麻黄(去根节煎
上八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枣二枚去核。生姜一分劈碎。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夜卧各一。
历节风。手足曲戾。言语错乱。茯苓汤方
赤茯苓(去黑皮) 防风(去叉) 当归(焙) 白前干姜(炮裂) 甘草(炙锉各二两) 独
上一十味。锉如麻豆。每服先用水三盏。黑豆半匙。枣二枚劈破。生姜半分。煎至一盏半。去滓入药末五钱匕。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夜卧各一。
历节风疼痛。日夜不可忍。附子汤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黄 (四两) 甘草(炙锉半两)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五两)
五味。锉如麻豆。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枣二枚去核。生姜一枣大劈碎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二夜一。
历节风疼痛不可忍。紫桂汤方
桂(去粗皮) 防己赤茯苓(去黑皮) 芍药(各四两) 人参(二两) 乌头(炮裂去皮脐七枚) 白术(四两) 甘草(炙锉五两) 防风(去叉三分) 当归(焙一两半)
上一十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酒少许。生姜半分。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临卧各一。
历节风举体疼痛。防己汤方
防己白术(各四两) 桂(去粗皮) 赤茯苓(去黑皮) 人参甘草(炙锉各三两)附子
上七味。锉如麻豆。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生姜半分。煎至一盏。入醋少许搅匀。去滓温汗出治历节风疼痛。日夜发歇。不可忍。人参汤方
人参(三两) 白术(四两) 桂(去粗皮) 防己甘草(炙锉各三两) 乌头(炮裂去皮脐
上八味。锉如麻豆。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至一盏。入醋少许。更煎三四沸。去滓温服。日二夜一。当觉热痹。未觉加药末并醋如前煎服。觉热痹即止。
历节风身体四肢。疼痛如脱落或肿。按之皮急头眩身热闷。欲呕吐知母汤方
知母(二两) 防风(去叉) 桂(去粗皮各三两) 白术(五两) 芍药甘草(炙锉各三两)
上七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夜一治历节风骨节疼痛。日夜不可忍。秦艽汤
秦艽(去苗土) 防风(去叉各二两) 黄 (锉三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麻黄(去
上六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心并二服。临卧并二服。浓覆微出汗。慎外风
历节风四肢疼痛。不可忍。白术汤方
白术防己(各三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桂(去粗皮) 人参(各三两) 甘草(炙
上八味。锉如麻豆。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入醋少许。更煎三四沸。去滓温服。当觉体中热痹。未觉加药末并醋如前煎服。
历节风。周身百节疼痛。腰脚痿弱。防风汤方
防风(去叉二两) 白术(一两) 白藓皮(二两) 桂(去粗皮一两三分) 黄 (锉二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夜一治历节风。附子汤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半) 黄 (四两) 甘草(炙半两)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六两) 防风(去叉半两) 小黑豆(一两微炒)
上六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大枣一枚劈破。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三夜一。
历节风疼痛发歇。不可忍。麝香丸
蛴螬(湿纸裹煨熟研三枚) 壁虎(研三枚) 地龙(去泥研五条) 乳香(研一分) 草乌头(三枚生去皮) 木香(半两) 麝香(研一钱) 龙脑(研半钱)
上八味。将草乌头木香。捣罗为末。合研匀为丸。如干入少酒煮面糊。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临卧乳香酒下。
历节风筋挛骨痛。不得屈伸。乌头丸
乌头烧存性藿香(去梗) 缩砂(炒去皮) 白芷甘松(去土酒浸) 干姜(炮各二两)
上一十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小弹子大。空心午时临卧。茶酒任嚼下一丸。
历节风骨节疼痛。昼夜不可忍。没药散
没药(研半两) 虎胫骨(酒炙三两)
上二味。捣研为末。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日三服。不计时候。
历节风四肢挛急。疼痛难忍。短气汗出。透关散方
麻黄根(五两) 天南星(炮) 威灵仙(去土各半两) 萆 当归(切焙) 人参天麻(各一两) 赤小豆(水浸去皮焙半升)
上八味。捣罗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匕。温酒调下。食后临卧服。
历节风筋脉拘挛骨节疼痛。古圣散
漏芦(去芦头半两麸炒) 地龙(去土炒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末。先用生姜二两取汁。蜜二两。同煎三五沸。入好酒五合。以瓷器盛。每用七分盏。调药末一钱半匕。温服不拘时。
历节风疼痛不可忍。趁痛丸
草乌头(不去皮尖三两) 生干地黄(焙) 天南星半夏(与天南星姜汁浸一宿切焙)白僵蚕(炒) 乌药(锉各半两)
上六味。捣罗为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曝干。每服五七丸。空心临卧温酒下。如颠扑肿痛。用姜汁和。酒研十数丸涂之。如卒中倒仆。以姜汁茶清研五七丸灌之。即醒。
风寒客搏血气。凝涩不通。历节疼痛。甚者短气汗出。肢节不得屈伸。锡蔺脂丸方
锡蔺脂 白僵蚕(炒) 芎 藿香天南星(炮) 白芷甘松(去土) 乳香(研)枫香脂芦头自然铜( 醋淬各一两) 糯米(炒令黑色二两)
上一十四味。捣研为末。煮糯米粥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细嚼。炒地黄酒下。食后临卧服。
历节风茯苓汤方
白茯苓(去黑皮) 防风(去叉) 人参当归(焙) 白前干姜(炮) 甘草(炙锉) 远志三合
上一十一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切。枣二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
历节风独活散
独活(去芦头一两半) 玄参(一两) 生犀角(屑二两) 升麻(三两) 恶实根(锉半两)
上七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空腹煎米饮调下。日二。
治气血衰弱。风毒攻注。历节疼痛。乳香大丸
乳香(研) 没药(研各一两) 五灵脂(去砂石四两) 乌头(炒裂去皮脐一两半)
上四味各捣研为末。再同和匀。滴水和丸。如小弹子大。以丹砂为衣。每服一丸。研薄荷酒化下。日三服。

岳父业于金融。七十年代初年方半百,奉命支持外地建设。由于环境简陋,寒湿易侵,渐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当地所用,尽祛风辛燥之剂。病益笃,来沪调治,始得好转,又急于因公返回。余特书“简述”一文,以供当地医家参考,惜全未采用,及至四肢关节肿胀强直,行动惟艰,始退休回沪,虽勉力调治,终觉良机已失,心长而力短矣。今将当日原文录下,以志其事。
岳父年逾花甲,形体瘦瘠,早岁辛苦劳碌,调养失宜。是以赢弱之质,时患肢节疼痛,劳伤内损固有之,风寒外入亦有之,因病小而忽诸。久而不治,厥疾乃甚。浸至二年前春夏之交,一身肢节尽疼,痛如虎咬,手指关节既肿且大。饮食起居,艰于自理,是为历节风痛也,西医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久经中西医迭治,汤丸并进,而又举凡针灸、导引按摩、运动之法,靡不施行,终鲜效机。及至盛夏,病不少减,行动困惫,肌肉尽削。暑本湿热之气,常人受之,犹汗流不辍,而岳父滴汗不淌,浑身不适,难可名状。因思风邪闭腠理,不开鬼门,病何以祛?遂投《金匮乌头汤乌头麻黄芍药甘草黄芪白蜜),汗仍不露。方中加入桂枝,助麻黄以迫汗,各用3g、亦不知,渐次递加至麻黄12g、、桂枝9g、,始得通身津润,病势由是而顿挫。却见肌肤亢热,夜剧昼轻,脉弦而细,乃是伤血燥之征。频进养血祛风,虚热除而痛不瘥,节肿不消。旋因公返回外地,在彼所服近百剂,率皆独活防风灵仙秦艽之属,一派祛风辛燥之品。虽稍益参术,总是杯水车薪。嗣即膺胸大痛,俯仰维艰。石顽云:“上虚而痛者,心脾伤也。”得无为此说法乎?彼医以葡萄糖静脉滴注,持续旬余始趋安可。继而仍服益气祛风之剂,痛稍减,但心悸怔忡、足跟疼痛不可着地之病生。赢瘦少气,纳谷不馨。越数月回沪,视脉弦大挺劲,察舌胖大淡嫩,苔薄腻而略干。窃思病逾年半有奇,今已伤及先天,纵观症情脉舌,显然肝肾亏损,此张景岳论之详矣。更参孙一奎《生生子医案》治法,拟方子服:
党参12g、熟地12g、枸杞子30g、炙龟板12g、鹿角胶9g、五加皮6g、苍耳子6g、黄柏4.5g、生苡仁12g、淮牛膝12g、杜红花3g
以地杞龟鹿滋肾而扶本。党参益气而助之;加皮苍膝强筋骨而祛风;黄柏苡仁清消肢节之肿;红花一味通利血脉。以此加减,药未兼旬,而病愈强半。复因公务紧要,返回办事,徒步跋涉数十里,足踵居然不痛。事竟返沪,照服前方,至今尽三十余剂,痛又减,除十指小关节晨起略有肿胀外,余处皆舒。胃纳也开,心悸亦宁。舌象虽未复常,而六脉逐现柔和。此先天之真元渐充,后天之胃气来复,是佳兆也明矣。倘能不违前方之意,不离前方之法,随症情而略加增损,则沉疴除去之日,可克期而待也。
按:岳父之病,以彼医固执己见,用药始终不离羌独灵仙,而“沉疴除去之日”终未来到。服药愈多,病势愈甚。患难症而遇不学无术却又刚愎自用之辈,不亦悲夫!罗谦甫《卫生宝鉴》有句云:“活人之道将与相,一旦在己权非轻。”古人又云:“不为良相,宁为良医。”是以医虽小道,而重任独肩,尤其患者危急之际,医操生杀之权,故临证之时切切不可师心自用也。余不敏,时时识此以为鉴戒,不敢放任自流。


病名。短气自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圣济总录》卷十:“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真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故为历节风也。痛甚则使人短气汗出,肢节不可屈伸。”

痛风痛痹之一症也,其痛有常处。掣者为寒,肿者为湿,汗者为风,三气入于经络营卫不行,正邪交战,故痛不止。《灵枢》谓之贱风,《素问》谓之痛痹,《金匮》谓之历节。后世更名白虎历节风,近世俗名箭风。初因寒湿风郁分,久则化热攻痛,至夜更剧。治以辛温,疏散寒湿风邪,开发腠理,宜十生丹。若痛处赤肿 热,将成风毒,宜败毒散。如风湿攻注肢节疼痛,大羌活汤。其历节风,痛无定所,遍历骨节,痛如虎啮。又名白虎历节,盖痛风之甚者也。
或饮酒当风,汗出浴水,因醉犯房,皆能致之。其手指挛曲,身多 ,其肿如脱,渐至摧落,其痛如掣,不可屈伸,大作汤丸,不可例以常剂治。乌头汤主之。因于寒,宜从温散。防风天麻汤。因于火,宜从清凉。
犀角散加减。若筋脉挛痛,伸缩不利,系血虚燥。四物汤加木瓜何首乌、甘杞子。肢节酸痛,脉沉短气,系有留饮半夏芩术汤,或导痰汤加减。肢节注痛,得捶摩而缓者,系风湿在经。灵仙除痛饮肢节肿痛,遇阴雨而甚者,系风湿入络。虎骨丸没药散、或虎骨散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者,系湿热相搏。当归拈痛散
肢节刺痛,停着不移者,系瘀血阻隧。趁痛散肢节热痛者,系阴火灼筋。加味二妙散,或潜行散,用四物汤间服。周身麻痛者,系气血凝滞。五灵丸。历节久痛者,系邪毒停留。乳香定痛丸活络丹肥人肢节痛,多风湿痰饮流注。宜导痰汤。瘦人肢节痛,是血枯。宜四物汤加羌活防风。老人性急作劳,患腿痛。宜四物汤加桃仁牛膝陈皮、生甘草,煎成,入姜汁,或潜行散,有瘀积者,加热酒服,并刺委中穴出血。
风气游行,痛无常处,如虫行遍体,日静夜剧者,麝香丸主之。痛风历节二症,宜参酌治之。
东垣以痛风多属血虚,主用芎归,佐以桃仁红花、薄桂、威灵仙,或趁痛散。丹溪以痛风先由血□□主用四物黄芩白芷。在上加羌活桂枝威灵仙桔梗。在下加牛膝防己黄柏木通。石顽以湿热挟痰挟血入络痛,症重日久,必加乌、附,驱逐痰湿,壮气行经,便阻必用大黄,或畏峻攻,不知邪毒流注经络,非乌附不能散结,燥热结滞肠胃,非硝黄岂能润燥乎?

治历节汗出。穴后顶飞扬涌泉颔厌历节风足指不得屈伸。头目眩逆气。穴飞扬资生经云。麝香丸尤治白虎历节诸风。疼痛游走无定。状如虫行。昼静夜剧。许叔微在歙川有一贵家妇人。遍身走注疼痛。至夜则发。如虫啮其肌。多作鬼邪治。许氏曰。此正历节病也。三服愈。
治体痛痒如虫啮。搔之皮便脱作。穴曲池。灸七壮。又随年壮。王氏云。良方服治癞药半月。两膝眼灸二七壮。丞相长安公。医人无数麻风恶疾。千金诸方药甚多。或效或不效。惟兼丝叶细末。地暴米糊丸。梧子大。日二三服。每服四五十丸。茶汤下。调药末服。尤效速只难服尔。病去后。亦宜服。屡施与人神效。若更灸曲池合谷三里绝骨等穴。尤佳予与人按此等穴。皆酸疼故也。
白虎病。凡丈夫妇人。皆有此病。妇人因产犯之。丈夫眠卧犯之。其病口噤手拳
气不出。灸脐中。七壮。

历节风之状,短气白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由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也。亦有血气虚,受风邪而得之者。风历关节,与血气相搏交攻,故疼痛。血气虚,则汗也。风冷搏于筋,则不可屈伸,为历节风也。

历节风者,风寒湿之邪,伤于筋骨者也。其证支节疼痛,足肿头眩短气欲吐,身羸发热黄汗沾衣,色如柏汁。此缘饮酒,汗出当风取凉,酒气在经,为风所闭,湿邪淫 ,伤于筋骨。其经络之中,则是湿热。其骨髓之中,则是湿寒。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四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白术(二钱) 附子(二钱) 知母(四钱) 防风(四钱) 麻黄(二钱) 生姜(五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如病剧不能捷效,加黄 以行经络乌头以驱寒湿,无有不愈。

历节风提纲〕 病缘饮后被风吹,头眩温温欲吐时,黄汗沾衣兼足肿,肢疼气短更难支。
桂枝芍药知母汤
(证附) 酒后风将支节伤,治宜桂附合麻黄,术防芍药知母甘草和中并用姜。

飞扬涌泉颔厌后顶、主历节汗出.(千见颈项.)飞扬、治历节风足指不得屈伸.头目眩逆气.(铜)
麝香丸尤治白虎历节.诸风疼痛.游走无定.状如虫行.昼静夜剧.许叔微在歙川.有家妇人遍身走注疼痛.至夜则发.如虫啮其肌.多作鬼邪治.予曰、此正历节病也.三服愈.(见本事方.)举体痛痒如虫啮.搔之皮便脱作.灸曲池.(见疔疮.)
良方服治癞药半月.两膝眼灸二七壮.丞相长安公医人无数.麻风恶疾.千金诸方药甚或效或不效.惟兼丝叶细末地暴米糊丸梧子大.日二三服.每服四五十丸.茶汤下.调药末服.效尤速.只难服尔.病去后.亦宜服.屡施与人神效.若更灸曲池合谷三里绝骨等穴尤佳.予与人按此等穴皆酸疼故也.

一妇患 。寒热 痛。服人参败毒散。翌日遍身作痛。不能转侧。彼云素有此疾。每发月余自止。服药不应。妇人体虚。因受风邪之气。随血而行。淫溢皮肤。卒然掣痛。游走无常。名曰历节风。治以四生丸而愈。(此凭脉也。)
一宜人先两膝。后至遍身骨节皆痛。脉迟缓。用羌活胜湿汤。及荆防败毒散。(七)加渗湿药不应。次以附子八物汤(七四)一剂悉退。再服而愈。(此凭脉也。)
若脉洪数而痛者。宜人参败毒散。(六四)有毒自手足起至遍身作痛。或颈项结核如贯珠。此风湿流气之症。宜加减小续命。及独活寄生汤。(七六)
一人年逾五十。筋骨痿软。卧床五年。遍身瘙痒。午后尤甚。治以生血药。痒渐愈。痿少可。更以加味四斤丸治之。调理谨守。年余而痊。(此凭症也。)
或曰。热淫于内。药用温补。何也。盖因血衰弱不能养筋。筋缓不能自持。阳躁热淫于内。宜养阳滋阴。阳实则水升火降矣。

关节剧疼历节风,方书五积散神功,若投温燥还增病,干葛冬藤(金银花,一名忍冬藤)羊藿(淫羊藿)充(叶天士《本草经解》注云∶淫羊藿浸酒偏枯
者,风、寒、湿三气合成为病,痛中带麻也。然三气之中,以湿为主,宜二陈汤加苍术白术防风治之,又可借用历节风治法。《金匮》黄 五物汤血痹,然亦痹症属虚者之通剂,服二十余剂必效。(经义)《素问·论》曰∶“风、寒、湿三气合而为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灵枢·周痹篇》曰∶“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后贤用黑大豆水浸罨出芽一斤,晒干炒香熟为末,酒调一钱,日三服。又《论》曰∶“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又曰∶“阳气多,气少病气胜,阳遭,故为热痹。”

五积散 治感冒寒邪外而皮毛经络内而脏腑上而头项下而腰脚无有不治及痢后鹤膝风当归麻黄苍术陈皮(各一钱) 干姜白芍枳壳(各八分) 半夏白芷(各七分) 桔梗 炙草 茯苓人参(一本无此分) 肉桂(各五分) 川芎(四分) 加生姜三片葱白二根
参芎用更奇桔夏苓姜桂草麻黄枳壳陈皮

历节风 疼痛不可屈伸,体魁瘰肿如脱,痛掣流注骨节自汗短气头眩欲吐,由风湿寒相搏而成。痛者寒多,肿者湿多,汗出历节者风多。
历节风走注不定;痛风有定,夜甚鹤膝风膝大,或,或痛不痛,筋动难,或仁不仁。饮往来如历节风;白虎飞尸痛浅按之便,附骨疽痛深按之无益。

忽患病,手足挛痛,尽静夜剧,此历节风也。先进苏合香丸,次用生乌药顺气散五积散,水酒各半盏,煎服,入麝香一字。
腰痛腿痛,口眼 斜,半身不遂,手足不能屈伸,中气中风,气顺则风散,用白术(四两面煨) 沉香(五钱) 天麻(一两) 天台乌药(三两) 青皮白芷甘草人参(各五钱,一云三钱) 上姜三片,紫苏五叶煎,空心服,名顺气散甚妙。
大风历节,手指拘挛,痛不可忍,苍耳茎、叶、根、实,皆可为末,丸服。

金匮》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经云∶风胜则动热胜则肿。想因寒湿阻络,化火蒸热,营卫失和,遍体节骱酸楚掣痛而为历节风痹。起时寒热,或先发于手,或先发于足,或遍体皆发;或发一骱漫肿,至七日始退,再发一骱,或止发于一处。总以湿热轻重之分。如发于气分者,其色白;发于血分者,其色红。用药以透表燥湿解肌,俟热减肿退,再以和营通络。有数月不愈者,以邪去营亏,当用补益。
漏肩风,肩骱酸楚,或疼痛漫肿,亦因风寒湿阻络而发。用药与前证同。

历节风之状,短气自汗头眩欲吐,手指挛曲,身体魁羸,其肿如脱,渐至摧落,其痛如掣,不能屈伸。盖由饮酒当风,汗出入水,或体虚肤空,掩护不谨,以致风寒湿之邪,遍历关节,与血气搏而有斯疾也。其痛如掣者为寒多;其肿如脱者为湿多;肢节黄汗出者为风多。遍身走痒,彻骨疼痛,昼静夜剧,发如虫啮者,谓之白虎历节。治法当以温药解其风寒湿之毒,或用和平,则独活寄生汤辈可也。其白虎历节,游走痒痛,虫实为之。况夫脾主肌肉,虚则为痒,遇痒而进饮食,尚庶几焉。而虫亦餍饫,其间不至于频频啮也。《书》曰∶若药

虎骨散白虎历节走注痒痛,不得屈伸。
胫骨(酒炙黄,一两半) 白花蛇(酒浸,取肉炙黄) 天麻自然铜(用醋淬七次)防风白附子(炮) 槟榔 官桂 当归羌活牛膝白芷川芎僵蚕(炒,去丝。各一两) 全
上末。每服二钱,食前以暖豆淋酒调下。
雄麝丸历节风骨节疼痛,挛急顽。
安息香五灵脂天麻(各一两半) 地龙(净) 白僵蚕(微炒。各三分) 全蝎(微炒) 雄黄(各半两) 麝香(一分) 乌蛇(酒浸,取肉炙) 天雄(炮,去皮脐) 当归川乌(炮,去皮脐) 川芎南星(炮) 官桂 虎胫骨(酒炙黄。各一两) 川独活(二两)
上末,炼蜜杵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前温酒下。
海桐皮散历节走注骨节疼痛。
独活 萆 (盐水浸,焙) 川芎当归(各三分) 桃仁(去皮,焙) 天麻辣桂牛膝麻黄(去节) 枳壳(制) 海桐皮白芍药川乌(炮,去皮脐) 松节防风杜仲(姜制) 甘草(炙。各半两) 麝香(一分) 虎胫骨(酒炙黄,一两)
上粗末。每服二钱,姜五片,枣二枚,食前煎服。
独活寄生汤历节风,亦治香港脚。(方见腰疼门。)
麝香丸白虎历节,游走痒痛,状若虫啮。(方见风类。)
虎骨酒历节诸风,百节疼痛。(方见风缓门。)
硫黄酒恶风,头面肢体瘾疹, 羸。
透明锋芒硫黄
上每服三钱,乳钵内研细,入醇酒再研,空心饮其清者。滓又研细,入酒饮之,连日如是。
必用历节厉风方 治手指弯曲,骨节间痛甚。
蓖麻子(去皮,二两) 黄连(去,锉如豆,一两)
上用新水二升,于瓷瓶内浸二药,密封七日取出,逐日侵晨面东,以浸药水吞蓖麻仁一粒,七日后添两粒,微利不妨。以疗大风亦效。
返魂追命再造散大风厉风。
大黄锦纹皱者,一两) 独生皂角刺(一两半)
上末。每服二钱,临夜冷酒调下,以净桶伺候泄虫。如虫口黑色,乃是多年;虫口赤色,是为方近。三数日又进一服,直候无虫,则绝根也。(瘾疹若吃醋,则风疹食人。)
神授风寒湿合而为,遍身或半身麻木不仁,最能杀虫。(方见虚劳门。)用增味
五痹
白虎风走注痒痛方鸡子揩患处,咒三遍,愿送粪堆头。盖白虎是粪神,爱吃鸡子。患者下饭用黄脚鸡为妙,亦可抱鸡来压之,其痒自止。
麝香丸白虎历节风,游走疼痛,遍身瘙痒,状如虫啮,昼静夜剧。(方见风类。)

独活羌活松节
等分,将酒煮一炷香,每日空心服一杯。

此症于腰膝、腿肘、肩膊之间,麻冷酸淅,渐觉走、疰,抽掣疼痛,肢节肿大、挛瘪,举足不能,甚则手指、足趾节节酸痛,俗名鬼箭风。祷祀求神,养成大病。皆由妄性肆欲,保养失节,感冒所致。六淫荡败,血枯气衰之故。肺主皮,肝主筋,肺、肝受伤,血气不运,亦曰白虎风。多发于肘、膝、臀、胛之间,人唤为鹤膝风。惟在节骱间病也,又曰缠肢风。其在肢节间病也,大人称为着痹。宜以定风散驻车丸救苦回生丹,选之。

岳父业于金融。七十年代初年方半百,奉命支援外地建设。由于环境简陋,寒湿易侵,渐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当地所用,尽祛风辛燥之剂。病益笃,来沪调治,始得好转,又急于因公返回。余特书“简述”一文,以供当地医家参考,惜全未采用,及至四肢关节肿胀强直,行动惟艰,始退休回沪,虽勉力调治,终觉良机已失,心长而力短矣。今将当日原文录下,以志其事。
岳父年逾花甲,形体瘦瘠,早岁辛苦劳碌,调养失宜。是以赢弱之质,时患肢节疼痛,劳伤内损固有之,风寒外入亦有之,因病小而忽诸。久而不治,厥疾乃甚。浸至二年前春夏之交,一身肢节尽疼,痛如虎咬,手指关节既肿且大。饮食起居,艰于自理,是为历节风痛也,西医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久经中西医迭治,汤丸并进,而又举凡针灸、导引按摩、运动之法,靡不施行,终鲜效机。及至盛夏,病不少减,行动困惫,肌肉尽削。暑本湿热之气,常人受之,犹汗流不辍,而岳父滴汗不淌,浑身不适,难可名状。
因思风邪闭腠理,不开鬼门,病何以祛?遂投《金匮乌头汤(乌头麻黄芍药甘草黄芪白蜜),汗仍不露。方中加入桂枝,助麻黄以迫汗,各用3g 亦不知,渐次递加至麻黄12g、桂枝9g,始得通身津润,病势由是而顿挫。却见肌肤亢热,夜剧昼轻,脉弦而细,乃是伤血燥之征。频进养血祛风,虚热除而痛不瘥,节肿不消。旋因公返回外地,在彼所服近百剂,率皆独活防风灵仙秦艽之属,一派祛风辛燥之品。虽稍益参术,总是杯水车薪。嗣即膺胸大痛,俯仰维艰。石顽云:“上虚而痛者,心脾伤也。”得无为此说法乎?彼医以葡萄糖静脉滴注,持续旬余始趋安可。继而仍服益气祛风之剂,痛稍减,但心悸怔忡、足跟疼痛不可着地之病生。赢瘦少气,纳谷不馨。越数月回沪,视脉弦大挺劲,察舌胖大淡嫩,苔薄腻而略干。窃思病逾年半有奇,今已伤及先天,纵观症情脉舌,显然肝肾亏损,此张景岳论之详矣。更参孙一奎《生生子医案》治法,拟方子服:
党参12g 熟地12g 枸杞子30g 炙龟板12g 鹿角胶9g 五加皮6g 苍耳子6g 黄柏4.5g 生苡仁12g 淮牛膝12g 杜红花3g 
以地杞龟鹿滋肾而扶本。党参益气而助之;加皮苍膝强筋骨而祛风;黄柏苡仁清消肢节之肿;红花一味通利血脉。以此加减,药未兼旬,而病愈强半。复因公务紧要,返回办事,徒步跋涉数十里,足踵居然不痛。事竟返沪,照服前方,至今尽三十余剂,痛又减,除十指小关节晨起略有肿胀外,余处皆舒。胃纳也开,心悸亦宁。舌象虽未复常,而六脉逐现柔和。此先天之真元渐充,后天之胃气来复,是佳兆也明矣。倘能不违前方之意,不离前方之法,随症情而略加增损,则沉疴除去之日,可克期而待也。
按:岳父之病,以彼医固执己见,用药始终不离羌独灵仙,而“沉疴除去之日”终未来到。服药愈多,病势愈甚。患难症而遇不学无术却又刚愎自用之辈,不亦悲夫!罗谦甫《卫生宝鉴》有句云:“活人之道将与相,一旦在己权非轻。”古人又云:“不为良相,宁为良医。”是以医虽小道,而重任独肩,尤其患者危急之际,医操生杀之权,故临证之时切切不可师心自用也。余不敏,时时识此以为鉴戒,不敢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