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

( neizhi )

别名: 内痔 , 里痔 , 痔核

中医

简介:
本病是以肛门齿线以上发生静脉曲张团块,表面覆以粘膜,常有便血痔核脱出,便秘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类疾病
病因:
主要是人体阴阳失调,加之外感内伤六淫七情等各因素所致。
病机:
内痔是因外感风湿,内蕴热毒湿热下注肛门,或脾虚气陷,或久坐久立、负重,便秘等,使气血瘀滞于肛门所致。
诊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将内痔分为以下四种证型。
1.风伤肠络:
证候: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数。辨析:《症治要诀》说:"血清而色鲜者,为肠风……"。《见闻录》说:"纯下清血者,风也。"说明风邪可引起下血。而风多挟热,血不循经而下溢,风又善行而数变,故风邪引起的便血,其色泽较鲜红,下血暴急呈喷射状。风性善行而数变,故肛门瘙痒。风为阳邪,故见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2.湿热下注:
证候: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析:湿分内外外湿多因坐卧湿地,久居雾露潮湿之处而发;内湿多因饮食不节,恣食生冷、肥甘,损伤脾胃而生。湿与热结,致肛门部气血纵横,经络交错而生内痔。热盛则迫血妄行,血不循经,则血下溢而成便血热积肠道灼伤肠络,则肛门灼热湿热下注大肠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故肛内肿物外脱。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下注之征。
3.气滞血瘀:
证候:肛内肿物脱出,甚至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至肛缘有血栓,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辨析: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血癌。热结肠燥,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气滞血癌肛门,导致肛内肿物脱出,甚至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气机失畅,无力统摄,则血失统摄而不行其道,出现便血,血栓形成。瘀血为有形之邪,属实证,故见舌质暗红,苔白或黄,气机郁滞,故见脉细涩。
4.脾虚气陷:
证候: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便血色鲜或淡,可出现贫血,面色少华,头昏神疲,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辨析:《素问》说:"又有妇人生育过多,力尽血枯,气虚下陷,及小儿久痢,皆能使肛门脱出。"说明内痔发生气虚也是因素。脾胃功能失常、妇人生育过多、小儿久泻久痢、老人气血衰退、某些慢性疾病等,皆能致中气不足脾虚气陷,无力摄纳而致内痔脱出不纳。同时,气与血有阴阳相随,互为依存的关系,气之于血,有温煦、化生、推动统摄的作用。故气虚无以生化,血必因之而虚少,气虚则无力摄血,易致下血加重,故可见便血色鲜或淡,或面色少华。头昏神疲,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均为脾虚气陷,气血两虚之征。
类证:
1.息肉痔:常见于儿童,脱出物为肉红色,有蒂,易出血。
2.悬珠:位于齿线上,常呈锥形或有蒂,质较硬,可脱出,色灰白。
3.脱肛:脱出物为直肠粘膜,成环形,表面平滑,有肛门向外的放射状纵沟,无静脉曲张。
4.裂肛:便时肛门疼痛,且便血肛门疼痛相对应,在肛管部可见裂口。
5.锁肛痔:肿物形状不规则,呈菜花状,表面不整齐,质坚硬,常有出血及恶
臭脓血分泌物。
治疗:
中医的治疗方法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
一、内治法: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因、病变部位和不同年龄,体质进行治疗。
1.风伤肠络: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细生地10克,当归尾10克,地榆10克,槐角10克,黄连10克,天花粉10克,升麻10克,枳壳10克,黄芩10克,荆芥10克,侧柏炭10克,生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2.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方药:五神汤加减。茯苓10克,金银花20克,牛膝10克,车前子10克,地丁15克,黄芩10克,归尾10克,赤芍10克,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3.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归尾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大黄10克,川芎10克,丹皮10克,枳壳10克,瓜蒌仁10克,槟榔10克。每日1剂,水煎服,药渣加水熏洗患部。
4.脾虚气陷:
治法:健脾温中,固脱止血。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生姜3片,大枣7枚,陈棕炭10克,旱莲草10克,侧柏炭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二、外治法
1.熏洗疗法:以五倍子汤苦参汤,煎水,先熏后洗,冷则更换。
2.敷贴疗法:将金黄膏或九华膏黄连膏敷贴患处。
3.插入(枯钉)疗法:
(1)药理作用:枯钉插入肛管粘膜下层的静脉丛及其间质中,引起一系列"刺激炎症反应",继有血栓形成,静脉闭塞,间质纤维组织收缩,从而使痔核皱缩,达到治愈的目的。
(2)药物组成:黄柏30克,枯砒、白及各5克,五倍子10克,米粉50克配制。
(3)操作方法:取侧卧位,用硫抑贡酐消毒,吸引器将内痔吸出,或于肛周右前,右后,左中注入0.5%普鲁卡因5~10毫升。肛门松弛后,使内痔充分暴露。用左手固定痔核下缘,右手持枯钉尾段,与肛管稍平行方向直接刺入,不要旋转。插入深度一般为0.8~1.2厘米,不超过痔核直径。插入钉的数目,如黄豆大小内痔,插入一二条,小指大小,插入三四条,中指大小,插入六七条,拇指大小者,插10条左右。总量不超过20条。插钉密度间距为0.2厘米,插后剪去枯钉,让其断端突出约1毫米,术毕将内痔复位,于肛门内注入少量抗菌药物
(4)术后不良反应:低热、恶寒、头昏、恶心腹胀、乏力、关节痛晕厥便血肛门下坠、肛缘皮肤发炎、创面感染、尿急等。
4.枯硬化疗法:将消灵注射液或复方诃子注射液注入粘膜下层之内、曲张静脉之外,使痔核硬化萎缩。
5.结(缠)扎疗法:用丝线或药线结扎痔核根部,阻断痔核的血流,造成缺血性坏死脱落。
6.套扎疗法:利用特制的套扎器,或止血钳,将具有较强弹性的胶圈或胶环套于内痔的基底部,从而阻断的血运,使之产生缺血坏死脱落。
7.栓剂法:指肛门局部填塞栓剂,使药物局部吸收,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由于直肠局部给药直接作用于局部,发挥作用快且直接进入大循环而不经过肝脏解毒,这样既减少了肝脏对药物的破坏,又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刺激。同时直肠直接给药可避免胃酸和消化道酶对药物的破坏,也避免了药物对胃粘膜的刺激,因此栓剂在肛肠科应用正日趋广泛。常用的栓剂有:
(1)消炎止血栓:地榆炭粉20克,黄柏粉10克,五倍子粉10克,仙鹤草面10克,地卡因0.7克,冰片1.7克,栓剂基质100克,制成栓剂70枚,每日纳入肛内2~3个。功能:止血止痛,消炎消肿。主治:各期内痔肛裂出血疼痛,肛窦和肛乳头炎症肿痛及直肠炎。
(2)复方痔疮栓:地榆粉20克,黄柏10克,次没食子酸铋10克,仙鹤草素6片、地卡因0.7克、冰片0.7克,栓剂基质100克。做成肛门栓70枚、每晚临睡前纳肛门1~2枚。功能:消炎、止血、止痛。主治:内痔肛窦炎肛裂
(3)其他常用的痔疮栓有:洗必泰痔疮栓、消炎痛栓、红霉素栓、马应龙痔疮栓等。均有消炎止痛、止血之功能。
8.枯疗法:主要是采用枯痔散,涂于局部,使局部组织发生渐进性直接坏死。即坏死、脱落、遗留创面、再逐渐愈合。坏死的深度由用药剂量与作用时间决定。
(1)适应证:Ⅲ期内痔,尤以环状内痔内痔合并贫血嵌顿痔等。
(2)禁忌症:外痔
(3)药物组成:主要是砒和明矾
(4)使用方法:患者排便后,取侧卧位,将枯痔散调成糊状,涂于脱出内痔面,每日二次。
(5)枯痔散的主要药物含剧毒剂砒霜,若用量小,则需多次使用,易致积蓄中毒。若用量大,则病人痛苦大,再者如使用不慎,将其药物涂抹于肛管皮肤,则易导致肛管皮肤被烧灼,形成溃疡、坏死,愈合后形成肛门狭窄。故单纯的枯痔法目前在国内很少使用。
中药:
便秘者可服麻子仁丸、液状石蜡,便血时可服槐角丸宁片。
针灸:
针灸治疗痔疮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医家著作中记载了许多治疗痔疮穴位和方法。如《针灸甲乙经》有:"痛,攒竹主之;会阴主之。"常用的穴有攒竹燕口龈交白环俞长强承山等。主要适用于内痔出血、脱出、肿痛和肛门坠胀不适等症状,具有独到的疗效。

西医

简介:
直肠、肛管交界齿线附近静脉丛曲张后形成的静脉团,分内痔外痔两种。位于齿线以上,来自上静脉丛者称内痔,由直肠粘膜覆盖,以右前、右后和左侧为最常见,与动脉末梢分布有关。这三处的内痔称为原发性内痔,也名母
病因:
的发病因素有:①流向门静脉系统的上静脉和静脉丛均无静脉瓣,上、下静脉丛壁薄表浅,如长期直立、静脉压持久增高后可使静脉淤血曲张。②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排尿困难,或妊娠后腹内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③肝内或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或盆腔内肿瘤也可导致直肠静脉回流受阻。④直肠下端或肛管慢性感染使静脉壁及周围组织纤维化,支持力量减弱,以及肛括约肌异常松弛等也是的形成原因。
人群:
常见于成年人,男女发病率相似。有认为内痔女性患病人数多于男性。
发病机理:
器质性因素所致门静脉系统梗阻,导致上静脉回流障碍和无明显梗阻的原发性痔疮。前者包括肝硬变、门静脉血栓、腹部肿瘤、晚期妊娠等。后者有遗传、解剖生理学因素、便秘、久站或过度劳累的工作、肛门括约肌松弛或紧张、滥用泻药或栓剂等。由于以上病因有时不能很好地解释痔疮发生,又出现了很多学说。主要有静脉曲张学说、血管增生学说、衬垫下移学说、疝形成学说、肛管狭窄学说、压力梯度学说、动脉分布学说等等。
诊断标准:
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将内痔分为Ⅲ期。Ⅰ期:便血,色鲜红或无症状。肛门镜检查,齿线上方粘膜隆起,表面色淡红。Ⅱ期:便血,色鲜红,伴有物脱出于肛外,便后可自行复位。肛镜检查、齿线上方粘膜隆起,表面色暗红。
Ⅲ期:排便或增加腹压时。肛内肿物脱出,不能自行复位,需休息后或手法复位。甚至可发生嵌顿,伴有剧烈疼痛,便血少或无。肛镜检查,齿线上方粘膜隆起,表面纤维化。
欧美多采用goligher内痔四度分类法。Ⅰ度:排便时出血,齿线上有扩张的静脉丛,呈结节状。Ⅱ度:排便时内痔脱出,可自行还纳。Ⅲ度:内痔易脱出肛门外,需用手还纳。Ⅳ度:合并外痔内痔脱出后不能完全还纳。

痔疮诊断标准:
(一)内痔
一期:无明显自觉症状,痔核较小,质柔软,表面色鲜红或青紫,大便痔核不脱出肛外,常与大便摩擦出血。
二期:痔核较大,大便核能脱出肛外,大便后自行回纳,出血量较多,呈点滴状或喷射状。
三期:痔核更大,表面微带灰白色,大便时经常脱出肛外,甚至行走、咳嗽、喷嚏、站立时也会脱出,不能自行回纳,用手推回或平卧、热敷后才能回纳,便血不多或不出血。
(二)外痔
1.炎性外痔:肛缘皮肤皱襞突起,有红、肿、热、痛的炎性表现。
2.血栓外痔:因便秘或排便时用力过猛,而致肛门静脉丛破裂,血管外形成血栓,有皮下隆起、肿胀、发炎、疼痛。
3.结缔组织性外痔:因慢性炎症刺激,反复发炎,肿胀,致使肛门静脉丛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皮垂。
4.静脉曲张性外痔:下蹲腹压增加,排便或肛门吸引器检查,均可见肛缘周围皮下曲张的静脉团瘀血,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突起,但可逐渐消散。
(三)混合痔
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的直肠肛门静脉丛扩张屈曲,相互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使上下形成一整体者。
诊断混合痔必须注明:
1.外痔部位属于何种病理性质。
2.大小、部位(按时钟定位法)。
诊断依据:
内痔的诊断并不困难。单纯便血,血色鲜红者,多考虑为Ⅰ期内痔。便后有物脱出,可自行回纳者,为Ⅱ期内痔。便后脱出物需用手托回者,甚至难以回纳者为Ⅲ期内痔
直视及肛门内镜观察是检查的重要方法。肛、直肠指检也是不可缺少的检查步骤,但是其目的在于检查肛、直肠下段有无肿瘤其他病变,及了解老年男性前列腺的情况。检查时,如疑有其他疾病即应进一步做乙状结肠镜、x 线钡灌肠等检查。
体征:
内痔的两大主要症状是出血和脱出,其次尚有粘液外溢和肛门不适。长期严重便血,可能产生继发性贫血。
1.出血:便血多为首发症状。初起为粪便带血或便纸带血,多伴有便秘,在软便时则无便血症状。随后出现便后滴血,随着痔核的增大,出血可能发生痔核脱出的任何时间里,在此种条件下,病人可出现自发性出血,并由此产生严重的便血
2.脱出:内痔脱出出现较晚。开始为排便时痔核脱出于肛门外,并可以迅速自行还纳。痔核进一步增大,则出现便后难以自行还纳,病人需用手托复位,甚至在打喷嚏、咳嗽、举重物或行走时亦脱出肛外。最后阶段是痔核脱出于肛门外,难以手托回纳,粘膜暴露于肛门外。
3.粘液外溢、肛门不适:直肠部粘膜脱出可出现于内痔的任何阶段,脱出的内痔核刺激大肠腺分泌大量粘液,粘液沿松弛的肛管溢出,刺激肛周皮肤,形成肛周湿疹,污染内裤,导致肛门不适。
4.继发性贫血:内痔出血是导致继发性贫血的常见原因,容易被忽视。除局部症状外,病人可出现由贫血所导致的虚弱、眩晕、疲乏、耳鸣心悸、面色huang白等全身症状。
体检:
1.全身检查:应重视对病人心脑、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的检查,为治疗做好准备。
2.局部视诊:脱出内痔可见脱出于肛门外的内痔核。此时应注意粘膜充血程度,有无出血点,溃疡或坏死。一般初期内痔肛门外观多无明显异常,或可见肛门皱折增厚或较裂形成。多为粘液外溢刺激所致。
3.肛门指诊: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痔早期为柔软的粘膜隆起,指诊有时不易触及;中、晚期内痔由于反复脱出,痔核纤维化,可触及明显的隆起。在指诊时,应同时注意查明有无肿块、肿块的部位、活动度、软硬程度等。同时了解前列腺、子宫颈、骨盆两侧及尾骨情况、为鉴别诊断提出依据。
4.镜检:应用肛门镜或直肠镜是检查内痔的主要方法。具体方法是:指诊后,检查者手持镜柄,用油类润滑窥镜尖端,将窥镜尖端压在肛门正中,向病人肚脐部方向进镜,当感到似通过一较大抵抗区域而进入无阻力处时,说明已通过肛管直肠环,此时改变方式,垂直向病人头端稍偏后方继续插入即可。退出闭孔器,观察时应注意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色泽及有无溃疡、出血点等。Ⅰ期内痔可见粘膜鲜红或充血糜烂,粘膜可见1~2处高突,多互不相连。Ⅱ期内痔粘膜不如前者鲜红,亦可见粘膜充血糜烂,体较大,常见多个痔核。Ⅲ期内痔粘膜色泽多粉红,体高突易脱出于肛门外。
鉴别诊断:
内痔的诊断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直肠癌直肠癌早期即有大便不规律,排便不尽感明显;随即出现里急后重大便稀溏,内挟脓血和粘液,便血紫褐或暗红,血液与大便混杂,如有体脱落可发生大出血。有些病人出现肛门疼痛或剧痛。肛门指诊检查,可触及表面粗糙不平,呈菜花样的肿块。肿块与肠壁相连,质硬,活动度差,指套染血。在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情况下,常规肛门指诊是鉴别直肠癌的关键,若发现肿物,可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2.肛乳头肥大:肛乳头肥大患者常有肛门不适,疼痛或异物感等。肥大的肛乳头在排便时脱出于肛门外呈灰白色,圆形或三角形,有蒂,一般为头大蒂细,肛门指诊时可触及质硬之肿块。
3.直肠息肉肛门指诊可触及球状肿物。较硬,有蒂,若系无蒂息肉,在直肠内可触及丛生颗粒,低位有蒂息肉,触及活动度大,便时易脱出肛门外,可伴有便血症状。
4.直肠脱垂肛门局部检查可见肛门口松弛,脱出物长圆而大,有环状沟纹,多呈锥体形,表面附有粘液。
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症状(便血、脱出和疼痛)消失,检查已消失。
2.好转: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检查已明显缩小。
3.无效:症状及的形态治疗前后无变化。
4.远期疗效标准:治愈后随访2~3年,检查原手术部位未见复发。
治疗:
西医对内痔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疗法、注射疗法、扩肛疗法、降温疗法、套扎疗法、手术疗法、冷冻疗法、红外线凝结法、激光疗法等。
一、保守疗法:无症状的内痔无需治疗。若病人出现便血、脱出、或由此而导致的肛门瘙痒,则需要进行治疗。内痔初期或Ⅰ期内痔,可采用润肠通便药物,或嘱病人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并经常清洗肛门部,或局部使用软膏或栓剂。常用的有安纳素栓、洗必泰痔疮栓、消炎痛栓。对于任何Ⅰ期痔疮、医生要教会病人如何克服习惯性便秘。若上述姑息疗法无效,应采取进一步治疗。
二、注射疗法:目前,欧美的外科医生多采用蒂部注射法治疗痔疮。即将大量的低浓度的石碳酸液注入痔核上,以形成粘膜下肛管直肠环水平的致密的纤维屏障,并已发现此种方法较注入痔核本身疗效好。他们认为注射疗法主要用于治疗便血痔核较大且纤维化脱出,无便血便血轻度者,注射疗法效果不佳。
1.适应症(1)除特殊禁忌症外的所有Ⅰ期内痔病人注射疗法可完全治愈或解除症状。(2)多数Ⅱ期内痔病人,应慎重考虑使用注射疗法。若痔核较小,疗效较好。痔核越大,越接近Ⅲ期内痔,疗效越差。(3)一般来讲,注射疗法不能治愈Ⅲ期内痔的患者。只可以暂时缓解症状。如年老体弱,一般条件差,或因某种原因不能手术的病人,注射疗法可暂时控制便血,或改善部分脱出症状。
2.注射方法(1)插入直肠镜检查肛管上部及肛管直肠环的部位。(2)将药液注入痔核上方的肛管直肠环附近,注射药液的剂量视粘膜松弛程度而定,一般为3~5ml。
3.禁忌症:所有外痔或低位内痔表面为皮肤的部位不能注射,所有注射都须经粘膜而不能经皮肤进行。
4.注射药物:欧美现多采用5%石碳酸杏仁油注射液。
5.合并症(1)注射区坏死和溃疡:采用高浓度的石碳酸注射液或坏死剂会产生注射区的坏死和溃疡,低浓度5%石碳酸则很少出现。其原因主要是注射剂量过大或再次注射。一般认为,每一注射点注射剂量少于5ml,则不易出现坏死或溃疡。(2)粘膜下脓肿:gabriel(1948)报道粘膜下脓肿作为注射疗法的罕见合并症。dicksonwright(1950)报道另一罕见合并症血尿前列腺脓肿。他们认为此合并症系非专业的医生所为。(3)狭窄:注射术后出现狭窄,一般见于注射数周后。多因注射剂量过大和环状注射,形成狭窄环而导致。
三、扩肛疗法:通过扩肛而解除肛管的狭窄,减轻或消除肛门内血管衬垫充血、阻塞和下降,恢复肛管直肠的正常功能,治愈内痔
1.适应症:主要是大而易脱出,难以复位的痔核
2.禁忌症:老年患者,肛门内压低于正常值者,肛门不全失禁者,痔核合并腹泻或结肠炎症性疾病者,孕妇,曾作内痔注射治疗者。
3.治疗方法:手指扩肛可在全麻、骶麻或局麻下进行。取侧卧屈膝位,术者依次将右手食指、左手食指插入,用左手食指向上提,右手指食向下压,之后依次插入左手中指和右手中指。肛管前后位组织脆弱,扩肛时应注意保护,防止损伤。扩肛疗法早期强调全麻下食指扩肛。目前多采用局麻或骶麻下4~6横指为标准,具体扩肛程度根据病人情况决定。
4.并发症(1)失禁:为本疗法最严重的并发症。有完全失禁和不完全失禁两种。为防止失禁的发生,应严格选择适应症,扩肛切忌暴力。(2)血肿形成:偶可见大面积挫伤,伴血肿形成和术后疼痛。(3)撕裂:撕裂是暴力扩肛的结果。若出现撕裂,可采用抗感染,局部换药治疗。(4)粘膜脱垂:是因为痔核较大,纵肌被过度伸展所致。若出现粘膜脱垂,可采用结扎,手术等疗法治疗。
四、降温疗法:原理是冷却肛门会造成局部血流增加和血管收缩作用,改善肛门局部血运,治疗痔疮
1.方法:将预先冷却用的圆筒放入电冰箱二小时以上,冷却温度至-20℃或-10℃时,取出插入患者肛门内,方法简便。
2.适应症:Ⅰ期、Ⅱ期内痔患者。
五、套扎法:套扎法是利用乳胶环的弹性,借助一定的器械,将乳胶环套扎于痔核的基底部,使痔核造成机械性狭窄,阻断其血运,使痔核造成缺血性坏死,脱落,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套扎法有简易套扎法、血管钳套扎法和器械套扎法三种。器械套扎法又分吸引式套扎法和非吸引式套扎法两种。其中吸引式套扎法因其使用简便,价格低廉,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以下简单加以叙述。
1.适应症:各期内痔混合痔内痔部分、直肠粘膜脱垂、直肠息肉
2.禁忌症:内痔嵌顿发炎。
3.术前准备:术前排空大小便,脱出痔核应及时还纳。准备好套扎器,并将乳胶圈正确的放置在套扎环上。
4.使用方法(1)侧卧位,肛镜下检查痔核分布情况,决定套扎顺序和个数。一般先套扎小内痔,后套扎大内痔,用洗必泰消毒粘膜。(2)在肛镜下,将内痔吸入套扎器内,通过套扎器头上的玻璃窗观察被吸入的内痔是否完全。(3)将胶圈推出,套在内痔的基底部,去除负压,退出肛门镜。(4)重复上述步骤,套扎其它内痔。(5)术后肛门内放入消炎止痛的栓剂即可。
5.注意事项:(1)若胶圈老化,弹力差,则不能起到机械性阻滞血运的作用。应选用未老化的橡胶圈。(2)不能将齿线以下组织套入胶圈内,以免引起剧痛。(3)若胶圈未套扎于痔核的基底部,应重新套扎,否则极易复发。(4)一般一次套扎不宜超过两个痔核,否则会产生肛门坠胀疼痛。再次套扎最好间隔七天以上。
6.术后护理(1)术后控制排便24小时。(2)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服缓泻药物。(3)肛门局部使用消炎止痛药物3~5天。
六、结扎法:结扎法是指以丝线或肠线结扎于痔核的基底部,机械性阻断痔核的血液供应,产生缺血性坏死,继发痔核脱落而愈合,由此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近年常用的术式是结扎切除法,具体方法如下:
1.适应症:各期内痔混合痔,尤以Ⅱ、Ⅲ期及纤维型内痔为适宜。
2.禁忌症:嵌顿痔肛门周围有急性炎症者。
3.方法:(1)侧卧,肛门局部会阴常规消毒,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肛门松弛后,消毒肠腔。(2)用止血钳夹住内痔的最突出部分,轻轻拉出肛门,再用另一止血钳纵形呈放射状夹于痔核的基底部,在此止血钳下粘膜皮肤交界处做一切口,用7号丝线沿此切口结扎,剪去结扎线远端的内痔,注意应留有不少于1厘米的蒂,以防丝线滑脱,引起出血。亦可在止血钳下"8"字缝扎,同样可起到机械性阻断痔核血液供应的目的。若伴有外痔,可在外痔处做一梭形切口,剥离至齿线上相应部位内痔的基底部,再予结扎剪除,外痔处切口开放。(3)处理其他内痔外痔方法同上。(4)术后常规对症处理。
七、冷冻疗法:
1.作用机理:通过液氮将温度下降至-196℃,导致组织产生不可逆损伤、坏死、脱落、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
2.适应症:各期内痔嵌顿痔
3.禁忌症:外痔
4.使用方法:确定痔核部位后,通过直肠镜将冰冻治头放于痔核粘膜上,接通液氮后,将治疗头紧贴粘膜组织,使之立即冻结成冰球,冰球逐渐向四周扩散。一般治疗大的痔核约需5分钟,冰球直径要超过冰冻头0.5~1cm以上。操作者可根据冰球大小判断其坏死范围。
5.存在的主要问题(1)术后大量浆液性分泌物溢出,需经常坐浴或更换敷料。(2)肛缘残留皮赘
八、红外线凝结治疗法:1985年john.j.o'connor等用光凝固器发射的短暂红外线治疗内痔,取得一定的效果。john.j.o'connor等报道采用红外线凝固器治疗痔疮500余例,主要适应症是Ⅰ、Ⅱ、Ⅲ期内痔,效果满意。马钢等1986年报道治疗155例内痔出血患者,治疗后立即止血者,总有效率为72%。对于治疗脱出的内痔,有效率为49%。术中病人只有轻度烧灼感。术后除每日坐浴外,不需特殊处理。
九、激光在痔核中的应用。1977年激光应用于治疗痔疮,目前已有多种激光器用于临床。如红宝石激光器、氮氖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氮分子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氦镉激光器等。在治疗方法上,多采用病灶照射法、烧灼法等,使组织凝固,炭化和气化,或用切割法去除痔核
十、如为三期内痔应手术切除。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消灵注射疗法注射疗法的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注射剂也有数百种。根据注射剂对组织产生的作用不同,将其分为两大类。即引起组织坏死的坏死剂和使组织产生炎性反应、导致纤维化而不引起坏死的硬化剂。由于坏死剂多产生组织的坏死、感染和大出血,故目前很少使用。但硬化剂与坏死剂并无本质上的区别。高浓度、大剂量的注射硬化剂亦可以导致组织坏死。基于这一点,注射方法在近年来不断加以改善。在注射方法上,国外多主张小剂量、低浓度注射,认为小剂量、低浓度注射具有坏死少,并发症少,疗效高的优点。但此种注射法复发率较高。为了降低复发率,提高疗效,北京广安门医院史兆岐教授首次提出了低浓度、大剂量注射的四步注射法并研制成功了中药硬化剂消灵注射液,将痔疮的注射疗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消灵的药理作用:消灵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大致有以下4个方面:(1)注射后血管收缩。血管收缩的作用时间,与剂量浓度成正比。(2)直接对血管产生栓塞。消灵注射后即刻反应是血管收缩,进一步对局部的血管产生动脉血管炎动脉内膜增生,动静脉血栓形成而闭塞血管。(3)间质纤维化,使粘膜和粘膜下层粘连固定。消灵注射后,引起无菌性致炎反应,分为急性炎症期和慢性炎症期,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产生组织纤维化,粘膜和粘膜下层粘连固定,使萎缩消失。(4)使松弛的parks韧带,产生纤维粘连固定。
2.适应症:各期内痔和静脉曲张型混合痔
3.禁忌症:肠道急性炎症、直肠肿瘤、结缔组织型外痔血栓外痔炎性外痔
4.注射方法:第一步注射插入肛门镜后,退镜观察,用5毫升注射器安装5号针头,从痔核上方直肠动脉进针,针体与直肠壁呈15度角,刺入1~2厘米,注意针头不能刺入肌层,然后注入药液2毫升。此步骤在截石位3、7、11点的直肠动脉区分别进行。第二、三步,退镜至齿线上1厘米,在中心部进针,待有肌抵抗感时,稍退针,此时针头在粘膜下层,注入药物,使药液充盈粘膜下层,注入药液的多少视痔核大小而定,这就是第二步注射。然后边退针边注药,当针退至粘膜固有层上方时,再注入药液,这就是第三步。注射药量以粘膜颜色稍变浅,呈突起状为适宜,多个痔核时按先小后大顺序注射。总之,第二、三步注射是将药液一次注入粘膜下层,粘膜固有层的方法。第四步注射:在痔核最下方,齿线上0.1厘米处进针,针尖稍向上方,进针1~2厘米,再注射药液,每个痔核各注药2~2.5毫升,如为静脉曲张性混合痔,应加大第四步注射量。
5.术后护理:(1)控制排便24小时。(2)口服消炎药物3~5天,以预防感染。
6.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病情,注入不同药量。(2)第一步注射药量不宜过大,以免发生粘膜坏死,继发术后肛门狭窄。(3)不可进针过深、以免穿过直肠壁进入直肠周围组织。如刺入前列腺、精囊、尿道、子宫颈、产生相应部位的并发症。(4)切勿对结缔组织性外痔血栓外痔炎性外痔进行注射,否则会引起或加重外痔炎症,导致肛门局部红肿剧痛。
二、枯注射法:由于枯疗法毒副作用大,病人不易接受,李雨农选用纯品氯化钙和氯化铵替代硇砂石灰配制成新六号枯痔液,根据中医枯原理治疗内痔
1.药理作用:(1)青蛙肠系膜小血管反应的动态观察,新六号液引起痔核坏死脱落的机制主要是使受药的局部血管内很快形成血栓,从而使远端组织的血液供应停止,致使组织凝固坏死脱落。(2)家兔皮肤病损的病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新六号液所致坏死是在真皮下和皮下层交界处的大小血管内有血栓形成,从而阻断远端组织血流供应,引起坏死,此种坏死为渐进性坏死,至6~7天才达到彻底坏死程度,血栓形成越多,坏死越彻底,脱落时出血就越少。
2.适应症:各期内痔,尤适用于Ⅱ、Ⅲ期内痔
3.操作方法:病人取右侧屈膝卧位,用硫柳汞或新洁尔灭常规消毒,嘱病人屏气下挣,将内痔翻出于肛门外,用中弯血管钳夹住痔核齿线稍上部位。左手扶住血管钳,轻轻向外牵拉,另一手持盛有枯痔液的10毫升注射器,用4~51/2的细长针头,在齿线上0.5厘米处刺入痔核粘膜下层,较浅为好,缓缓将药液注入区,使药液由一点逐渐扩散整个内,直至该内痔肿大面有小白点为度,称为低位注射或体注射。然后边注射边向外退针,于针头将全部退出之前再注入药液少量,拔针可避免针孔出血。若有明显的出血,可用细线结扎止血,然后依次将所有内痔进行处理后推回肛内。

“内痔” 相关论述

生在肛门齿线以上,为紫红色块物突出。初期痔核较小,大便时滴出鲜血,不感疼痛,痔核不脱出于肛外。中期痔核较大,大便痔核脱出于肛外,便后能还入肛内,一般便血较少。后期大便痔核脱出,甚则咳嗽、远行、久立等情况也会脱出,不能自行还入,用手推回或平卧才能复位。最后时常脱出,不易复位。如果痔核不能同缩,发生肿痛,甚至因绞窄而肿痛溃烂,以致坏死,或因化脓而续发肛瘘


病名。生于肛门齿线以上之。《外台秘要》卷二十六:“许仁则曰:此病有内痔,有外痔,……内痔每便即有血,下血甚者,下血击地成孔,出血过多,身体无复血色。有痛者,有不痛者。”证见患部有紫红色块状物突出,伴肛门部不适感,常有便血。根据痔核大小,脱出肛外程度,能否还纳与还纳之难易,可分内痔为三期。如内痔嵌顿,即为嵌顿性内痔。患者经常性便血可见贫血。治宜清热凉血滋阴润燥疏风利湿之剂。或贫血严重者除治以止血之剂外,宜补气血之品。参见条。


病名。生于肛门齿线以上之。《外台秘要》卷二十六:“许仁则曰:此病有内痔,有外痔,……内痔每便即有血,下血甚者,下血击地成孔,出血过多,身体无复血色。有痛者,有不痛者。”证见患部有紫红色块状物突出,伴肛门部不适感,常有便血。根据痔核大小,脱出肛外程度,能否还纳与还纳之难易,可分内痔为三期。如内痔嵌顿,即为嵌顿性内痔。患者经常性便血可见贫血。治宜清热凉血滋阴润燥疏风利湿之剂。或贫血严重者除治以止血之剂外,宜补气血之品。参见条。

悬痈,生于肾囊之后,肛门之前,又名海底漏,最难收功。脏毒,生于肛门之两旁。初时肿痛,总由湿热相火,内灼庚金而然者,宜服国老散加减地黄丸,并敷海浮散,贴膏药,此一定之治法也。内痔外痔,亦并可服前药,洗以忍冬藤菖蒲草,兼用田螺水搽之,可以立消。脱肛气虚补中益气汤。亦有血虚火旺者,四物汤加升麻

甘草七段(用急流水一碗浸之,炙干,又浸又炙,以水尽为度)
研细末。每日空心,开水调下二钱。忌煎炒、烟、酒、炙、爆、辛辣、发气等物。

熟地(九蒸晒) 大生地(酒洗,各三两) 山药(乳拌蒸) 茯苓(乳拌蒸) 丹皮(酒蒸,各一两半) 泽泻(盐水蒸,一两) 当归(酒蒸) 白芍(酒炒) 柏子(去壳隔纸炒) 丹参(酒蒸,各二两) 远志(去心,甘草水泡蒸,四两) 自败龟板(浸净,童便炙炒,研为极细末,四两
共为末,用金石斛四两,金银花十二两,熬膏,和炼蜜,杵为丸。每早淡盐汤下四钱。

法用大田螺一个,以冰片中,仰放盏内,少顷水流出,取搽痔疮上,其肿立消。

肛门之内,大便时则出血,便毕以手按之,良久乃入。
内服用∶生枳壳三两 陈皮一两
水煎服。
外用∶生草乌尖一钱 刺末三钱 枯矾五分 冰片三分
各为细末,用葱汁调药,送入肛门,约一时许,其即翻出,洗净之。用∶
鸡粪四两(取公鸡母鸡各一,饿之二日,次早以猪胰子切碎,拌糯米粉一、二合,喂之。

共为末,倾入银罐内,火 出青烟为度,加∶
乳香没药各三钱 冰片五分
用唾津调敷,七日后其自脱。再用珍珠散敷之,使收口。内服收肛散。
珍珠散方如下∶
珍珠石膏赤石脂轻粉各一钱 白龙骨三钱 孩儿骨五分 冰片二分
共为末。
收肛散方如下∶
陈皮三两 枳壳一两
水二碗,煎一碗服。

唤肠散
专治内痔肛门里肠头上.外面全然不见.痛苦不禁.虽服药.其未得搽药.焉能得愈.纵千金不得其传妙法.怎生得见内痔耶.或登厕出血.或略少见.不得搽药.必用此药唤出大肠来.以葱汤洗净上药.世之罕方.
磁石(活的能吸铁砂一两研) 枯矾(五分) 干白姜(三分炮另研) 草乌尖(五分生用)
上为细末.却用葱涎或姜汁调涂肛上.少时.肛门自内脱出.当看痔疮上下洗净拭干.看方上用前护肉药贴毕.次上枯痔药.如法三上.凡洗用新笔药水洗之.如此三五七日.下脱净.即用长肉生肌膏药贴之.待好.用贴顶升肠散收入其肠.再服槐角丸解毒.如脱不净不快者.再加斑蝥巴豆一个.或每半个末于内一次即落净.不可再上.宜皂角汤洗之.
宣肠散
内外大便结涩令痛甚.
巴豆去油一钱) 大黄(炮) 朴硝枳壳陈皮(各一两)
等分.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加酒少许服之.以利为度妙.
导水散
滑石木通泽泻车前朴硝大黄通草灯心
上咀水二钟.煎八分.空心服即通.
贴顶升肠散
痔疮已好.此药将肠子收入如神.
萆麻(三四粒) 麝香(三分)
同捣如膏.将头顶心发去一钱大块.将此药贴之.少顷其肠即收入.如缓.再用醋一口喷患人面上.其肠即入.
洗肠药方
如欲收肠.先以五倍子一两煎水一碗.少入白矾末洗之.方用升肠药其肠收入.再不复下.脱肛用之亦妙.
秦艽补 汤
秘传 煎药神方.
当归川芎白芍 生地 黄连黄芩山楂连翘秦艽地榆雷丸枳壳槐角白芷 棕根 升麻
等分.水三碗煎二碗.空心服之.如肥人加条黄芩三分.
槐角丸
下血
槐肉(二两) 当归防风枳壳(炒) 黄芩(各一两酒浸炒) 地榆(五钱)
上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酒或白汤送下效.
槐耳散
肠痔下血如神.
槐树上木耳采不拘多少.曝干为末.空心米汤调二钱送下效.酒亦可.
独羊饭单方
肠痔下血如神.
用鲜羊蹄根叶一斤煮烂食之立止.
槐萼散
肠风下血有验.
槐萼(炒) 生地黄(酒拌蒸) 青皮白术荆芥(各六分) 川芎(四分) 升麻当归身(酒浸各一钱)
上末每服三钱.空心米饮送下.煎服亦妙.
文蛤
文蛤玄胡索明矾枯(各一钱)
痔疮口内水多.以此入疮口少许即干.如无水止贴乳香甚妙.

候登厕翻出肛外,用温水洗净侧卧,其尽出,勿使收入。亦有自翻出,大如茶杯,形如一菌,粪从菌心而出,痛极难忍,上面如盆,四边高,中心陷下,如菌根。粪后用杜枸杞根捣烂,煎汁热熏温洗,洗净以洞天膏摊如菜碗大,中剪一孔,以一边剪开通孔,烘熔圈于菌根,贴于四边,围护好肉,诚恐上药药汁漓于好肉耳。每取枯痔药一二分,入杯津调,笔蘸拂菌之外面四旁,日夜各拂一次。菌之中心,通连肛门,大忌拂药,倘有流入,大痛难当。
拂一两日,毒水流出,菌形渐缩而软。再拂一两日,渐硬而黑,菌边日有脱下。用药一钱,内再增朱砂一分,仍用津调,日夜照拂。俟菌缩小黑硬,再拂,拂至菌根自落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