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萼梅

( Lǜ è Méi )

绿萼梅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主治:
平肝和胃。用于胸胁胀痛,胃痛消化不良神经衰弱
用法用量:
1~3钱。
性味:
苦、微甘,平。
来源:
蔷薇科梅属植物绿萼梅prunus mume sieb. et zucc. var. viridicalyx makino,以入药。冬末至次年早春采摘初开放的花朵,晒干。

绿萼梅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疏肝解郁开胃升津。用于胸闷不舒、胃纳不佳及梅核气
用法用量:
3~5克。

“绿萼梅” 相关论述

【药用】蔷薇科小乔木梅prunusmume(sieb.)sieb.etzucc的花蕾。
性味归经】酸、涩,平。归肝、胃经
【功效】疏肝理气
【临床应用】1.用于?肋疼痛,胸腹胀痛等症
本品有疏肝理气解郁作用,适用于肝气郁滞、胸闷?痛及肝胃气滞、脘腹胀痛、胃纳不佳等症,可配合柴胡白芍茯苓白朮等药同用。
2.用于梅核气
本品能疏肝理气,配合化痰散结之品,苦用于痰气互结、梅核气之症,常与半夏厚朴等同用。
此外,本草文献记载,本品尚有开胃、解暑、生津作用。
【处方用名】绿萼梅绿梅花(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钱半,煎服。
【附药】白残花:即蔷薇花科灌木多花蔷薇的花,又名野蔷薇花。性味苦、涩,寒。归胃、肝经。功能理气和胃。适用于胸腹痞闷,不思饮食,以及口疮口糜之症。一般用量一钱至钱半,煎服。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拾遗》:「开胃散郁,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蒸露点茶,生津止渴,解暑涤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