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

( feizi )

中医

简介:
以皮肤出现针头大小红疹或小疱,灼热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病机:
痱lei是因夏季气温偏高,汗出不畅所致。
类证:
1.暑热:好发于四肢伸侧,尤以两小腿伸侧多见,常对称,皮损以红斑、丘疹为主,搔抓常引起抓痕、血痂及淡褐色素沉着。
2.药毒(疹):有用药史,发病与季节炎热无关,皮损多为广泛性、对称性、多形性,颜色鲜红,停药后可自行消退。
治疗:
(一)辨证论治
中药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可选用香薷饮加减。症状严重者,清暑解毒渗湿利尿。清暑汤加青蒿野菊花大青叶等。
(二)外治其他治疗:
1.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炉甘石、氧化锌、甘油、氢氧化钙溶液)等,外搽。
2.六一散、止痒扑粉、痒子粉等,外扑。
3.搔破染毒者,青黛散麻油调搽。
4.饮食疗法绿豆煮熟,薄荷煎汤加糖和入,代茶饮

西医

简介:
痱子(miliaria)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病。
病因:
人体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中,汗液大量分泌,不能及时地蒸发,致使汗管口部角质层浸渍、变软,堵塞汗孔,汗液排泄不出,淤积的汗液产生压力,使汗管在不同水平上发生扩张破裂,导致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反应。也有人认为痱子发生与皮肤上菌丛特别是球菌丛繁殖增多,产生毒素,损害汗管腔的细胞有关。
季节:
夏季常见。
诊断标准:
痱子诊断标准:
1.皮损好发于面部、躯干、乳房下、肘、腘窝。
2.皮损为针头大红色丘疹或丘疱疹,四周有红晕,群集不融合。自觉刺痒。
3.多见于炎夏和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气候转凉可自愈。
体征:
常见于夏天炎热之时。自觉瘙痒刺痛。气温降低,凉爽之时,皮损自然消退。
根据汗管破裂和汗液溢出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白痱:或称晶形粟粒疹,汗管破裂和汗液温出的部位比较表浅,在角质层内。损害为多数针头大的浅表小水疱,疱壁甚薄,微亮,内容清,周围无红晕。容易破裂干燥后遗留菲薄鳞屑。无自觉症状。好发于躯干部。本型多见于高热、汗出不畅的患者。②红疹:亦称红色粟粒疹,汗管破裂和汗液溢出在表皮内。损害为密集的针头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周围绕以狭窄的轻度红晕。严重时皮损有融合倾向。皮疹往往成批发生气候转底数日内皮疹即可消退,退后局部有灰白色糠状鳞屑。自觉瘙痒、刺痛和灼热感。好发于额、颈、胸、背、肘窝、腘窝、妇女乳房下及婴幼儿头面部及臀部等处。②深在性痱子:汗管破裂和汗液溢出部位较深在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损害为密集的正常皮色的丘疹,出汗时皮疹增大,不出汗时皮疹不明显。一般无自觉症状。除面和掌跖外,全身皮肤出汗减少或不出汗。好发于躯干。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皮损完全消退。
2.好转:皮疹趋消,无新发皮疹。

“痱子” 相关论述

痱子是要幼儿期常见的皮肤疾患,多发于夏季,由于夏季气候闷热,汗泄不畅,汗液潴留于汗腺周围所致。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开始皮肤发红,继而出现许多粟粒大小的小丘疹和小水疱,密集成片,且有刺痛和瘙痒感。治宜消暑化湿
(一)
处方:生桃叶200克。
用法:将生桃叶200克放入1升的水中,煎至只剩下四分之三止,将桃叶汤加入浴水内,一天入浴2~3次。浴后暂时不会痒。经数小时后再痒起来,可用桃叶汤绞毛巾轻拭,千万不要用手抓,以免抓破化脓。
(二)
处方:黄瓜
用法:若在腋下、颈部、足的关节处等皮肤较柔嫩的部位长痱子,可用黄瓜切片,将切口按在患部按摩就好,一天重复数次。
(三)
处方:鲜苦瓜1条,皮硝9克,冰片15克。
用法:上药捣泥,去渣后涂搽患处,每日2~3次。
(四)
处方:马齿苋(鲜)30~60克。
用法:上药加水120毫升(约半碗),煮20分钟,除渣留水,待凉备用。用时,每次倒出半酒杯,用药棉或干净纱布蘸涂患处,每日5~6次。
(五)
处方:苦参20克,冰片10克,生大黄20克,雄黄10克,黄连10克,75%酒精300毫升。
用法:上药浸泡于75%酒精300毫升中2~3天即可。用时,以消毒棉花蘸药汁涂患处,每日3~4次。
(六)
处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
用法:先用温水洗净患部,擦干后,将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轻轻反复涂搽患处,每日1~2次。
(七)
处方:冬瓜
用法:将冬瓜皮上的毛刺去掉,洗净,然后,取1片冬瓜,频搽患处,不仅可止痒,也可使其消退。
(八)
处方:牙膏。
用法:用牙膏轻轻涂擦生痱子部位,可使痱子逐渐消退。
以下两方用于预防小儿痱子
附yy(x一)
处方:绿豆、鲜荷叶适量。
用法:洗净,加水同煮,待绿豆熟后,加适量白糖,吃豆喝汤。附(二)
处方:鲜蚕豆皮适量。
用法:剥下晒干,洗净,放在铁锅内炒焦,用开水沏泡,当茶饮用。

病名。指夏季因汗出不畅所生的一种皮肤病。见《中医临证备要》。即痱疮。详见该条。

圣惠》∶夫盛夏之月,小儿肤腠开,易伤风热,风热毒瓦斯搏于皮肤,则生痱疮,其状如汤之泼,轻者匝匝如粟粒,重者热浸渍成,因以为名,世呼为痱子也。
陶隐居疗小儿热痱方。
上以菟丝子,取茎 汁,以浴小儿。
圣惠》治小儿痱子,磨破成疼痛。宜用止痛生肌赤石脂散
赤石脂黄柏(末) 腊面茶(末。各半两) 白面(二两) 龙脑(一分)
上件药同研令匀,每用绵 扑于上,以瘥为度。
圣惠》治小儿夏月痱,及热疮葛粉散
葛粉(三两) 甘草(生锉) 锻石(炒。各一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以绵 扑于上,以瘥为度。
圣惠》治小儿体热痱疮滑石散
滑石(末,三两) 白矾(灰,一两) 枣叶(四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先以温浆洗,后取药敷之,即瘥。
圣惠》又方
英粉(五两) 白龙脑(一钱)
上件药细研。先用枣叶汤洗,后以散扑之。
圣惠》治小儿痱疮热破,痛不止方。
藕节(末二两) 生油麻(二合
上件药先捣油麻如膏,后下藕节末和,别入生蜜,调稀稠得所,涂于上,不过三、五度瘥。
张涣治小儿盛夏之月,因汗腠理开疏,风热毒瓦斯客之,则生痱疮,其状如汤泼,或纷纷如粟粒,俗呼为痱子,甚者磨破。宜龙脑散
龙脑(别研) 黄柏(末。各半两) 白面 腊面茶(末。各二两)
上件药同研匀细。每用新绵 药扑于上,破者敷之,以瘥为度。

千金》云∶凡热疮起便生白脓,即今俗名脓窠是也。其初起即浅,但出黄汁,名肥疮,又名黄烂。初作亦如肥疮,喜着手足,常相对生,随月生死,痛痒坼裂,春夏秋冬随瘥,剧者名 ,治法已见门。
脓胞,治热为主。
黄芩黄连大黄(各三钱) 蛇床子寒水石(二钱) 黄丹(五分) 白矾(一钱) 轻粉白芷无名异(各少许) 木香(少许,痛者加)
上为细末,麻油调涂。
又方 荞麦面(一两) 硫黄(八钱,研) 水银制铅(一钱,研)
或油或猪胆汁,调搽。
白蒺藜散热毒瘙痒,心神壅躁。
白蒺藜(炒,去刺) 白鲜皮防风(去芦) 川大黄(锉,炒) 赤芍药栀子子芩麦门冬(去心,焙) 玄参桔梗(去芦) 甘草(炙赤,锉) 前胡(去芦,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用薄荷汤调服
密陀僧散热毒恶疮、臭烂,久不生肌。
密陀僧雄黄雌黄定粉(各半两) 腻粉(三钱)
上研为细末。先用柳枝一握、生甘草一两、捶碎,以浆二升煎六七沸,去滓。稍热,淋洗净,拭干敷之。
白金散风毒攻注遍身,及手足生热疮,疼痛出黄水
用桂府滑石为细末,先用虎杖甘草豌豆等分,约半两许。水二碗煎上项药至一碗,去滓。微热淋洗,水冷拭干。上掺滑石末令通身,便睡至明,决愈。
玉粉散热汗浸渍成,肿痒 痛。
定粉(一两) 蛤粉(九两半) 白石脂白龙骨石膏(各半两) 滑石(八两半) 寒水石(烧通赤,放净地上冷,出火毒,一两) 粟米粉(二两)
上为细末,研匀。每用些少,干擦患处。
七宝散热汗浸渍成,痒痛不止。
当归防风荆芥地骨皮木通(各二两) 白矾(一两)
上为粗末。每用药一两,水三大碗煎五六沸,滤去滓。稍热,淋渫患处,避风少时。
赤石脂散痱子磨破成,用此止痛生肌。
赤石脂(细研) 黄柏(去粗皮,锉) 腊茶末(各半两) 白面(二两) 龙脑(半钱,另研)
上为细末,研匀。每用时,绵 扑之。
龙脑粉痱疮,痒痛。
龙脑(一钱,研) 粟米粉(五两)
上研匀。先用枣叶汤洗后,用绵 扑之。
玉女英痱疮,痒痛。
滑石(半两,细研) 绿豆粉(四两,微炒)
上研匀,以绵擦扑之。一方,有枣叶一两。
楝花粉敷方痱子瘙痒
上用苦楝花不拘多少,焙干为末,入蚌粉滑石末各少许,研匀。日频敷之。治暑月,汗渍腋下赤肿,及痱疮
上取腊雪水,和蛤粉敷之。
戴院使治痱子,用香扑粉朴硝末,如常扑使,更入少许枯矾末。
治热痱疮,遍身如蚕子。用不灰木枣叶为末,上搽之即止。又法,用茨菰叶,阴干为末,敷之。又方,用腊雪以瓶收贮。遇生痱时,以所化水涂敷。又方,用黄瓜切断,擦痱子上,即安。又方,用枣叶煎汤浴之。又方,用蚌粉四两、绿豆粉二两、滑石一两为末,干擦之。

升麻
煎服,并洗患处自愈。或以∶
绿豆粉蛤粉各二两 滑石一两
和匀扑之,亦效。

夏月汗湿怫郁毛窍,发痱如疹。用绿豆粉一两、滑石五钱、轻粉二钱,研和匀,以软绢蘸扑患处,或以东壁土研细搽之。

高司法方。
剪刀草汁调蛤粉敷之(剪刀草慈菇叶也)。

痱子是由汗液潴留引起的瘙痒性皮炎。
细小的汗管把汗液带到皮肤表面,汗管堵塞时,潴留的汗液引起炎症,产生刺痛和瘙痒痱子皮损多为很小的水疱,也可出现大面积皮肤潮红。
痱子最常见于炎热潮湿的季节,但冬天衣服穿得太多也可发生痱子痱子最常见的部位是躯干和大腿。
减少出汗可控制痱子。皮肤降温、保持干燥并避免增加出汗是重要的,使用空调最理想。常用含皮质类固醇或加薄荷醇的洗剂治疗。但这类治疗不如改变环境和穿着适当有效。
痱子发生
痱子因汗管堵塞、破裂后汗液淤积在皮下引起
[imgz]mokejiatingzhenliao154.gif[alt]痱子发生[/alt][/img]

痱子是炎热季节中发生的一种急性皮炎。多见于婴幼儿,有红痱和白痱两种。痱子发生多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及人的汗液分泌过多,汗液蒸发不畅有密切关系。由于表皮被汗液持续浸渍,汗液不能通畅排泄而郁积于汗管内,引起轻度的真皮炎症反应,结果形成痱子。好发于颈、肘窝、胸背和小孩的头面等处,红痱表现为红色密集的针头大小丘疹或丘疱疹;白痱为针头大小半透明的浅表小疱,高烧病人在热度骤降,伴有大量出汗时,容易发生
生了痱子以后,局部可用温水清洗,轻轻揩干,撒上扑粉痱子粉。避免用热水和肥皂洗烫或手抓,忌用软膏糊剂等油类制剂。
预防痱子,应注意皮肤清洁卫生,经常洗澡,保持皮肤干燥;要注意环境通风,避免过热;衣服宜轻松、宽大通风,勤洗换;家长应特别注意夏天不宜给婴幼儿穿衣过多;高热卧床病人及婴儿睡时应多翻身,常沐浴,浴后在皮肤皱折部位宜多扑些痱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