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缺乏症

( weishengsukquefazheng )

西医

简介:
维生素k缺乏症(vitamin k deficiency)是由于维生素k吸收、利用或肠道合成障碍而产生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症。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为脂溶性物质,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形式存在,从植物中提取者为维生素k1,从肉、目鱼中提取的及肠道菌群合成的维生素k类为k2,人工合成的衍生物为维生素k3和k4。其基本结构为甲萘酮。
病因:
人体维生素k的来源为食物摄取,肠道细菌合成后借助胆盐从小肠吸收,随血流及淋巴液进入肝脏,为肝脏合成因于Ⅱ、Ⅶ、Ⅸ、Ⅹ所必需的辅酶,当维生素k缺乏时,所合成的因子不具抗凝活性。正常人体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很少(<1mg/d),且来源很多,故很少引起缺乏。缺乏的原因:①食物中含量不足,小儿喂奶量不足或单纯吃奶糕:成人酗酒或特殊饮食失调。②肠道疾患而吸收不良,胆石症、胆道肿瘤或炎症引起胆管梗阻,胆道术后引起或胆疹使胆汁大量丧失,胰腺疾患等均可影响其吸收。③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④长期应用抗凝药物(华法林、醋硝香豆素及双香豆素)或抗癫痫药等,因其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能与之竞争并与肝中的酶相结合,使肝脏缺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
诊断依据:
可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予以诊断,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延长,而凝血酶时间正常。维生素k治疗试验:给患者维生素k15-10mg,肌内或静脉注射,凝血酶原时间在24-48h内可显著改善,遗传性凝血酶原减少症除外。
体征:
维生素k轻度缺乏时可无出血现象,当凝血酶原浓度降低为正常的35%-40%时,则创口、溃疡面、刷牙时有渗血,当其依度降至正常的12%-20%时,则可有自发性出血现象,皮下出血,受压或穿刺部位有大小不等的血肿紫斑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尿或黑粪,甚至颅内出血,可危及生命。新生儿、早产儿肠道无菌,肝酶系统不成熟,可出现暂时性维生素k缺乏症,称之为新生儿自然出血症,于生后2-7d发病,表现胃肠道出血(呕血或黑粪),脐部、皮肤、皮下组织、阴道均可出血。新生儿后期或生后数月内,为母乳喂养小儿,由于腹泻、肝功能损害或使用抗生素等,也可发生本病,其特征性表现为颅内出血,并有相应的症状出现。
实验室诊断:
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延长,而凝血酶时间正常。
治疗:
对有出血可能的早产儿给维生素k1 2.5-5mg/d肌注,共2-3d。在所有维生素k制品中,k3或k4口服.k1用以肌内或静脉给药,k1作用最迅速,本身无毒性,临床使用最广泛。一般病例中可予维生素k4口服.4mg/次,每日3次。若有吸收不良者可用维生素k1 l0mg/d,肌内注射。在有大量急性出血的患者中,应立即输新鲜血液或血浆,以补给机体缺乏的凝血因子,同时给予维生素民有条件可输凝血酶原复合物,维生素k1可每日静脉注射,直至出血控制为止。另应注意合成维生素k可致溶血性贫血或高胆红素血症等不良反应,故早产儿或在g-6pd缺陷高发地区,改用维生素k1为宜。

“维生素K缺乏症” 相关论述

维生素k对正常凝血机制有重要作用(见第252节)。维生素k缺乏的后果主要是引起新生儿出血症。本病是由于:脂肪类物质包括脂溶性维生素k不能很好地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新生儿的肝脏发育不成熟,不能产生足够的需要维生素k参与的凝血酶原;因为人奶中维生素k的含量很低,每升只含1~3mg,而1l牛奶中含5~10mg;出生最初几天的新生儿,肠道中还没有能产生维生素k的细菌。新生儿出血通常发生在出生后1~7天,症状包括皮肤出血、胃出血、胸腔内出血。严重病例尚可发生脑出血
迟发性出血症发生在出生后的1~3个月,症状与新生儿出血症相同。此病通常与吸收不良和肝脏疾病有关。本病的发生率会因为婴儿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过乙内酰脲类抗惊厥药如苯妥英、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或双香豆素抗凝药如华法林而增高。
美国儿科学术委员会建议:在新生儿出生一个小时内肌肉注射维生素k,以预防新生婴儿出血症;但不主张口服维生素k,因其极不稳定和难以保存。

维生素k又名抗出血维生素。维生素k是一类维生素的总称,其中包括k1k2k3维生素k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如维生素k缺乏,数种凝血因子减少,凝血时间延长,易发生出血。
维生素k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含量最为丰富的是菠菜白菜西红柿和动物肝脏。一般情况下,人类很少有缺乏维生素k的现象,成人每天需要量约为20~100毫克。
维生素k缺乏症防治要点为:
(1)保证每天维生素k的摄入量,由于维生素k为脂溶性维生素,需溶解于脂质中才能吸收,故需同时摄入一定量的脂质;
(2)慢性肝脏病人,由于肝功能降低,凝血酶原等合成减少,有一定出血倾向,故维生素k供应量宜适当增加;
(3)维生素k有多种种类,需复合补给,才能使其齐全;
(4)常用的维生素k有k1k2,需注射补充。
(沈稚舟)

维生素k是脂溶性维生素,其来源除来自食物外,肠道内的正常细菌也能制造,故一般情况下很少出现维生素k缺乏病,只有下列两种情况为例外:
(1)新生儿出生后最初2~3天;
(2)母乳喂养2~3个月的婴儿。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低,肠道内细菌合成维生素k量少,如果又因发生某种感染而服用抗菌药物抑制了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合成维生素k,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凝血障碍,如皮下出血、便血鼻出血,但最为严重的是颅内出血,后者引起神志昏迷、抽痉和前囟饱满,可危及生命。
因此,过了新生儿期,2~3个月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经常有腹泻,并应用抗菌类药物时,应该每月肌肉注射维生素k11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