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花痔

( fanhuazhi )

别名: 内痔嵌顿 , 嵌顿痔 , 痔绞窄

中医

简介:
本病是以痔核充血、水肿、溢水,突出肛门外而不能回复,局部剧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类疾病
病机:
翻花痔是指内痔脱出后,因肛门肌肉挛急而不能复位。
诊断:
辨证:
1.气血瘀滞肛门证:肛内肿物脱出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肛缘水肿并有血栓形成,色青紫,触痛甚,苔白或黄。
2.肛门湿热证:肛内肿物脱出嵌顿,疼痛剧烈,大便秘结,肿物表现色红赤或紫黯,分泌物较多,肛缘水肿
类证:
1.直肠脱垂嵌顿(截肠症):脱出肠管肿胀、充血和紫黯,粘膜皱壁消失,甚至发生绞窄和坏死。
2.葡萄痔肛门部突然出现肿块,疼痛剧烈,好发于肛门缘两侧皮下,多为单发的青紫色肿块,边界清楚,触痛明显。
3.锁肛痔:年龄多在40岁以上,肿物脱出时表现凹凸不平,溃疡呈火山口样或菜花样,质硬,有粘液性血性分泌物,伴里急后重,疼痛。
治疗:
一、辨证论治
1.气血瘀滞肛门证:活血行滞。桃红四物汤加减。
2.肛门湿热证:清热祛湿。止痛如神汤加白芍甘草
二、外治其他治疗:
1.手法复位:脱出时间短,体小者,可不用麻醉直接复位,时间长,体大,水肿明显者,可在局麻或腰俞麻醉下复位,复位时要先将一侧用手指轻揉慢压送入肛内后再依同法送入另一侧,复位后肛内置九华膏纱条,纱布复盖,宽胶布加压固定。卧床休息,控制大便2~3天。
2.熏洗疗法:苦参汤,或却毒汤,煎水先熏后洗,冷则更换。
3.湿敷疗法:  50%芒硝或50%硫酸镁湿敷。
4.敷贴疗法:四黄膏或银灰膏敷贴患处。
5.结扎切除疗法:用于嵌顿性内痔感染不明显者,对于肛缘水肿,术时可作多个减压切口,并注意保留肛管皮桥。
6.针对引起嵌顿原因进行积极处理,及时治疗腹泻便秘
7.疼痛时可服去痛片或肌注杜冷丁。
8.继发感染可选用抗菌素,如庆大霉素、菌必治等。
中药:
便秘可用麻子仁丸,或用开塞露导便。

“翻花痔” 相关论述

内痔的一种。因其经久翻出肛外,表面不平滑,形如翻花,故名。大便时下血,疼痛难忍。

病名。指之形似翻花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本病因患夹感热毒,气血壅滞所致。症见肛肠痔脱出,其形如翻花状,肉色紫黑,痛流血水。出血者:治宜凉血解毒。内服犀角地黄汤;脱出者:可补益升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外治荆芥防风朴硝煎汤熏洗,或配合擦万忆膏及结扎疗法热毒炽盛者可服中黄丸。相当于三期环状内痔

荆芥防风朴硝煎汤洗之,次用木鳖子郁金研末,入龙脑些少,水调敷,或用熊胆和匀贴之尤妙。

肛门周遭翻出如碗,肉色紫黑,疼痛异常,时流血水。
内服用∶缸砂一两(水浸半月,微 ) 条芩二两(每斤用皂角柏子仁、侧柏各四两,
水煎煮半日,汁干为度)黄连槐角各二两 栀子黄花地丁各一两 青黛五钱
共为末,用柿饼肉为丸,大如梧子,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清汤送下。
外用药水熏洗。(见痔疮出血五○九三条),后再用药线扎之。药线制法如下∶
芫花根一钱 雷丸一钱 蟾酥一钱 草乌三钱
水二碗,煎一碗,去渣取汁,以生丝一钱,入药汁内,以文火熬汁将干,取出晒干,再浸再晒,以汁尽为度,收藏候用,至六七月,取露天蛛丝合成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