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缺

( lieque )

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健之间。
主治:偏头痛头痛气喘咳嗽;颈部僵硬(项强);呼吸困难;面瘫咽喉痛;偏瘫;水肿肩痛;有痰;牙痛;腕部疼痛。
功效:调理肺气;促进肺气肃降;驱风;调理卫气;调理心气;解表;通任脉;壮;通鼻;通调水路;祛痰湿;消除所连经络的淤阻;增强大肠功能;驱风寒风热;宁神;抑制悲痛。
针灸方法:针法:向上斜刺0.3 - 0.5寸.
灸法艾炷灸 3 - 5 壮或艾条灸 5 - 10 分钟。
释义:〖名解〗列,通裂,裂也,破也。缺,破缺,少也。列缺名意指肺经经水在此破缺溃散并溢流四方。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孔最穴循肺经下行而来的地部经水,因其位处桡骨茎突上方,下行的经水被突出的桡骨(巨石)所挡并向外溢流破散,故名列缺
又:肺经自此处分枝,自合谷穴(li4)入大肠经,故得此名,本穴的气血走向主要分三支。第一支经水流向任脉,第二支经水流向大肠阳明经,第三支经水肺经主干道而下行于经渠
备注: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经络流出点;四总穴之一,主治头颈部疾病(头项寻列缺)。

“列缺” 相关论述

[定位]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解剖] 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主治] 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
[配伍] 配合谷治伤风头痛项强; 配肺俞治咳嗽气喘
[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穴名。出《灵枢·经脉》。属手太阴肺经。手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一说“腕上一寸”(《太平圣惠方》)。或以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处是穴。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及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手腕无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部位 去腕侧上一寸半.以手交叉.食指末.筋骨罅中.手太阴络.别走阳明
证治 疗偏风口 .手腕无力.半身不遂咳嗽掌中热口噤不开.寒热.呕沫.善笑.纵唇口.健忘
针灸 针入二分.留三呼.泻五吸.可灸七壮.

列缺腕侧上,次指手交叉,善疗偏头患,遍身风痹麻,痰涎频上壅,口噤不开牙,若能明补泻,应手即能瘥。
注:●列缺穴,其穴在腕后侧上一寸五分,两手交叉,当食指末筋骨罅中。
●主治偏风头痛,偏身风痹麻木,痰壅气堵,口噤不开等证。
●针二分,留三呼,灸三壮(图一二五)。

列缺腕侧上,次指手交叉,善疗偏头患,遍身风痹麻,痰涎频上壅,口噤不开牙,若能明补泻,应手即能瘥。
〖注〗列缺穴,其穴在腕后侧上一寸五分,两手交叉,当食指末筋骨罅中。主治偏风头痛,遍身风痹麻木,痰壅气堵,口噤不开等证。针二分,留三呼,灸三壮。
列缺穴图(图缺)

太阴络,别走阳明。去腕侧上一寸五分,以两手交叉,食指尽处,两筋骨罅中。针二分,留五呼,泻五吸,灸七壮。
主偏风口面喎斜,手腕无力,半身不遂掌中热口噤不开,寒热,呕沫,咳嗽,善笑,纵唇口,健忘,溺血精出,阴茎痛小便热,痫惊妄见,面目四肢臃肿,肩痹,胸背寒栗少气不足以息,尸厥寒热,交两手而瞀。实则胸背热,汗出,四肢暴肿;虚则胸背寒栗少气不足以息。
素问》曰:『实则手锐掌热,泻之。虚则欠呿,则便遗数,补之。』直行者谓之经,旁出者谓之络。手太阴之支,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列缺太阴别走阳明之络。人或有寸、关、尺三部脉不见,自列缺至阳溪脉见者,俗谓之反关脉。此经脉虚而络脉满。《千金翼》谓阳脉逆,反大于寸口三倍。惜叔和尚未之及,而况高阳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