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

参考:消化性溃疡病 , 十二指肠炎 , 脾胃阳虚

“胃痛” 相关论述

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胃痛,又称胃脘痛
本病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颇佳。
古典医籍中对本病的论述始见于《内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谓:“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痛,食饮不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也说:“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说明胃痛与木气偏胜,肝胃失和有关。《素问举痛论篇》还阐发了寒邪入侵,引起气血壅滞不通而作胃痛的机理。《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的“心中疼”,即是胃痛,此为后世辨治寒热错杂胃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后世医家因《内经胃脘当心而痛一语,往往将心痛胃痛混为一谈,如《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腹痛》中有九种心痛九种心痛虫心痛注心痛风心痛悸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冷心痛热心痛去来心痛。这里所说的心痛,实际上多指胃痛而言。《济生方·腹痛门》对胃痛的病因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九种心痛“名虽不同,而其所致皆因外感,内沮七情,或饮啖生冷果实之类,使邪气搏于正气,邪正交击,气道闭塞,郁于中焦,遂成心痛。”《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书,采集了大量医方,其治胃痛,多用辛燥理气之晶,如白豆蔻砂仁、广薷香、木香檀香、了香、高良姜干姜等等。金元时期,《兰室秘藏,卷二》立“胃脘痛”一门,论其病机,则多系饮食劳倦而致脾胃之虚,又为寒邪所伤导致。论其治法,大旨不外益气、温中、理气和胃等。《丹溪心法·心脾痛》谓:“大凡心膈之痛,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气,口吃冷物而得病者,于初得之时,当与温散或温利之药;若病之稍久则成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胃痛亦有属热之说,至丹溪而畅明。胃痛心痛的混淆引起了明代医家的注意,如明代《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中写道:“或问丹溪言心痛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心痛哉?”《医学正传胃脘痛》更进一步指出前人以胃痛心痛之非:“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心也。”从而对两病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区分。
其后《景岳全书,心腹痛》对胃痛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清代《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的“久痛人络”之说,《医林改错》《血证论》对瘀血滞于中焦,胀满刺痛者,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本病证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西医学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疾病,当其以上腹部胃脘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胃痛的病因主要为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
1.寒邪胃寒阴邪,其性凝滞收引胃脘上部以口与外界相通,气候寒冷,寒邪由口吸人,或脘腹受凉,寒邪直中,内客于胃,或服药苦寒太过,或寒食伤中,致使寒凝气滞胃气失和,胃气阻滞,不通则痛。正如《素问举痛论篇》所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2.饮食伤胃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故胃痛发生饮食不节关系最为密切。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饮食停滞,致使胃气失和,胃中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或五味过极,辛辣无度,或恣食肥甘厚味,或饮酒如浆,则伤脾碍胃,蕴湿生热,阻滞气机,以致胃气阻滞,不通则痛,皆可导致胃痛。故《素问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医学正传胃脘痛》曰:“初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爝,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月深,……故胃脘疼痛。”
3.肝气犯胃脾胃的受纳运化,中焦气机的升降,有赖于肝之疏泄,《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所说的“土得木而达”即是这个意思。所以病理上就会出现木旺克土,或土虚木乘之变。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横逆犯胃,以致胃气失和,胃气阻滞,即可发为胃痛。所以《杂病源流犀烛胃病源流》谓:“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肝郁日久,又可化火生热,邪热犯胃,导致肝胃郁热而痛。
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行瘀滞,又可形成血瘀,兼见瘀血胃痛。胆与肝相表里,皆属木。胆之通降,有助于脾之运化及胃之和降。《灵枢,四时气》曰:“邪在胆,逆在胃。”若胆病失于疏泄,胆腑通降失常,胆气不降,逆行犯胃,致胃气失和,肝胆胃气机阻滞,也可发生胃痛
4.脾胃虚弱脾与胃相表里,同居中焦,共奏受纳运化水谷之功。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胃之受纳腐熟,赖脾之运化升清,所以胃病常累及于脾,脾病常累及于胃。若素体不足,或劳倦过度,或饮食所伤,或过服寒凉药物,或久病脾胃受损,均可引起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致使胃失温养发生胃痛。若是热病伤阴,或胃热火郁,灼伤胃阴,或久服香燥理气之晶,耗伤胃阴,胃失濡养,也可引起胃痛。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脾胃之阳,全赖肾阳之温煦;脾胃之,全赖肾阴之滋养。若肾阳不足,火不暖土,可致脾阳虚,而成脾肾阳虚,胃失温养之胃痛;若肾阴亏虚,肾水不能上济胃阴,可致胃阴虚,而成胃肾阴虚。胃失濡养之胃痛
此外,若气滞日久,血行瘀滞,或久痛人络,胃络受阻,或胃出血后,离经之血未除,以致瘀血内停,胃络阻滞不通,均可引起瘀血胃痛。《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早已有关于这种病机的论述:“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若脾阳不足,失于健运,湿邪内生,聚湿成痰成饮,蓄留胃脘,又可致痰饮胃痛
本病病因,初则多由外邪、饮食、情志不遂所致,病因多单一,病机也单纯,常见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湿热等证候,表现为实证;久则常见由实转虚,如寒邪日久损伤脾阳热邪日久耗伤胃阴,多见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等证候,则属虚证。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皆可形成虚实并见证,如胃热兼有阴虚脾胃阳虚兼见内寒,以及兼夹瘀、食、气滞痰饮等。本病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也与胆肾有关。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
【临床表现】
胃痛的部位在上腹部胃脘处,俗称心窝部。其疼痛的性质表现为胀痛、隐痛、刺痛、灼痛、闷痛、绞痛等,常因病因病机的不同而异,其中尤以胀痛、隐痛、刺痛常见。可有压痛,按之其痛或增或减,但无反跳痛。其痛有呈持续性者,也有时作时止者。其痛常因寒暖失宜,饮食失节,情志不舒,劳累等诱因而发作或加重。本病证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症状。
【诊断】
1.上腹胃脘部疼痛及压痛。
2.常伴有食欲不振,胃脘痞闷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胃气失和的症状。
3.发病常由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累,受寒等诱因引起。
4.上消化道x线钡餐透视、纤维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等检查,查见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溃疡等病变,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痞满胃痛痞满的病位皆在胃脘部,且胃痛常兼胀满,痞满时有隐痛,应加以鉴别。胃痛以疼痛为主,痞满以痞塞满闷为主;胃痛胃脘部可有压痛,痞满者则无压痛。
2.心痛胃处腹中之上部,心居胸中之下部,正如《医学正传·胃脘痛》谓:“胃之上口,名曰贲门贲门与心相连。”《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所说:“然胃脘逼近于心,移其邪上攻于心,为心痛者亦多。”心与胃的位置很近,胃痛可影响及心,表现为连胸疼痛,心痛亦常涉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故应高度警惕,防止胃痛心痛,尤其是防止胃痛真心痛之间发生混淆。胃痛发生于青壮年,疼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其位置相对较低,疼痛性质多为胀痛、隐痛,痛势一般不剧,其痛与饮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吞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胃肠病症状,纤维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等胃的检查异常;心痛发生于老年,其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其位置相对较高,疼痛性质多为刺痛、绞痛,有时剧痛,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阴循行部位,痛势较急,饮食方面一般只与饮酒饱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心悸短气,汗出,脉结代等心脏病症状,心电图等心脏检查异常。
3.胁痛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撑连胁而痛,胆病的疼痛有时发生在心窝部附近,胃痛胁痛有时也易混淆,应予鉴别。但胃痛部位在中上腹胃脘部,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纤维胃镜等检查多有胃的病变;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b超等实验室检查多可查见肝胆疾病
4.腹痛胃处腹中,与肠相连,从大范围看腹痛胃痛均为腹部的疼痛,胃痛常伴腹痛的症状,腹痛亦常伴胃痛的症状,故有心腹痛提法,因此胃痛需与腹痛相鉴别。胃痛在上腹胃脘部,位置相对较高;腹痛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位置相对较低。胃痛常伴脘闷,嗳气,泛酸等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之症;而腹痛常伴有腹胀矢气大便性状改变等腹疾症状。相关部位的x线检查、纤维胃镜或肠镜检查、b超检查等有助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寒热寒证胃痛多见胃脘冷痛,因饮冷受寒而发作或加重,得热则痛减,遇寒则痛增,伴有面色茵白,口和不渴,舌淡,苔白等症;热证胃痛多见胃脘灼热疼痛,进食辛辣燥热食物易于诱发或加重,喜冷恶热胃脘得凉则舒,伴有口干口渴,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少津,脉数等症。
2.辨虚实虚证胃痛多见于久病体虚者,其胃痛隐隐,痛势徐缓而无定处,或摸之莫得其所,时作时止,痛而不胀或胀而时减,饥饿或过劳时易诱发疼痛或致疼痛加重,揉按或得食则疼痛减轻,伴有食少乏力,脉虚等症;实证胃痛多见于新病体壮者,其胃痛兼胀,表现胀痛、刺痛,痛势急剧而拒按,痛有定处,食后痛甚,伴有大便秘结,脉实等症。
3.辨气血初痛在气,久痛在血。胃痛且胀,以胀为主,痛无定处,时痛时止,常由情志不舒引起,伴胸脘痞满,喜叹息,得嗳气矢气则痛减者,多属气分胃痛久延不愈,其痛如刺如锥,持续不解,痛有定处,痛而拒按,伴食后痛增,舌质紫暗,舌下脉络紫暗迂曲者,多属血分
治疗原则
胃痛的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旨在疏通气机,恢复胃腑和顺通降之性,通则不痛,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胃痛属实者,治以祛邪为主,根据寒凝、食停、气滞、郁热、血瘀湿热之不同,分别用温胃散寒、消食导滞疏肝理气、泄热和胃、活血化瘀、清热化湿诸法;属虚者,治以扶正为主,根据虚寒、阴虚之异,分别用温中益气、养阴益胃之法。虚实并见者,则扶正祛邪之法兼而用之。
分证论治
·寒邪客胃
症状:胃痛暴作,甚则拘急作痛,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
良附丸是治疗寒邪客胃,寒凝气滞的基础方。方中高良姜温胃散寒,香附行气止痛。若寒重,或胃脘突然拘急掣痛拒按,甚则隆起如拳状者,可加吴茱萸干姜丁香桂枝气滞重者,可加木香陈皮;若郁久化热寒热错杂者,可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并调;若见寒热身痛等表寒证者,可加紫苏生姜,或加香苏散疏风散寒,行气止痛;若兼见胸脘痞不食嗳气呕吐等寒夹食滞症状者,可加枳壳神曲鸡内金半夏消食导滞,温胃降逆;若胃寒较轻者,可局部温熨,或服生姜红糖汤即可散寒止痛。
·饮食停滞
症状:暴饮暴食后,胃脘疼痛,胀满不消,疼痛拒按,得食更甚,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或厌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
本方用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健胃下气半夏陈皮茯苓健脾和胃化湿理气连翘散结清热,共奏消食导滞和胃之功。本方为治疗饮食停滞的通用方,均可加入谷芽麦芽隔山消鸡内金等味。若脘腹胀甚者,可加枳实厚朴槟榔气消滞;若食积化热者,可加黄芩黄连清热泻火;若大便秘结,可合用小承气汤;若胃痛急剧而拒按大便秘结,苔黄燥者,为食积化热成燥,可合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荡导滞。
·肝气犯胃
症状: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之要方。方中柴胡白芍川芎香附疏肝解郁陈皮枳壳甘草理气和中,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效。若胀重可加青皮郁金木香助理气解郁之功;若痛甚者,可加川栋子、延胡索理气止痛;嗳气频作者,可加半夏旋覆花,亦可用沉香降气散降气解郁。
·肝胃郁热.
症状: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喜冷恶热,得凉则舒,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少苔,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泄热和中。
方药:丹栀逍遥散左金丸
方中柴胡当归白芍薄荷解郁柔肝止痛,丹皮栀子肝泄热,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和中健胃左金丸黄连清泄胃火吴茱萸辛散肝郁,以补原方之未备。若为火邪已伤胃阴,可加麦冬石斛。肝体而用阳,阴常不足阳常有余,郁久化热,易伤肝阴,此时选药应远刚用柔,慎用过分香燥之晶,宜选用白芍香橼佛手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也可与金铃子郁金等偏凉性的理气药,或与白芍甘草柔肝之晶配合应用。若火热内盛,灼伤胃络,而见吐血,并出现脘腹灼痛痞满心烦便秘面赤舌红,脉弦数有力等症者,可用《金匮要略泻心汤,苦寒泄热,直折其火。
·瘀血停滞
症状:胃脘疼痛,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失笑散丹参饮
方中五灵脂蒲黄丹参活血化瘀止痛,檀香砂仁行气和胃。如痛甚可加延胡索三七粉、三棱莪术,并可加理气之品,如枳壳木香郁金;若血瘀胃痛,伴吐血、黑便时,当辨寒热虚实,参考血证有关内容辨证论治
·脾胃湿热
症状: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方药:清中汤
方中黄连栀子清热化湿半夏茯苓白豆蔻健脾祛湿,陈皮甘草理气和胃。热盛便秘者,加银花蒲公英大黄枳实气滞腹胀者,加厚朴大腹皮。若寒热互结,干噫食臭心下痞硬,可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胃阴亏虚、
症状: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口渴思饮,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光剥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益胃汤芍药甘草汤
方中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养阴益胃,芍药甘草和中缓急止痛。若胃阴亏损较甚者,可酌加干石斛;若兼饮食停滞,可加神曲山楂等消食和胃;若痛甚者可加香橼佛手;若脘腹灼痛嘈杂反酸,可加左金丸;若胃热偏盛,可加生石膏、知母芦根胃泄热,或用清胃散;若日久肝肾阴虚,可加山茱萸玄参滋补肝肾;若日久胃阴虚难复,可加乌梅山楂肉、木瓜等酸甘化阴。
·脾胃虚寒
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
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小建中汤温脾散寒,和中缓急止痛。泛吐清水较重者,可加干姜吴茱萸半夏茯苓等温胃化饮;如寒盛者可用附子理中汤,或大建中汤温中散寒;若脾虚湿盛者,可合二陈汤;若兼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形寒肢冷等肾阳虚证者,可加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或合用肾气丸右归丸之类助肾阳温脾和胃
【转归预后】
病之初多属实证,表现为寒凝、食积气滞之候;病情发展,寒邪郁久化热,或食积日久,蕴生湿热,或气郁日久化火气滞而致血瘀,可出现寒热互结等复杂证候;且日久耗伤正气,则可由实转虚,而转为阳虚阴虚,或转为虚劳之证。某些病例尚可因气滞血瘀,瘀久生痰,痰瘀互结,内生积块;或因血热妄行,久瘀伤络,或脾不统血,引起吐血便血等,皆属胃痛的常见转归。胃痛预后一般较好,实证治疗较易,邪气去则胃气安;虚实并见者则治疗难度较大,且经常反复发作。若影响进食,化源不足,则正气日衰,形体消瘦。若伴有吐血便血,量大难止,兼见大汗淋漓,四肢不温,脉微欲绝者,为气随血脱的危急之候,如不及时救治,亦可危及生命。
【预防与调摄】
胃脘痛患者,要重视生活调摄,尤其是饮食与精神方面的调摄。饮食以少食多餐,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原则,不宜饮酒及过食生冷、辛辣食物,切忌粗硬饮食,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应保持精神愉快,避免忧思恼怒及情绪紧张;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病情较重时,需适当休息,这样可减轻胃痛和减少胃痛发作,进而达到预防胃痛的目的。
【结语】
胃痛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需与痞满心痛胁痛等相鉴别。本病常由外感寒邪,饮食伤胃,情志不遂,脾胃虚弱,以及气滞瘀血痰饮等病因所致,可一种病因单独致病,也可多种病因共同致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与胆肾也有关。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本病之初病机较单纯,多为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湿热等,属实证;久则常由实转虚,而见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等,属虚证。也有起病即见脾胃虚寒者,也属虚证。病久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以及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可以形成寒热虚实并见的复杂证候。辨证方面以辨寒、热、虚、实,以及在气、在血为要点,治法上常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应遵叶天士“远刚用柔”和“忌刚用柔”之说,理气不可损伤胃阴。本病预后一般较好,转归主要有胃脘积块便血吐血等。对胃痛患者,要特别强调饮食和精神方面的调摄,它是治疗及预防不可或缺的措施。
【文献摘要】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夫心痛者,……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之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若五脏内动,汨以七情,则其气痞结,聚于中脘,气与血搏,发为疼痛,属内所因;饮食劳逸,触忤非类,使脏气不平,痞隔于中,食饮遁疰,变乱肠胃,发为疼痛,属不内外因。”
景岳全书·心腹痛》:“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皆当以理气为主。”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初病在经,久痛人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血之当然也,凡气既久阻,血也因病,循行之脉络自,而辛香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对待必然之理。”
顾氏医镜·胃脘痛》:“须知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喜寒者多实,爱热者多虚;饱则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少气虚者多虚;新病年壮者多实,久病年老者多虚;补而不效者多实,攻而愈剧者多虚。必以望、闻、问、切四者详辨,则虚实自明。”
【现代研究】
·胃痛的临床研究
张氏等综合运用国内通行的胃痛诊断标准,对7315例慢性胃痛患者进行了系统的证候分类观察。结果表明,胃痛的临床证候非常复杂,典型证仅占28.8%;各证候中,以气滞证、虚弱证(含虚寒证)、火郁证、湿热证出现频率较高,且气滞证出现率最大;单证和复合证的分布仍集中在上述4个证型。表明胃痛的证候表现以实证为主[中医杂志1994;35(10):617)。
焦氏常用“三合汤”、“四合汤”加减治疗胃脘痛,效果良好。三合汤高良姜6-8g,制香附6—log,百合30g,乌药9-12g,丹参30g,檀香6g(后下),砂仁3g。主治长期难愈的胃脘痛,或曾服用其他胃痛药无效者,舌苔白或薄白,脉弦或沉细弦,或细滑略弦,胃脘喜暖,痛处喜按,,但又不能重按,大便或干或溏,寒热虚实夹杂并见者。四合汤:即在上述三合汤中,再加失笑散蒲黄6-log,五灵脂9-12g)。其主治在三合汤的基础上,又兼有胃脘刺痛,痛处固定,唇舌色暗或有瘀斑,或夜间痛重,脉象沉而带涩,证属中焦瘀血阻滞者[中医杂志1989;(6):16)。
苏氏经验,细辛胃痛效果好,用细辛3-5g加入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中,治疗中焦虚寒证可明显增强其疗效[中医杂志1993;(6):326]。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表明,中医治疗本病不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溃疡愈合率可达50%-80%不等,总有效率在90%以上),而且在改善胃脘及全身症状、无副作用、复发率低等方面仍具有相当的优越性[中医杂志1992;(4):48)。
陈氏运用益气温中散寒法,选用黄芪白芍肉桂炙甘草山药乌药高良姜元胡砂仁丹参等随证加减,3个月为1疗程,治疗顽固性十二指肠溃疡病48例。治疗后症状改善方面,显效24例,好转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6%。治疗后胃镜复查溃疡愈合情况,显效23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5%[中医杂志1995;36(6):344)。
周氏等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气滞期、血瘀期、中虚期三期进行论治,气滞期选用加味香苏饮合柴胡疏肝散加减,血瘀期选用加味金铃子散,中虚期脾胃虚寒者用加味黄芪建中汤,脾胃虚热者用加味益胃汤治疗,疗效满意[中医杂志1994~35(6):331]。
有些学者针对消化性溃疡特殊的病理形态进行了深人的研究,田氏在长期临床中体会到,溃疡病应属“疮疡”之类,从纤维胃镜下所见溃疡及其表面附有黄白厚苔或脓性分泌物来看,实与疮疡溃破相吻合,表面黄白厚苔说明有湿热毒邪,溃疡局部糜烂、渗出、周边暗红、充血,说明有瘀血。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位在胃脾,与肝关系密切,胃溃疡似与胃和肝的关系密切,以实证热证居多;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脾关系密切,或脾胃同病或肝脾同病,以虚证、寒证居多,容易兼见虚实寒热错杂之象。溃疡病活动期称之为“内疡”,必与“邪毒”相关,胃溃疡活动期似与邪毒蕴积,胃气壅滞或肝胃气滞为主要病理,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活动期似以脾虚血瘀、邪毒蕴结为主要病理,此与溃疡的愈合期和瘢痕期存在明显差异。临床上筛选出的乌贼骨生蒲黄三七粉、白及粉、血竭大黄以及锡类散、珍珠粉等中成药,临床实验研究表明其作用机制并不是通过降低胃酸和调节血清胃泌素来取得疗效的,可能是由于该类药增强了粘膜屏障,加速组织代谢,从而促进组织修复,促使溃疡愈合。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和报道日益增多,关于其中解毒药的使用,田氏认为若见舌苔黄腻或胃镜见胃中粘液较多且粘稠或溃疡表面敷以黄白苔较著者,应选用黄连黄芩大黄一类具有燥湿作用的清热解毒药为主,其余则以连翘蒲公英虎杖一类清热解毒药,益气黄芪甘草生用为好,因其能补虚,尚有托解毒生肌之功(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6):1)。
田氏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采用益气活血解毒法,重用黄芪益气托毒生肌以治其本,并与赤芍配伍,另加大黄粉、乌贼骨粉、白及粉、血竭锡类散、珍珠粉等敛药物;常用失笑散田三七祛瘀止痛急治其标;惯用蒲公英清热解毒治其因;运用活血化瘀药治疗久治不愈的吐酸[北京中医1993;(2):24)。
·幽门螺旋杆菌(1lp)与胃痛辨证论治的相关性研究
幽门螺旋杆菌(hp)与胃痛辨证论治的相关性研究,近年开展较多。在诊断方面,如刘氏等检测了1025例以胃痛为主症的患者,发现hp检出率与舌象的关系是黄腻苔>黄厚苔>薄黄苔>白腻苔>白厚苔>苔少者;舌红>舌紫暗>舌淡红>舌淡[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4;2(2):4)。
在与证型的关系方面,黄氏对112例脾虚证实证胃痛患者胃窦部粘膜病理检查,发现脾虚证中的脾虚气滞证lip感染率最低(43.18%),感染程度最轻,与脾气虚证(70%)及实证(71.43%)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25)。经病理检查证实,脾虚证胃痛慢性萎缩性胃炎为多(59,52%),实证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为多(66.29%)[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3):32)。
张氏等将1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三个证型:肝气犯胃、气滞血瘀(工型),共30例,llp检出率为56.7%;脾胃湿热血瘀乙Ⅱ型),共5l例,hp检出率为78,4%;脾虚湿热,寒凝血瘀(Ⅲ型),共99例,hp检出率为63.6%。工型与Ⅱ型差异显著(p<0.01)[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9(2):521)。
危氏等研究表明,邪盛者llp的阳性率高(占83.19%),正虚者偏低(占45.76%),排列次序是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脾胃阴虚[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4)。
在治疗方面,王氏等对200种不同性味、不同作用的单味中药做hp抑菌试验,发现38种中药对hp有抑制作用,其中以黄芩黄连大黄黄柏桂枝地丁玫瑰花土茯苓高良姜乌梅山楂等抑菌作用最明显[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9(14):534)。
张氏等对53味常用中药作了对llp的抑菌试验,结果显示,三七厚朴党参对hp敏感,乌梅元胡中度敏感,黄连大黄桂枝高度敏感[中医杂志1992;(2):110)。
戴氏采用白头翁黄柏青黛玄胡索田三七党参白及香附甘草组成的天幽灵散剂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0例,对照组20例用丽珠得乐冲剂治疗,4周为1疗程,1疗程后复查,治疗组hp感染的清除率为70%,总有效率为85%,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在胃镜检查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9(13):551]。

又称“胃脘痛”。因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所以又叫“心下痛”。多因长期饮食不节精神刺激而发病。初则肝胃不和胃气郁滞;久则气滞血瘀,损伤胃络,由气及血而成此证。临床主要有肝胃不和脾胃虚寒之分。属于肝胃不和的,如胃脘胀满,痛连胁肋。兼有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苦的为火郁;若痛处固定而拒按,便黑、脉涩的,为血瘀。属于脾胃虚寒的,症见隐痛喜按,泛吐清水,形疲肢冷,大便不实等。

胃痛一证,有饮食、寒热虚实之别,切不可执定有形质之胃,当于胃中往来之气机上理会方可。[眉批]于气机上理会,上乘妙法,《莲花经》也。夫人身内有胃,乃受饮食之具,譬如田地任人播种,秀实凭天。倘遇灾侵,而有黄落之恐,田地肯任其咎乎?古人拟胃曰阳土。钦安论治胃病,当理会气机,皆一定不易之理法也。学者即不能入理深谭,按定外内阴阳之法,总不至谬治误人。
因饮食停滞于胃,胃中之气机不畅而致者,其人定见饱闷吞酸嗳气(气原本作“夫”,据文义改。),痛处手不可近。法宜消食行滞,如厚朴七物汤平胃散香附麦芽之类。
因胃阳不足,复感外寒生冷食物,中寒顿起而致者,其人必喜揉按,喜热饮,或口吐清水,面白唇青。法宜温中行气,如香砂六君汤,理中汤加官桂、砂仁香附木香之类。
湿生热,与肠胃素有伏热,过食厚味而生热;气郁不舒而生热所致者,其人定多烦躁,唇红气粗,大便坚实等情。法宜下夺,清热为主,如调胃承气汤、大黄木香汤、四磨汤之类。
更有一等,心胃腹痛面赤如朱,欲重物压定稍安者,此是阴盛逼阳于外之候。法宜扶阳祛为急,切不可照常法治之。
近来市习,多以元胡、乳、没、二皮、术、棱、五香枳壳厚朴之味投之。果有滞,主立奇功。若胃肠素亏,必增其害,不可不知也。

胃痛,中医称为胃脘痛,属于消化系统疾病。引起胃脘痛的主要原因有:病邪犯胃,感受外寒;过食生冷或肥甘厚味,或暴饮暴食等;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气逆犯胃;再者是饮食、劳倦等因素久伤脾胃,导致中气不足脾胃虚寒。中医按“辩证施治”的原则,对不同病症治法各异,可根据病情选方治疗。
食疗方
1.鲜土豆100克,生姜10克,榨汁加鲜橘汁30毫升调匀,将杯放热水中烫温,每日服30毫升,适用于神经官能症胃痛恶心呕吐
2.粳米60克,砂仁细末5克。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好后调入砂仁末,再煮沸1~2开后即可。早晚服食。此方对虚寒胃痛、胀满、呕吐有效。
3.鲜姜3~5片,红糖适量,以滚开水沏泡,趁热饮服,服后取微汗。适用于寒气犯胃的胃痛
4.大葱3~4段,生姜3~5片,白胡椒面适量,以开水冲泡;或于火上煮葱、姜片刻,服时可加少量食盐调味,再放胡椒面,趁热饮汤。适用于因感受寒凉的胃痛
5.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先用水煎山楂后再入桂皮,待山楂将熟去火,滤汁入红糖,调匀后热服。用于因饮食寒凉、粘滑太过所致的胃痛
6.粳米100克,牛肉松25克(或其它肉松)。将粳米用常法煮粥,加入肉松调匀,趁热用食。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
7.佛手柑20克煎汤去渣,粳米100克,加水适量,煮粥,粥成后加冰糖并入佛手汤稍煮即可。每日服2次。此方对慢性胃炎胃气痛有较好的疗效。
8.新鲜瘦羊肉250克,切小块先煮烂,再同粳米同煮粥。每日服2次。此方治虚寒性胃痛、中老年气虚亏损、阳气不足、恶寒怕冷、胃脘疼痛。
9.生山楂片15克,炒麦芽20克。用开水沏泡,待泡开后,加白糖适量,代茶频频饮服。适用于脾胃虚寒胃痛
10.蜂蜜100~150毫升,隔水蒸熟,于食前空腹1次服下。每日3次,连服2~3周。蜂蜜能使胃液总酸度降低,疼痛消失,大便正常。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
11.红茶5克,蜂蜜白糖适量。将红茶放入低温杯中,以沸水冲泡,加盖浸泡10分钟后再加入蜂蜜红糖,趁热饮服。每日3剂。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12.老姜250克,红枣250克,猪油250克,面粉250克。把老姜洗净抹干水分,和红枣一起用猪油炸酥后研为细末,与面粉调匀加水适量做成小饼,蒸熟后分两天食尽。有温中健脾、解痉止痛作用。用于十二指肠溃疡,常服有效。
13.鲜包心菜饴糖适量。将包心菜用冷开水洗净后捣烂,置消毒纱布中绞汁。每日早晚饭前,取鲜包心菜汁1杯,加温后加入适量饴糖饮服。每日2次,每10天为一疗程。有清热止痛、促进溃疡愈合作用。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早期疗效明显。

【概述】胃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疼痛为主症。胃痛发生常因饮食失调、脾胃虚弱、情志刺激等因素引起。临床特点是胃脘部疼痛或伴有恶心呕吐,泛酸,嘈杂,不思饮食,腹泻等。分别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粘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等相类似。
【手穴治法】
方法1:
选穴:中渚
操作:取30号1.5毫针,迅速刺入皮下,进针3~5分、捻动得气,再捻20余下,留针15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出针后揉闭针孔。
资料:据吉林省通化市中医院孙明一副主任医师介绍,中渚穴能舒郁行气、临床治疗胃脘痛、胸闷、胁痛牙痛耳中痛,对症治疗每有卓效。轻者1次可解除痛苦,重者3~5次可愈。
病例:许××,女,48岁。1989年11月20日就诊。患者胃脘痛10余年。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五更泄泻病史。现症:生气后后背与胃口相引作痛,纳少,头昏而胀,周身不适。诊见:神倦,面色苍白,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右兼弦)。即针中渚穴,得气后,捻动50下,留针20分钟,胃脘连背相引痛显著减轻。二诊,再针。3次痊愈。
方法2:
选穴:中魁
操作:用28号毫针,常规消毒后,直刺0.5寸,得气行针30分钟,行针期间可用艾条熏灸。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按语:此穴不仅治疗胃脘痛效果好,而且用针灸法可治食道癌。
(二)艾灸疗法
选穴:胃舒。
操作:点燃艾条,直接熏灸双手胃舒穴,每次20分钟,以患者穴位皮肤发红,灼痛尚能耐受为度。每日2次,3天为1疗程。
【手穴治萃】
胃脘痛是临床上常见病症。灸治“胃舒”穴可治疗胃脘痛。“胃舒”穴在双手小指第一节指骨外侧中间处,灸治1~3次,即有止痛效果。灸治时,点燃艾条距该穴约3寸,如欠热感,可靠近一点,有灼热感,可移远一点。两侧各灸20分钟。如病程较长,或疼痛伴呕吐者,可配合针刺双侧足三里,各刺0.5寸深,留针15分钟。每天灸2次,3天为1疗程。治疗224例,男101例,女123例,年龄12—68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日,均为门诊病人,临床表现为胃部胀痛,食欲不振,辩证属于肝气犯胃60例,湿热郁蒸40例,脾胃虚寒44例,胃阴不足29例,瘀血阻络51例。均灸1疗程而痛除。
(向伯茂浙江中医杂志8∶(3)∶3741993)

【病因】
(一)肝气犯胃: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失其调达,横逆犯胃,气机阻塞,因而发生胃痛
(二)脾胃虚寒:由禀赋不足,中阳素虚,以致寒从内生,每因饮食不慎,稍触寒邪,即能发生胃痛
【症状】
(一)肝气犯胃:胃脘胀满,腹痛连胁,嗳气频频,或兼呕逆酸苦,苔多薄白,脉象沉弦。平掌测试检查:在胃脘部及两胁肋部多有密集、麻胀等气感。
(二)脾胃虚寒胃脘隐痛,泛吐清水,喜暖恶凉,按之痛减,体倦乏力,苔白,脉虚软。平掌测试检查:在胃脘部有密集或稀疏、寒凉气感。
【治疗】
(一)发功:
1.令病人仰卧,全身放松,排除杂念,调匀呼吸;然后呼气时以意引气导向胃脘疼痛处。
2.医者以右手揉阑门,左手与中指鸠尾穴,以调法放通。
3.医者以平掌式,轻按胃脘部,用震颤法发气14息;再以中指独立式,用震法在中脘、气海穴发气14息;然后分腹阴阳、推腹、摩腹、揉腹。
4.以平掌式,用推拉颤手法,离开中脘发气14息,再用推引手法顺任脉丹田导引经气,或顺足阳明胃经导引,使气感上下平衡。
5.患者俯卧位,医者以拇指面揉脾俞胃俞肝俞,并揉膀胱经督脉。然后以平掌式用震颤手法在脾俞胃俞发气14息,并顺经导之。
加减:肝气犯胃者,加平掌式,用拉引手法向肝俞发气11息,并顺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向下肢拉导气机,疏散密集之气,使左右、上下平衡。脾胃虚寒者,加平掌式,用推引手法,热导气法,或导土气法发气于中脘丹田、脾俞穴
(二)气功针刺:将毫针刺入中脘足三里,然后以龙含式,用推拉旋手法发气,使气机平衡。
(三)辅助练功
1.放松功:患者静坐或站桩练放松功,以部位放松法,将头、胸、腹、背、腰四肢依次放松,再重点放松胃脘部,吸气时意想静,呼气时念“松”字,练5~10分钟。
2.服黄气功:静坐,自然呼吸、排除杂念,先叩齿36次,搅津3咽,送入脐上中脘处。再意想黄气,以鼻吸之满口,呼气时慢慢送入中脘,再通融四肢肌肉,如此10次。适用于脾胃虚症。
3.摩腹气功:姿势同上,并如上法叩齿咽津毕,右手掌轻轻放于中脘部位,并慢慢吸气令满口;呼气时口念“呼”字诀,右手掌随之向顺时针方向摩11息。适用于实证肝气犯胃及胃中寒邪壅滞。
4.理脾胃导引功:
(1)推腹:两手擦热相叠(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放在右乳下,呼气时下推至小腹右侧,吸气时还原。再用同样方法推中线及左侧,从上至下各10次。
(2)摩腹:两手擦热相叠,放于脐部,内劳宫对准肚脐,以脐为中心旋转摩擦,左、右旋转各36次,以意领气,随掌转动。
【病例】
1:吴××,女,48岁,1979年4月14日初诊。
主诉:胃脘部疼痛2年,加重1年,胃脘部疼痛,引及背部,痛攻两胁,嘈杂泛酸,头晕失眠。经常服中西药物治疗,效不显,求治于气功
体检:腹软,肝脾未触及,上腹剑突上偏右侧压痛,舌质红,苔薄根厚而黄,脉沉弦。平掌测试:上腹部有密集、麻胀、阻滞气感,背部第8~12胸椎右侧有密集、阻滞气感。x线胃肠钡餐透视:十二指肠有刺激症状,局部压痛,充盈不良,在十二指肠基底部大弯侧有点状(豆粒大)龛影。
诊断:胃痛十二指肠溃疡)。
治疗:取穴:上脘中脘梁门石关肝俞胃俞脾俞。以平掌式,用推拉旋颤引定手法发气。隔日1次。
治疗经过:经治疗2次,胃痛减轻,大便正常,睡眠好。经治疗15次诸症消失,x线胃肠钡餐透视十二指肠正常,痊愈。1980年随访,再未复发,身体健康。
2:高×,女,35岁,门诊号121651,1982年5月18日初诊。
主诉:腹部胀痛8年,加重3个月。上腹部胀满疼痛,喜温畏寒,进冷食则痛剧,甚至看见冷食即腹部不适。头晕目眩失眠,四肢不温,周身乏力,便溏。
体检:腹胀,上腹部轻度压痛,肝脾未触及,舌质红,苔薄黄,脉象细弦。平掌测试胃脘部及两胁部有密集、阻滞、麻的气感。x线钡餐胃肠透视:胃位置下降,紧张力减弱,小弯弧线最低点在髂嵴线以下3厘米处。
诊断:胃痛胃下垂)。
治疗:取穴:中脘梁门百会脾俞胃俞足三里。以平掌式,用推旋引定手法发气;然后针中脘足三里。以龙含式,用推旋引手法发气于针体。隔日1次。
治疗经过:发气时患者胃脘部有温热感并顺任脉胃经运行。向针入足三里的针体发气时患者有温热气感顺胃经行至上脘。治疗5次症状有明显的减轻。治疗20次后诸症消失。经x线胃肠钡餐透视,胃已恢复原位,痊愈。

余昔年读清代贤宿之书,每见胃痛慎用香燥之戒,初未介意,实亦未识真蒂所在。及至临证渐多,阅历稍广,方知深契病机,必自实践经验中来。如《程杏轩医案续录》治“秀翘兄肝气犯胃作痛案”云:“肝为将军之官,脏刚性急。医投辛香温燥,希图止痛,肝阴被劫,怒木益横,冲胃为呕,此肝为受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医多药杂,胃气益伤。”吴达《医学求是》亦曰:“世之称肝气胃气痛者,每用香燥破气之药,以为平肝,初服亦觉有效,久则病变莫名。”叶天士为轩岐一代天骄,倡养胃阴,与香燥治胃更不相合,其《临证指南》卷八“胃脘痛”门范氏案后邵评曰:“阳明乃十二经脉之长,其作痛之因甚多。盖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为患最易。虚邪实邪之乘机窃发,其问消长不一,习俗辛香温燥之治,断不容一例而漫施。”程杏轩、吴达、叶天士均为清代名医,于胃痛不宜辛香温燥之论,众口一词,其间必有原因。
辛香温燥之品,其弊有三:一者香燥之品,秉质刚燥而性多温热,最易损伤肝阴胃津。二者香燥药之功用,类多行气宽胀、化滞止痛,多用久用有伐胃伤中之过。三者香燥之品多兼辛散升扬,不合胃气以下行为顺之生理特点。
因此,凡胃气虚弱,或胃阴不足,或肝肾阴亏者,皆不宜辛香温燥之品。下文再就胃腑之主要生理特征加以探讨:
其一: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人身之脾脏胃腑,皆属于土,然有阴阳之别,刚柔之分,秉性有燥湿之殊,喜好有润燥之异。盖脾为阴土而性柔多湿,故喜刚燥。胃为阳土而性刚多燥,故喜柔润。《临证指南》云:“胃属戊土脾属己土。戊阳己阴阳之性有别也。”又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
胃为人体五脏六腑之海,主一身之津液津液阴液也,易亏而难盈,故居常胃津不足者恒多,因而胃腑具喜润恶燥之特点。倘投以辛香温燥,是反其道而行之矣,能无伤津劫液而徒增病势乎!
此外,脾胃虽相为表里而性各不同,治法亦当有别。治脾宜温燥健运,而治胃宜甘凉濡润。《临证指南》叹惜世人以治脾温燥之药以治胃病,致使胃津更伤,而病反不治。故知辛香温燥之药可施于脾湿之证而不宜于胃燥之病,误投之有伤津劫液之弊。
其二: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人身气机之升降运动,乃生命活动过程中之重要环节,故《内经》慎重而言之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于五脏六腑之气机升降运动中,脾升胃降为其他脏腑气机升降之枢纽,统领诸气之升降。而胃气主降,以下行为顺。如胃气上逆不仅变生胃腑诸病,如为胀满、为呕吐、为反胃、为疼痛等等,且能导致气机升降紊乱,如涉及他脏,则可变生诸病。故保持胃气之正常通降,为维护健康之重要一着。胃气当如何通降?《临证指南》详释曰:“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辛香温燥之品,多兼升扬上达之性,投剂不当,易致胃气逆上。故华岫云于《临证指南》“脾胃”门亦指出:“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观其立论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现今生活水平大有提高,饮食多膏粱厚味,加之醇酒醪醴、烟云吞吐,胃中津气更易伤残而燥火易炽,若再误投温燥,何啻火上添油!因而胃气通降不足、易致上逆者切宜慎用香燥之品。
其三:土受木制。在五脏六腑生克制化规律中,脾胃属土,肝胆属木。正常生理状态下,木能疏土,以助脾胃消导运化。如若木气亢盛,木横克土则生脾胃之病,《笔花医镜》曰:“胃属中土”,“其性与脾同,而畏木侮”。《馤塘医话》之论则更为具体:“夫脾胃为后天根本,人皆藉以生养,岂能为他经作崇,其病皆肝为之耳。肝为五脏之长而属木,一有病,则生克脾胃之土,脾胃受克无所生施,而诸经之病蜂起矣。”胃脘痛则为木克土症中之主要病证.既是肝邪犯胃而致病,则治疗之时务必虑及肝胆之特性,投剂方能不悖而收良效。如“肝为刚脏,体而用阳”“肝胆内寄相火”,“肝为风木之脏,风性轻扬,善行而数变。”据此则用药宜柔勿刚,宜散勿壅,宜凉勿热,而辛香温燥之品不可轻用。
然就临床实际情况而论,香燥行气之品并非全属禁忌。凡有气机郁结壅滞而致痞胀疼痛之证,又非行气开郁无以为功。关键在于用之得宜及适量与否。对此,张山雷《籀簃医话》之论则较为中肯:“心胃痛等症,无一非肝络不疏,气机横逆为患,而其源皆本于肝肾之亏。”“人每用香燥药,初服小效,久则致虚,以其耗竭肝阴也。”“然当病剧之时,气行紊乱,非有气分之药以疏通之、整理之,则亦无应手之效,香燥药物颇有奇功。但多用燥药则阴液愈伤,不时频发,后难为继。”
吴达于《医学求是》中述其治木邪犯土证之经验,可资借鉴:“水寒土湿,木郁不达,风木冲击而贼脾土,则痛于脐下;胃气上逆浊阴不降相火虚飘而贼胃土,则痛于脐上。痛于下,则温其水、补其脾、达其肝木而东升;痛于上,则清其风、和其胃、敛其胆木而西降;不用香燥而痛自愈。”
其四:西医内科之胃炎、胃窦炎、消化道溃疡病等,皆以胃脘痛胀为主要自觉症状,而局部病灶经久不愈者,每易增生、糜烂、肠化生等,甚至产生恶变。此乃西医胜于中医之处,其各种理化检查,尤为中医所望尘莫及。然胃病历久可致局部糜烂,中医亦有是说。清代喻嘉言于《寓意草》“直推岵翁公祖病后再误贻患”案中,详述“胃风”有五证,其中第五条“一日脉风成为病.言胃中之风酝酿既久,则荣气腐而不清,肌肉之间渐至溃烂,以胃主肌肉也。”虽所述疮疡皆在体表,其实胃中病灶亦必糜烂,只是当时缺乏现代西医之检查手段耳。
胃中局灶糜烂、增生,用药不当,轻则增病,重则出血如涌,而危象迭生。余曾见数例,胃脘痛糜烂增生而误用治脾经寒湿之药,如木香砂仁陈皮半夏苍术吴茱萸茴香良姜生姜等辛燥之味,以及参芪白术之类温燥健脾之品,竟至呕血不止而不得不求助于手术者。胃病而有糜烂、增生之病例,临床实不鲜见,不少患者未经检查,仅以胃脘痛而来求治者,更宜详审,务必辨明病证而后施治,而于辛香温燥之药宜加慎焉。胃痛一症病因较多,有外感寒邪、过食生冷、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瘀血停滞等等。上述胃阴不足及木横犯土之证,特其中之一端而已。故临证之际仍宜辨证论治,切奠囿于成见而自捆手足。然鉴于胃腑主一身津液之特殊功能,以及“为万病之贼”之肝木连同胆气,时时制约中土,则本文所述者,又为胃痛门中最为普遍而习见之证,故不揣浅陋而绕慎用辛香温燥之说,以供读者参考。

治胃气逆。穴鱼际治胃胀不调。胃虚不嗜食。穴水分治胃脘暴痛。穴鬲俞治肠胃不调。腹痛。穴下脘治胃寒胀。穴肾俞治胃中寒。穴胃俞治胃虚胀。穴水分治胃中寒。心腹胀满。胃气不足。恶闻食臭肠鸣腹痛。食不化。穴三里
胃热不嗜食。穴下廉 悬钟治胃中弱。食不下。穴心俞治胃气上逆。唾血。穴太渊治胃弱补胃。穴胃俞。灸百壮。
胃寒不能食。食多身瘦。肠鸣腹满胃胀胃热。穴三里。三十壮。

伊芳氏 三十岁 甲子十月二十七日 脉弦急,胁胀攻心痛,痛极欲呕,甫十五日而经水暴至甚多,几不能起,不欲食,少腹坠胀而痛。怒郁伤肝,暴注血海肝厥犯胃也,议胞宫阳明同治法。盖《金匮》谓胞宫累及阳明,治在胞宫阳明累及胞宫,治在阳明。兹因肝病下注胞宫,横穿土位,两伤者两救之。仍以厥阴为主,虽变《金匮》之法,而实法《金匮》之法者也。
香附(三钱) 乌药(二钱) 半夏(五钱) 艾炭(三钱) 郁金(二钱) 黄芩炭(一钱)小茴炭(二钱) 血余炭(三钱) 青皮(八分) 五灵脂(钱半)
五杯水,煎两杯,分二次服。二帖大效。
二十九日 《金匮》谓胞宫累及阳明,则治在胞宫阳明累及胞宫,则治在阳明。兹肝厥既克阳明,又累胞宫,必以厥阴为主,而阳明胞宫两护之。
香附(三钱) 淡吴萸(二钱) 半夏(五钱) 萆 (二钱) 川楝子(三钱) 艾炭(钱半)小茴香(三钱,炒黑) 乌药(二钱) 黑栀子(三钱) 桂枝(三钱) 杜仲炭(二钱)
水五杯,煎取两杯,分二次服。

伊芳氏 二十一岁 十一月二十九日 脉双弦而细,肝厥犯胃,以开朗心地要紧,无使久而成患也。
半夏(六钱) 青皮(钱半) 生姜(三大片) 广皮(钱半) 淡吴萸(二钱) 乌药(二钱)川椒(二钱,炒黑) 郁金(二钱) 川楝子皮(二钱) 降香末(三钱)
水五杯,煮取两杯,二次服。三帖。

王氏 二十六岁 肝厥犯胃,浊阴上攻,万不能出通阳泄浊法外,但分轻重耳。前三方之所以不大效者,病重药轻故也,兹重用之。
十一月初四日 川椒炭(五钱) 良姜(五钱) 小枳实(三钱) 川朴(三钱) 半夏(五钱)乌药(三钱) 淡吴萸(五钱) 云连(一钱) 两头尖(三钱,圆者不用) 降香末(三钱)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分六次。二帖。
初六日 重刚劫浊阴,业已见效,当小其制。
川椒炭(三钱) 良姜(三钱) 乌药(二钱) 半夏(三钱) 小枳实(三钱) 青皮(二钱)广皮(钱半) 浓朴(二钱)
甘澜水八碗,煮取二碗,分二次服。二帖。

车 脉沉弦而紧,呕而不渴,肢逆且麻,浊阴上攻厥阴,克阳明所致,急宜温之。
乌药(三钱) 半夏(五钱) 淡吴萸(五钱) 川椒炭(三钱) 川朴(三钱) 干姜(三钱)荜茇(二钱) 小枳实(三钱) 青皮(二钱)
头煎二杯,二煎一杯,分三次服。

鱼际、疗胃气逆.(明)分水、治胃胀不调.(见腹痛.)铜云、胃虚胀不嗜食.鬲俞、治胃脘暴痛.(铜见呕吐.)
下管、治腹胃不调腹痛.(明见腹坚.)肾俞、主胃寒胀.(千见食多.)胃俞、治胃中寒.(铜见腹胀.)水分、治胃虚胀.(见水肿.)三里、治胃中寒.心腹胀满.胃气不足.恶闻食臭肠鸣腹痛.食不化.(明下同.)下廉、(见飧泄.)悬钟、治胃热不嗜食心俞、疗胃中弱.食不下.(明下)太渊、(千见心痛.)疗胃气上逆唾血.治胃补胃.胃俞百壮.胃寒不能食.食多身瘦.肠鸣腹满胃胀胃热三里三十壮.反胃.食即吐.上气.灸两乳下各一寸.(以瘥为期.)又脐上一寸二十壮.又内踝下三指稍斜向前穴三壮.(外台云一指.千翼)

白羽乌骨鸡屎五钱(曝干) 松脂五钱
上二味,共研末,葱头汁和丸梧子大,黄丹为衣,醋下五丸。忌生冷硬物,三四日立效。

(新定)吴茱萸汤胃脘痛不能食,食则呕,其脉弦。
人参(一钱) 吴茱萸(三分,炮淡) 川连(六分) 茯苓(二钱) 半夏(一钱半) 宣州木瓜(七分)
上作一服,水姜煎。

(新定)桂苓汤
桂(一钱) 茯苓(三钱) 人参(一钱) 甘草(五分) 芍药(一钱) 生姜(五分)
一作一服,水煎空心服。
按∶古法有生韭汁和五苓散为丸,空心茴香汤下。盖亦取泄水气,益土气之意。愚谓白滞,不如人参益胃,韭汁之辛,不如生姜之散逆,且猪、泽亦过伤肾气,不如芍药之摄水下行也。

潘妪 痞升脘痛,纳少难消,两脉沉伏,七情内伤中阳失运,头疼畏风,亦是浊阴僭上。
桂枝木(七分) 吴茱萸(五分) 半夏(一钱五分) 党参(一钱五分) 白术(一钱五分)砂仁末(五分) 香附(一钱五分) 归身(一钱五分)

胃痛胁痛,附于肝火之后者,因其治亦专责于肝。肝喜条达,若人含怒不发,则郁而成火,火性上炎,侮其所胜,则胃痛见矣。轻则不饥不纳,重则呕吐黄水,脉必弦,口必苦。治宜解其郁怒,再用泄木安土理气方药,如丹皮桑叶钩藤白芍、广皮、炒延胡半夏茯苓通草当归川楝子;久病胃虚,可加党参、生甜冬术、炙草、老姜渣之类,可以选用。其胁痛亦由肝经郁火循经而上,治法与胃病相同,惟可用逍遥散疏之。盖治胃痛泄木为主,治胁痛兼可散郁也。或问用越鞠何如?答曰∶郁而兼湿兼痰,越鞠为先,郁而血燥,逍遥是务,二方以此而分。若客寒犯胃而痛,爬床滚席,刻不可耐者,脉必沉伏,面色惨淡,当用温散,不可不辨也。

嘉庆辛未春,予患眩晕,不出户者累月。友人张汝功兄来,言洪梅翁病剧,述其证状,起初少腹痛呕吐,医谓寒凝厥阴,投以暖肝煎,痛呕益甚,又谓肾气上冲,更用理阴煎合六君子汤,每剂俱用人参,服之愈剧,脘痞畏食,昼夜呻吟,面目色黄,医称体亏病重,补之不应,虑其虚脱,举室忧惶。复有指为疸证,欲进茵陈蒿汤者,嘱邀子诊以决之。予辞以疾,汝兄强之,于是扶掖而往。诊毕笑谓翁曰∶病可无妨,但药只数文一剂,毋大费主人物料。方疏加味逍遥散,加郁金陈皮谷芽兰叶。乃弟并锋翁曰∶家兄年将花甲,病经多日,痛呕不食胃气空虚,轻淡之品,恐不济事。予曰∶此非虚证,药不中病,致益剧耳。经云∶诸痛属肝。病由肝郁不舒,气机遏抑,少腹厥阴部位,因而致痛。肝气上逆,冲胃为呕,温补太过,木郁火郁诸逆冲上,皆属于火,食不得入,是有火也。至于面目色黄,亦肝郁之所使然,非疸证也。逍遥一方,治木郁而诸郁皆解,其说出赵氏《医贯》,予辑载拙集《医述》中。检书与阅,翁以为然。初服各证均减,服至四剂,不痛不呕,黄色尽退,共服药十二剂服食如常。是役也,翁病召诊日,皆汝兄代邀,语予曰∶翁前服参药不应,自以为殆,予药如此之轻,见效如此之速,甚为感佩,嘱予致意,容当图谢。予曰∶医者愈病,分所当然,惟自抱疾,为人疗病,行动蹒跚,殊可笑耳。翁有盛情,拙集辑成,借代付梓,亦善果也,胜酬多矣。晤间翁问尊集成乎?予曰∶未也。翁曰∶且俟脱稿,薄助剞劂。阅兹廿载,集成而翁已仙矣。集首阅书姓氏款中,谨登翁名,不忘其言。
安波按∶治肝一法,不外辛散酸收甘缓,此古制逍遥散之妙也。但肝病已久,必盗母气,故前贤有温暖肝肾,乙癸同源之治。如肾阴偏伤,木火内燃,虽滋肾阴一法以柔肝,然肝最碍补,必须病久,或肾家素有宿疾,方为合符耳。第治肝以辛散酸收为多,以滋补收纳者十中一二耳。

时疫有兼心胃痛者,于其痛时,察其气、色、神、脉、舌苔。若有一于时疫,但治时疫,虽平时因寒而发,此则惟治其热。盖以疫邪客于募原,传于太阴,而发心胃痛痼疾,于达原饮中加木香苍术,以开通郁疫,使其透发于表而痛自已。若误认平常心胃痛,用桂,附、姜、萸,必致危殆。

清臣曰:此证男子少而女子多。由气量窄狭,凡事不能自主,每成斯疾。
方书谓有九种。无论寒、火、虫、食,治法总兼行气。至有真心痛者,旦发夕死,用药尤在所当急。
游走无定,为气痛调气饮香附郁金沉香元胡砂仁荔核、广香。或排气饮,寒加姜、桂;热加栀、芍。
喜冷恶热为火痛,石室丹白芍一两、生地五钱当归、炒栀各三钱枳壳陈皮各二钱甘草一钱。白芍四钱甘草二钱汤,加栀、连、香附枳壳橘叶夏枯草
喜热恶冷为寒痛,嵩崖方:良姜、官桂、半夏砂仁贯仲甘草。或神保丸,广香、胡椒各二钱半全蝎七个巴豆十粒去油,研末为丸,朱砂为衣,每柿蒂汤下三分。
嗳腐吞酸,为食痛,藿砂平胃散,加曲、麦、草寇。或焦查三钱陈皮半夏神曲各钱半麦芽两钱枳实厚朴各一钱生姜
吐沫流涎,为痰痛,二陈加白蔻、广香,一加苍术、草蔻白芥。或偏治汤:白芍、焦术各三钱当归茯苓柴胡半夏各二钱白芥甘草各一钱
痛不移处,为死血,桃红四物加丹皮、枳壳元胡,甚者加酒军。或化瘀丹:归尾、赤芍香附元胡苏木红花、酒军、泽兰、甜酒。
胀满拒按,为实痛,撼积丹槟榔枳实、丑牛、大黄各三钱牙皂二片,研末,酒下。或化滞煎槟榔大黄枳实厚朴、广香、甘草
心悸喜按,为虚痛,补中汤加苓、夏、吴萸。或异功散吴萸木香
面白吐涎,为虫痛理中汤去草,加乌梅花椒。或二陈去草加槟榔、史君、楝根。

脾俞胃俞肾俞巨阙间使足三里、足大拇指甲,男左女右三壮上脘、中腕

余昔年读清代贤宿之书,每见胃痛慎用香燥之戒,初未介意,实亦未识真蒂所在。及至临证渐多,阅历稍广,方知深契病机,必自实践经验中来。如《程杏轩医案续录》治“秀翘兄肝气犯胃作痛案”云:“肝为将军之官,脏刚性急。医投辛香温燥,希图止痛,肝阴被劫,怒木益横,冲胃为呕,此肝为受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医多药杂,胃气益伤。”吴达《医学求是》亦曰:“世之称肝气胃气痛者,每用香燥破气之药,以为平肝,初服亦觉有效,久则病变莫名。”叶天士为轩岐一代天骄,倡养胃阴,与香燥治胃更不相合,其《临证指南》卷八“胃脘痛”门范氏案后邵评曰:“阳明乃十二经脉之长,其作痛之因甚多。盖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为患最易。虚邪实邪之乘机窃发,其问消长不一,习俗辛香温燥之治,断不容一例而漫施。”程杏轩、吴达、叶天士均为清代名医,于胃痛不宜辛香温燥之论,众口一词,其间必有原因。
辛香温燥之品,其弊有三:一者香燥之品,秉质刚燥而性多温热,最易损伤肝阴胃津。二者香燥药之功用,类多行气宽胀、化滞止痛,多用久用有伐胃伤中之过。三者香燥之品多兼辛散升扬,不合胃气以下行为顺之生理特点。
因此,凡胃气虚弱,或胃阴不足,或肝肾阴亏者,皆不宜辛香温燥之品。下文再就胃腑之主要生理特征加以探讨:
其一: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人身之脾脏胃腑,皆属于土,然有阴阳之别,刚柔之分,秉性有燥湿之殊,喜好有润燥之异。盖脾为阴土而性柔多湿,故喜刚燥。胃为阳土而性刚多燥,故喜柔润。《临证指南》云:“胃属戊土脾属己土。戊阳己阴阳之性有别也。”又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
胃为人体五脏六腑之海,主一身之津液津液阴液也,易亏而难盈,故居常胃津不足者恒多,因而胃腑具喜润恶燥之特点。倘投以辛香温燥,是反其道而行之矣,能无伤津劫液而徒增病势乎!
此外,脾胃虽相为表里而性各不同,治法亦当有别。治脾宜温燥健运,而治胃宜甘凉濡润。《临证指南》叹惜世人以治脾温燥之药以治胃病,致使胃津更伤,而病反不治。故知辛香温燥之药可施于脾湿之证而不宜于胃燥之病,误投之有伤津劫液之弊。
其二: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人身气机之升降运动,乃生命活动过程中之重要环节,故《内经》慎重而言之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于五脏六腑之气机升降运动中,脾升胃降为其他脏腑气机升降之枢纽,统领诸气之升降。而胃气主降,以下行为顺。如胃气上逆不仅变生胃腑诸病,如为胀满、为呕吐、为反胃、为疼痛等等,且能导致气机升降紊乱,如涉及他脏,则可变生诸病。故保持胃气之正常通降,为维护健康之重要一着。胃气当如何通降?《临证指南》详释曰:“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辛香温燥之品,多兼升扬上达之性,投剂不当,易致胃气逆上。故华岫云于《临证指南》“脾胃”门亦指出:“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观其立论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现今生活水平大有提高,饮食多膏粱厚味,加之醇酒醪醴、烟云吞吐,胃中津气更易伤残而燥火易炽,若再误投温燥,何啻火上添油!因而胃气通降不足、易致上逆者切宜慎用香燥之品。
其三:土受木制。在五脏六腑生克制化规律中,脾胃属土,肝胆属木。正常生理状态下,木能疏土,以助脾胃消导运化。如若木气亢盛,木横克土则生脾胃之病,《笔花医镜》曰:“胃属中土”,“其性与脾同,而畏木侮”。《馤塘医话》之论则更为具体:“夫脾胃为后天根本,人皆藉以生养,岂能为他经作崇,其病皆肝为之耳。肝为五脏之长而属木,一有病,则生克脾胃之土,脾胃受克无所生施,而诸经之病蜂起矣。”胃脘痛则为木克土症中之主要病证.既是肝邪犯胃而致病,则治疗之时务必虑及肝胆之特性,投剂方能不悖而收良效。如“肝为刚脏,体而用阳”“肝胆内寄相火”,“肝为风木之脏,风性轻扬,善行而数变。”据此则用药宜柔勿刚,宜散勿壅,宜凉勿热,而辛香温燥之品不可轻用。
然就临床实际情况而论,香燥行气之品并非全属禁忌。凡有气机郁结壅滞而致痞胀疼痛之证,又非行气开郁无以为功。关键在于用之得宜及适量与否。对此,张山雷《籀簃医话》之论则较为中肯:“心胃痛等症,无一非肝络不疏,气机横逆为患,而其源皆本于肝肾之亏。”“人每用香燥药,初服小效,久则致虚,以其耗竭肝阴也。”“然当病剧之时,气行紊乱,非有气分之药以疏通之、整理之,则亦无应手之效,香燥药物颇有奇功。但多用燥药则阴液愈伤,不时频发,后难为继。”
吴达于《医学求是》中述其治木邪犯土证之经验,可资借鉴:“水寒土湿,木郁不达,风木冲击而贼脾土,则痛于脐下;胃气上逆浊阴不降相火虚飘而贼胃土,则痛于脐上。痛于下,则温其水、补其脾、达其肝木而东升;痛于上,则清其风、和其胃、敛其胆木而西降;不用香燥而痛自愈。”
其四:西医内科之胃炎、胃窦炎、消化道溃疡病等,皆以胃脘痛胀为主要自觉症状,而局部病灶经久不愈者,每易增生、糜烂、肠化生等,甚至产生恶变。此乃西医胜于中医之处,其各种理化检查,尤为中医所望尘莫及。然胃病历久可致局部糜烂,中医亦有是说。清代喻嘉言于《寓意草》“直推岵翁公祖病后再误贻患”案中,详述“胃风”有五证,其中第五条“一日脉风成为病.言胃中之风酝酿既久,则荣气腐而不清,肌肉之间渐至溃烂,以胃主肌肉也。”虽所述疮疡皆在体表,其实胃中病灶亦必糜烂,只是当时缺乏现代西医之检查手段耳。
胃中局灶糜烂、增生,用药不当,轻则增病,重则出血如涌,而危象迭生。余曾见数例,胃脘痛糜烂增生而误用治脾经寒湿之药,如木香砂仁陈皮半夏苍术吴茱萸茴香良姜生姜等辛燥之味,以及参芪白术之类温燥健脾之品,竟至呕血不止而不得不求助于手术者。胃病而有糜烂、增生之病例,临床实不鲜见,不少患者未经检查,仅以胃脘痛而来求治者,更宜详审,务必辨明病证而后施治,而于辛香温燥之药宜加慎焉。胃痛一症病因较多,有外感寒邪、过食生冷、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瘀血停滞等等。上述胃阴不足及木横犯土之证,特其中之一端而已。故临证之际仍宜辨证论治,切奠囿于成见而自捆手足。然鉴于胃腑主一身津液之特殊功能,以及“为万病之贼”之肝木连同胆气,时时制约中土,则本文所述者,又为胃痛门中最为普遍而习见之证,故不揣浅陋而绕慎用辛香温燥之说,以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