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皲裂

( shouzujunlie )

别名: 手足皲裂 , 表皮裂疮口

西医

简介:
凡手足部皮肤因多种原因引起干燥和皲裂表现,统称为手足皲裂症。手足皲裂是否为一独立疾病,看法不同:其一认为手足皲裂并非一独立疾病,而是一种继发性损害,但有些人根据本症在某些工厂和农村中发病率较高,多见于露天作业者,且无原发病可查,认为手足皲裂系独立疾病
病因:
本病的发生除与掌跖特殊的生理结构--角质层厚,无毛囊及皮脂腺等内因有关外,与接触多种物质如有机溶剂,酸、碱溶液,有机油等以及机体原有的皮肤疾病湿疹、手足癣、鱼鳞病发生掌跖角化症等也有关,正常角质层内约含20%水分,当含水量小于10%时皮肤干燥,韧性降低,易出现皲裂。本病的形成常与某些职业有关,如经常接触水泥、石灰、碱性物质或粗糙的吸水、脱脂等物理性或化学性刺激,以及冬天露天作业的渔业、农田水利工作等,可使皮肤干燥、粗糙、弹性减退,更由于手足活动伸展牵引,即可发生皲裂
季节:
冬季发生,天暖暂愈。
病理:
组织病理检查系角质增厚,其中可见陈旧出血。有时,在真皮乳头内可见血管外红细胞。
诊断标准:
手足皲裂诊断标准:
1.皮损好发于手指屈面、手掌、足跟趾侧。
2.皮肤干燥,皲裂,如裂隙深达真皮或皮下组织可引起出血和疼痛。
3.多见于工人、农民,常合并手足癣和鱼鳞病,寒冷季节加重。
诊断依据:
临床诊断
1.掌跖常角化过度,皮肤粗糙,增厚,可见穿经表皮的线状裂缝。裂隙由于活动常造成渗血及增大。
2.好发于手指尖、掌、手侧缘,足跟、足外缘等处,皮肤粗糙增厚,可沿皮纹出现2~5mm或更长的皲裂。深者可达真皮,伴有出血疼痛,常使活动受限,影响劳动。
3.以经常从事户外体力劳动或洗手后未能擦干处发,冷风吹后皮肤出现粗糙、灼疼感。
4.经过徐缓,冬季发生,天暖暂愈。
5.家族中常有同样患者。
发病:
本病经过徐缓,冬季发生,天暖暂愈,历年又复发。
体征:
临床表现与分期
(一)症状
1.主观症状:可以从几乎无任何感觉到轻度刺痛或中度触痛及至灼痛,主要取决于皲裂的深度和范围。
2.客观症状:根据皲裂的深度程度,一般可有三度。
一度:皮肤干燥有龟裂,但仅达表皮,故无出血疼痛等症状。
二度:皮肤干燥,裂隙由表皮深入真皮而有轻度刺痛,但不引起出血。
三度:皮肤干燥,裂隙由表及深入真皮和皮下组织,常引起出血和触痛或灼痛
(二)体征
皮肤干燥、疼痛、皲裂是本病的临床特征。
鉴别诊断:
1.手足癣:手足癣也可以因瘙痒搔抓而引起裂口疼痛,但手足癣有下列特点:①常局限一侧掌或跖、指趾间,很少局限于足跟。②原发损害为丘疹、水疱。③常有痒感,甚少疼痛。有时常年发生皲裂,不一定冬重夏轻或夏季痊愈,反而有时夏季更趋严重。①常与趾、指甲癣并发。③常可在皮损处找到真菌。应指出:有时手足皲裂可并发手足癣,二病可互为因果。据调查并发率达30%~85%。
2.手足湿疹:有时手足湿疹可因瘙痒搔抓而致裂疼痛,但湿疹急性或亚急性时,原发损害为红斑、丘疹、水疱等。多伴痒感,如为慢性,则常位于掌跖并累及手足背部,且多伴皮肤粗厚及痒感,故二者可鉴别,手足皲裂可与手足湿疹并存,并存率约1.4%。
3.鱼鳞病:有时在鱼鳞病基础上更易并发手足皲裂,尤在寒凉季节鱼鳞病加重时,二者伴发率达24%~47%。
4.掌跖角化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因角化过度易造成皲裂。但掌跖角化症不一定在冬秋季形成皲裂,有时可常年发病,二病的伴发率为2.4%。
5.鳞屑角化型手足癣:夏重冬轻,爪甲可同时被累及,镜检阳性。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皮损消失,皮肤恢复正常。
2.好转:裂口大都变软或愈合,疼痛减轻或消失。
治疗:
一、全身治疗
对于手足皲裂应防治结合,防重于治,否则一旦皲裂形成,就较难以治愈。全身治疗无特殊疗法,重点在于局部治疗。
二、局部治疗
1.可采用角质溶解或剥脱软膏,如10%~20%尿素软膏或1%尿囊素脂。
2.国内上海卫生材料厂研制的愈裂贴膏是以尿囊素、白及、维甲酸以及苯丙咪唑掺入到普通氧化锌橡皮膏中制成的硬膏剂型,其中2号(尿囊素0.4g,白及100.og);3号(尿囊素0.4g,维甲酸0.2g,苯丙咪唑1.0g),对手足皲裂疗效显著。
3.手搽涂甘油(水、甘油及酒精各1/3)。以温水浸泡手足后外搽各种市售的润肤霜,或油脂亦可。
4.扬州市小康日用保健品厂生产的"貂油防裂护肤霜",是以内含貂油,尿素及维生素等药物。用温水洗净患处后外搽每日早晚各1次。
5.热浴疗法:对深的皲裂,患者常伴有掌跖角化过度,在外用药前患者应先用热水浸泡手足,使局部柔软为宜。然后外涂霜膏或油脂。
中西医结合:
1、在冬夏露天作业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保护皮肤。
2.对皲裂深的要先用温水浸泡,用刀片削去过度角化的角质层然后外搽上霜剂,膏剂或油剂,或用胶布贴于患处。
3.不同的病例有不同的激发和诱发因素,应对症治疗。如手足皲裂伴发口干咽疼,发烧者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可服用中药当归地骨皮银花山豆根柴胡大青叶、生石膏、甘草等。用煎过第2次药渣兑水煎20分钟然后外洗患处,每日1次洗30分钟。
4.不要剧烈活动,避免外伤,运动时穿的鞋应大小合适。

“手足皲裂” 相关论述

深师手足皲裂方。
蜀椒四大合汗,以水一升煮之七沸,去滓渍之,半食顷出令燥,须臾复浸,涂羊猪髓脑尤妙。(范汪同出第二十九卷中)
集验疗手足皲裂血出痛方。
若涉冰霜冻,面及手足皲裂瘃坏,取麦窠浓煮汁,及热以浸洗之,即瘥。
又方:取葱叶萎黄,及箨煮,以渍洗之。(范汪同)又疗人脚无冬夏常坼裂,名曰尸脚,此因履踏洗尸水及恶物故也,方。
取鸡屎一升,以水二升,煮数沸,待小冷,以渍脚半日,不过三四度瘥。(深师千金范汪同出第九卷中)
千金疗手足皴裂,血出疼痛方。
猪胰着热酒中以洗之,即瘥。(深师集验同云无酒用汤亦佳出第二十四卷中)


病名。手足皮肤粗糙而裂口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皲裂者,肌肉破也。言冬时触冒风寒,手足破,故谓之皲裂。”甚者由裂口溢血外出。治宜温经散寒生肌,用皲裂欲脱方(川椒、芎?、白芷防风干姜)捣碎,水煎取汁,温涂患部。或参见皲裂疮条。

圣惠》∶夫小儿肌肤软弱,冬时解脱,触冒风寒,手足脱肉破,故谓之皲裂也。
千金翼》治手足皴裂血出疼痛方。
上取猪 着热酒中,以洗之即瘥。
圣惠》治小儿入水手足皴裂肿痛血出方。
上用生胡麻,烂捣涂之。
圣惠》又方
上以枣煮取肉,研细敷之,一宿后,用甘草汤洗即瘥。

皲裂者,肌肉破也。言科时触冒风寒,手足破,故谓之皲裂

手足皲裂血出痛,若涉冰霜冻面及手足皲裂瘃坏方。
取麦窠浓煮汁,及热以浸洗之,即瘥。(《外台》卷二十九)
又方
葱叶萎黄及箨煮,以渍洗之。(《外台》卷二十九)
治人脚无冬夏常拆裂,名曰尸脚,此因履踏洗尸水及恶物故也,方。
取鸡屎一升,以水二升,煮数沸,待小冷,以渍脚半日,不过三、四度瘥。(《外台》卷二
治手足皴裂,血出疼痛方。
猪kt 着热酒中,以洗之,即瘥。无酒用汤亦佳。(《外台》卷二十九)
治手足瘃坏方。
蜀椒四合,以水一斗,煮三沸,去滓,以洗渍之。(《医心方》卷八)
冻疮方。
以蜡洋灌之。(《医心方》卷八)
代指方。
单煮甘草渍之。(《医心方》卷八)
又方
以指刺炊上热饭中七遍。(《外台》卷二十九)
又方
芒硝汗渍之。(《医心方》卷八)

五倍子一味为细末,先以净纸揩干,麻油调敷。赵彦信方。

以头垢敷之即不痛,久之自合,取其腻也,埙侄云。

冬季,有些人的手足,特别是指掌和足跟常发生开裂现象,俗称裂拆,医学上称皲裂发生皲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皮肤增厚、干燥和手足活动时的牵拉作用是形成皲裂的三个主要因素。
表皮增厚 手掌、足底的皮肤生来就比其他部位厚,且相当坚硬,缺乏弹性,从而为皲裂发生创造了条件。使皮肤增厚、缺乏弹性的某些皮肤病如手、足癣、慢性湿疹等均可促进皲裂发生和发展。
表皮干燥 掌跖没有皮脂腺,缺乏正常的润滑保护能力,冬季汗腺分泌减少,天气干寒,表皮就会干燥失去弹性而开裂。常接触能溶解脂肪的有机溶媒如苯、汽油等或吸水性物质如泥水匠,常接触碱性肥皂的洗衣工等,他们掌跖的皮肤要比一般人更干燥,自然更有利皲裂发生
劳动时的牵引力 这是产生皲裂的决定性因素。
老年人由于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相对降低,皮脂分泌减少,降低了弹性,因而容易发生皲裂
皮肤有了皲裂要及时治疗,越早治疗,越易治愈。常用的有15%尿素脂。近年来,笔者用特制水解蛋白霜治疗皲裂,取得了更显著的效果。
选用疗效高的治裂药固然重要,但用药方法也不应忽视,搽药前要先用温热浸泡,然后揩干、搽药,每天2次。对角质过厚者,宜先将增厚的角质层削薄再搽药,以促使表皮变软变薄,并保持角质层的水分,改善表皮的干燥状态,从而提高疗效。
预防皲裂,关键是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以消除或减少发病诱因,并积极治疗易致皲裂的皮肤病,例如手足癣、鱼鳞病湿疹等。调查表明近半数皲裂病人由于手足癣引起,这些病人如能在夏季治愈手足癣,则入冬后可不发生皲裂,或使症状显著减轻。
皮肤因某种刺激而肥厚变硬时,是应尽量消除刺激因素或注意防护措施。当皮肤已变得肥厚和发硬而趋向于发生皲裂时,如能常用热水浸泡,用刀片削去一部分过厚的角质层,然后搽上些猪油、凡士林、蛤蜊油或甘油(用时掺一半水)等,往往可预防皲裂发生;对厚而硬的皮肤,可用具有角质剥离作用的水杨酸软膏或30%冰醋酸,每天搽2次。
应加强个人卫生,注意保护皮肤。冬天皮肤较干燥,应多搽油脂以滋润皮肤。避免过多使用肥皂、皂粉或碱水洗手,以免去脂过多,而使皮肤干裂。常接触有机溶剂(如苯、汽油等)或吸水作用强的物质(如水泥等各种粉末),均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涂些防护膜或油脂等,最好在上面先搽些劳动护肤霜或蛋白治裂膏等。洗手后要及时擦干。尽可能使用手套,避免双手与原料或产品直接接触,减少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刺激,也可减少皮肤水份的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