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

( yasuiyan )

西医

简介:
牙髓炎是常见的主要感染通过深龋洞、牙冠隐裂、外伤等所引起一种牙病。
病因:
牙周病的晚期感染也可由根尖孔进入牙髓,血源性感染甚为少见。病原菌无特异性。此外化学药物及填充材料、温度刺激等也可引起牙髓炎
病理生理:
牙髓炎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型,慢性牙髓炎在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以急性发作。急性牙髓炎又可分为浆液性及化脓性两种
诊断标准:
1.急性牙髓炎
(1)牙体有缺损。
(2)有自发性剧痛,可放射到颞、面部。
(3)温度刺激疼痛加重,不能准确定位。
2.慢性牙髓炎
(1)大多数有牙髓暴露,并有活力。
(2)有自发痛史,呈持续性钝痛,也可出现中度自发痛,能指出痛牙。
(3)温度刺激痛不尖锐。
诊断依据:
诊断急性牙髓炎的主要依据是疼痛的性质,发现有可能引起牙髓炎的患牙。温度测试法可作患牙的定位。牙髓炎应与三叉神经痛上颌窦炎及髓石等病引起的牙痛相鉴别。慢性牙髓炎应注意与闭锁性牙髓炎、深龋及牙髓充血相鉴别。
体征:
牙髓炎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型,慢性牙髓炎在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以急性发作。急性牙髓炎又可分为浆液性及化脓性两种;慢性牙髓炎的表现有三种类型:①闭锁性,无穿髓孔。②溃疡性,有穿髓孔。③增生性,多发生于青少年,患牙有较大的穿髓孔,牙髓组织增殖形成息肉,表面有上皮覆盖。
急性牙髓炎的主要症状是自发性阵痛,夜间平卧时疼痛加重,早期患牙的定位不准确,炎症累及根髓时则可以定位,且疼痛的间歇期缩短,温度的刺激可影响疼痛症状。疼痛可以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反射,慢性牙髓炎的症状不明显。
疗效评定标准:
1. 治愈:
(1)治疗后1年内无自觉症状。
(2)无叩痛。
(3)x片显示根尖周正常。
2. 好转:
(1)治疗后急性症状消退,或症状体征均消失。
(2)x片显示根尖周膜间隙增宽,骨硬板未恢复正常。
治疗:
应尽量保存患牙,可能时还应保存活髓,待炎症消退后作盖髓或活髓切断术。不能保留活髓时则根据病情作干髓术、牙髓塑化或根管治疗。

“牙髓炎” 相关论述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且引起痛苦最严重的牙髓病即是牙髓炎。患牙髓炎时往往痛疼难忍、坐立不安,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特征是疼痛剧烈,其疼痛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自发性阵发性剧痛。即没有外界刺激因素牙齿产生剧烈疼痛,疼痛呈间歇性发作,疼一阵、歇一阵。一般在牙髓炎早期,疼痛发作时间短,间歇时间长;牙髓炎晚期,疼痛发作时间长,间歇时间短,而且疼痛往往夜间发作比白天更加剧烈。
②温度刺激可使疼痛加剧。无论在发作时或间歇期,遇冷、热刺激可引起疼痛,或使疼痛加剧。一般牙髓炎早期对冷刺激更为敏感,而晚期有时对热刺激更为敏感。化脓性牙髓炎若遇热则疼痛难忍,而冷刺激反可使疼痛缓解。因此,患者常含冷水以减轻痛苦。
③疼痛不能定位。牙髓炎疼痛发作时,常常沿三叉神经分布区放射至同侧上、下牙及头、面部。患者分辨不清何为病牙,常常误指。但这种放射痛不会发生在病牙的对侧,必定在病牙的的同侧。
急性牙髓炎包括急性浆液性牙髓炎急性化脓性牙髓炎。它们分别为牙髓充血发展而来和牙髓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如出现以上病痛时应尽早去专科医院检查治疗。

要点见表。
表一

肿痛史
病名疼痛性质牙髓情况叩痛触痛牙伸长感与咬合痛脓肿形成或面部肿胀松动全身症状龈瘘其它
激发自发放散持续时间
深龋刺激除去后痛即消失 化脓或炎症后期可有热致痛冷缓解现象
慢性牙髓炎偶有隐痛,可有疼痛史刺激除去后仍可延续一段时间。自发痛短暂多已穿髓有探痛,或有牙髓息肉,探痛不显
急性牙髓炎剧痛向同侧放散由间歇转为持续未穿髓或已穿髓有探痛可有轻叩痛
慢性尖周炎一般无一般已穿髓,无探痛同上可有可有
急性尖周炎可有较剧的自发痛多为持续性同上可有可有

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患牙萌出不全,以冠周围组织红肿、压痛、龈瓣下溢脓为特点,可有张口受限;急性牙髓炎以有深龋洞,激发痛与自发痛为特点;急性尖周炎以叩、触痛明显,牙有伸长感为特点。可参看表一。

三叉神经痛多见于中、老年病员,常因说话、洗脸、进食等动作触及面部某一处(扳机点)而诱发,为阵发性短暂认闪电样剧痛,可沿三叉神经的一支或两支分布区放散,一般每次痛数至数分钟不等。病员常可指出扳机点,并有较长病史可询,因此与急性牙髓炎的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牙髓炎是指牙齿内含有神经血管的最内层牙髓疼痛性炎症。
【病因】
牙髓炎最常见的原因是牙齿龋坏,其次是损伤。由于牙髓被四周是坚硬的牙齿骨壁所封闭,当牙髓发炎时,没有空余处容纳肿胀后的牙髓,它只能增加牙齿内的压力。中度炎症,如果缓解,不会造成牙齿的永久性损害。严重的炎症,可以杀死牙髓。牙齿内压力增大,通过根尖孔可将感染的牙髓挤出,并从那里损害周围的组织和颌骨。
【症状和诊断】
牙髓炎能引起剧烈的牙痛。为了确定牙髓是否还可以挽救,口腔科医生应该作必要的检查。例如,使用冷刺激,如将冷刺激去除后,在几秒钟内疼痛停止,表明牙髓还是健康的。此时,通过去除牙齿龋坏部分,并进行充填可以挽救牙髓。但在冷的刺激去除后疼痛仍然存在,或者出现自发性的疼痛,此时的牙髓已不可恢复。
口腔医生也可使用电子牙髓活力测试器,这种仪器可以表明是否是活髓,或牙髓已无活力。测试时,如果感到有小股电流传导到牙齿,说明是活髓。牙齿对叩痛的敏感,常常意味着炎症已扩散到周围组织和骨。x线摄片能确定牙齿龋坏,并且显示出炎症是否已扩散到病牙根尖周围的骨组织内。
【治疗】
在病因被处理后炎症就停止了。早期查出牙髓炎,用含有镇静剂的充填物作暂时性充填可以止痛。这种充填物能保留6~8周,然后用永久性充填物代替。有时也可直接用永久性充填物进行充填。
在牙髓损害比较广泛,不能恢复时,唯一能止痛的方法是去除牙髓,即作根管治疗或拔除病牙。

牙髓位于周壁坚硬的牙髓腔中,主要由神经血管束组成,起着营养牙齿和感觉以防御外来伤害的功能。牙髓一旦受到炎症刺激而充血肿胀后,神经在牙髓中便无法退让而只能压挤自身,于是就感受到剧烈疼痛。
龋齿是引起牙髓炎症的首要因素,龋洞内众多细菌很容易通过牙本质小管进抵牙髓腔内使牙髓发炎。细菌及其毒素会通过牙根的侧支小管进入牙周病病牙的牙髓腔。引起牙髓炎症的细菌主要是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其他种类细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等。
牙髓充血牙髓炎的前驱病损,通常是可逆的,只要及时治疗,有可能治愈。牙髓充血一般无自觉症状,患牙对饮食的温度很敏感,特别对冷的刺激可立即引起短时间疼痛,刺激过后疼痛也就消失。
急性牙髓炎多由牙髓充血阶段未及时治疗,或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所致。急性牙髓炎的症状是发病急,疼痛剧烈难忍,多为自发性或阵发性。初期疼痛时间短而缓解期长,以后则疼痛时间长而缓解期短。夜间发作时由于牙髓腔内压力增高,疼痛剧烈。进食时,食物温度不同对疼痛的性质关系尤为明显,早期对冷食敏感,晚期绝对不能进食热食。剧烈的疼痛呈放射性而牵引至半侧头部。
急性牙髓炎晚期多转化成慢性,牙髓化脓而自身坏死、坏疽或溶解,并向根尖发展成很难治愈的根尖炎。这时,只有抽除坏死、坏疽牙髓或拔除病牙,根尖部的炎症才得痊愈。
起自龋齿的牙髓炎症,直至引起根尖感染的过程,常持续数月数年,只是由于人们不予重视而疏忽治疗,才多受痛苦,并在最后牺牲了牙齿;这是应该引起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