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

( piweishire )

别名: 霍乱 , 副霍乱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腹水 , 急性胃肠炎 , 细菌性痢疾

中医

简介:
本证多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或长期饮酒,湿蕴热,蓄于中焦,或外感湿热暑湿之邪,内舍中焦,致湿热积中焦湿热蕴结脾胃,脾失健运,胃失纳降而成。证属湿热实证或本虚标实证
病机:
本证多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或长期饮酒,湿蕴热,蓄于中焦,或外感湿热暑湿之邪,内舍中焦,致湿热积中焦湿热蕴结脾胃,脾失健运,胃失纳降而成。证属湿热实证或本虚标实证。病位在脾、胃。常见于湿阻霍乱泄泻痢疾臌胀等病证之中。
治疗:
治疗法则:  清热化湿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甘露消毒丹加减:茵陈15克、滑石30克、黄芩10克、藿香10克、连翘12克、白蔻仁6克、木通6克、半夏l0克、厚朴10克、菖蒲6克。本方能清热利湿芳香化浊。(2)燃照汤加减:黄芩10克、桅子10克、滑石30克、省头草10克、半夏10克、厚朴10克、白蔻仁6克、通草10克、黄连6克、吴茱萸6克。本方宜凉服。能清热化湿,辟秽泄浊。(3)中满分消丸加减:黄芩10克、黄连6克、知母10克、厚朴10克、枳壳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滑石30克、甘草6克。本方能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00~300毫升,分3~4次服用,每日1剂。
2.加减变化:脘腹痞闷,口苦纳呆,身重发热,汗出而热不解者,用方(1)加黄连6克、栀子10克、芦根15克以燥湿清热。亦可吞服甘露消毒丹,每服5~10克,日服两次。若腹大坚满,面目身黄者,用方(3)加茵陈30克、大黄10克以清利湿热;若腹水量大者,尚可暂用甘遂末,每次吞服0.5~1克(分装于胶囊内),每日1~2次;或用二丑粉,每次吞服2.5~3克,每天1~2次;或用九头狮子草根(京大戟)洗净晒干微炒研末,分装胶囊,每粒0.3克,成人每次服13~16粒,于早饭后2小时温开水送服,服后稍有腹痛恶心,半小时后腹泻数次,隔3~7天再服一次(服法同前),至腹水基本消退,再予调理。呕吐骤作,呕吐如喷,泻下如米泔水,腹中绞痛,甚则转筋拘挛,宜方(2)加蚕砂15克、木瓜12克以舒筋活络,苡仁15克以利湿;如一时汤药难备,或卒然腹中绞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四肢厥冷,头汗出,脉象沉伏,为干霍乱,是霍乱的危候,急服玉枢丹以辟浊解秽,利气宣壅,并针刺十宣委中出血或采用刮痧的方法以急救。霍乱吐泻之后,大量失水,津液耗伤,筋失所养出现转筋拘挛,属严重证候,必须顾及津液,可配合补液疗法。脾胃湿热侵及大肠,而见痢下赤白,腹痛里急后重痢疾,或泻下急迫之泄泻,其治疗参见大肠湿热证治。脾胃湿热熏蒸肝胆,而见面目肌肤发黄,尿黄之证,治疗参见肝胆湿热证治。
(二)外敷药物:
药取甘草甘遂各15克共为细末,分为8等份。每次用鲜姜9克去皮捣烂为糊,与1份二甘粉调匀,分置于2块5×5厘米的胶布上并敷于患者双侧涌泉穴。用药后4小时病人尿量渐增,12小时达高峰,于24小时后取下敷药,可连续外敷3次,然后间隔3~5天再敷上药。局部常有皮肤色素减退,一般无水泡、溃疡发生,本品宜现用现配。适用于湿热于中之膨胀病。
(三)刮痧疗法
用边缘光滑的汤匙、钱币,蘸菜油少许,沿肩颈、脊背、胸前、胁肋、两肘臂、两膝弯等处,自上而下刮之,或在颈部及大小腹部软肉处,用指蘸清水摄之,以局部皮肤红紫为度。本法能宣通经络、法邪外出;适用于热霍乱干霍乱等。
(四)饮食疗法
(1)荷叶粥白米50克常法煮粥,临熟将鲜荷叶一张洗净盖粥上,温火焖少许时,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调匀服之。能清暑生律。
(2)大田螺10~20个养于清水中漂去泥,取出螺肉,加入少许黄酒拌和,再放入清水中炖熟饮汤,每日1次,能清利湿热,通小便
(3)冬瓜汤冬瓜500克煮汤三大碗,分服,能清热利湿
(4)西瓜绞汁频饮,能清暑利尿。
(5)绿豆30克,煎汤频饮,能除暑热,利小便
施治要点:
(一)本证是内于湿热蕴结脾胃而产生,然湿热之酿成,又为外湿内湿所生。外湿由外界湿邪入侵,内湿为脾胃功能失调,不能远化精微而生,即“脾虚生湿”。故治疗湿阻病处方立法时,应考虑“脾虚”与“湿阻”的主次,权衡轻重用药。初起,湿困中焦脾虚不是主要矛盾,应以除湿为主,可选用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之品以引邪外出,此时即使有脾虚之象,办当取健脾化湿之剂合用。脾胃湿热证易伤胃阴,治疗宜选用清热化湿而不伤阴生津养阴而不助湿的药物,如沙参、鲜石斛、鲜荷叶芦根滑石藿香苡仁西瓜翠衣等。
(二)混热蕴结之臌胀病,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挟杂,其临床表现是,腹部胀大,腹壁绷急,甚则胀痛难忍,尿少便秘,此时以标实为主,因病程较短,正气末衰,饮食未减,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缓解胀势,需用攻下逐水法、以泻水湿,缩短疗程,采用此法必须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当腹水泻出一部分后即当停药,然后根据病人的体质及邪势的缓急,辨证用药。若患者体弱,食少,发热黄疸日深,脉象细弱,或有呕血便血,或有溃疡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禁用攻下逐水法。因为此类药物内服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泛恶、呕吐腹痛头晕等反应,泻水后又觉精神异常疲倦、元气受损,而且攻逐不慎时,活血破瘀过猛,常易引起脉络破裂,引起出血,使病情恶化,故应当严格掌握攻下逐水法的适应证,决不能以求一时之快,而猛浪从事。
针灸:
1.刺法:针刺少商曲池委中,或舌下青筋黑筋处出血。治霍乱绞肠痧
2.体针: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吐甚加合谷,泻甚加天枢腹痛公孙穴,用泻法,治霍乱

“脾胃湿热” 相关论述

湿热内蕴脾胃。主要症状有身俱黄,腹胀脘痞,饮食减少,恶心,倦怠,尿少而黄,苔黄腻,脉濡数。多见于黄胆型肝炎或其它急性肝胆疾患。有些皮肤病如湿疹,脓庖等也和脾胃湿热有关。


病证名。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