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肿瘤

( fumohouzhongliu )

西医

简介:
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肿瘤统称为腹膜后肿瘤
人群:
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无性别差异。
病理:
腹膜后肿瘤的种类繁多,可以肿瘤的组织来源分类如下:①胚胎期残留组织:多为泌尿生殖系统的残留组织,包括迷走的性细胞形成的绒毛膜上皮癌、女性中曳组织形成的假性粘液肿瘤,以及含有三个胚层组织的畸胎瘤。②神经组织:常见者为神经鞘、恶性神经鞘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肉瘤、副神经节、肾上腺以外的嗜铬细胞瘤脊索瘤以及好发于儿童的神经母细胞等。发病率10%左右。③腹膜后的间叶组织:最常见的是脂肪源性、纤维源性和平滑肌源性的肿瘤,其发病率可高达70%左右。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体检、胃肠钡餐x线检查、泌尿系统造影、超声波、ct检查等以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糖测定,必要时还要作儿茶酚胺及v m a测定帮助诊断。
体征:
早期无临床症状,后期则不论其组织来源均具有相似的症状:①占位症状:偶然自觉或体检时发现腹块,体积较大,不易推动,可导致内脏移位。②压迫症状: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可影响腹腔内邻近器官和组织,出现压迫症状,如腰酸腹胀,大小便不畅。压迫大血管影响血液循环,引起下肢浮肿,会阴部肿胀以及腹壁静脉曲张等。③内分泌紊乱症状:由于肿瘤在生长中消耗大量碳水化合物,巨大腹膜后肿瘤还可自行分泌大量胰岛素样物质,可出现低血糖症状。还有一些宵上腺以外的腹膜后嗜铬细胞瘤,也能产生大量儿茶酚胺和香草杏仁酸(vm a),可引起间歇性或持续性高血压症状。④全身性症状:晚期可出现乏力、消瘦、低热等症状。
治疗:
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辅加术前或术后放疗及化疗。手术切口要能充分暴露肿瘤,以避免挤压肿瘤。解利组织要锐性分离和钝性剥离相结合,尽量把肿瘤的假膜一并切除。如有困难可行包膜内分离术。肿瘤切除后应尽量止血,如渗血较多而无法止血时,可用塑料包纱布填塞加压止血法,待日后慢慢拉出。来源于纤维组织或脂肪组织的的大肿瘤而无法全部切除时,可行部分切除,并争取术后放射治疗。腹膜后肿瘤对化疗多不敏感,药物选择视肿瘤性质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