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脉

( shenmai )

定位: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癫痫;躁狂症;头痛;头晕眼花;中风;腿部疼痛;眩晕;面瘫;胎位不正;踝关节虚弱;头痛;腰背痛;痛经;心悸;失眠;腿部和臀部虚弱; 日间自汗;失语;踝关节和膝关节僵硬;耳鸣.
功效:扶助阳跷脉;除内风;清除经络淤阻;促进气血运行;放松肌腱;驱风;益目养眼; 安神.
针灸方法:针法直刺0.2-0.5
寸.
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释义:申,扩展;地支中的第九个;八卦中属金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肺金特性的凉湿之气.
脉,脉气也.
申脉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在此变为凉湿之性.本穴物质为来自膀胱经金门以下各穴上行的天部之气,其性偏热(相对于膀胱经而言),与肺经气血同性,故名申脉.
又说;本名称可以理解为阳跷脉自此处向上扩展.
备注:阳跷脉和阳维脉交会穴; 十三鬼穴.

“申脉” 相关论述

[定位] 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解剖] 在腓骨长短肌腱上缘;有外踝动脉网及小隐静脉;布有腓肠神经的足背外侧皮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酸痛,目赤痛,失眠
[配伍] 配肾俞肝俞百会眩晕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脉。


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阳蹻。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蹻。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主治头痛眩晕、狂、痫,腰腿痛,足踝关节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腰背脊强足踝风,恶风自汗头痛,手足麻挛臂间冷,雷头赤眉棱痛,吹乳耳聋鼻?血,肢节苦烦疼,遍身肿满汗淋漓,申脉先针有奇功。
【注】●腰背脊强,不能俯仰也。
●足内踝红肿,名绕踝风也。
●足外踝红肿,名穿踝风也。
恶风自汗雷头风痛,暴发火眼眉棱骨痛手足麻木拘挛,臂冷,及妇人吹乳乳房红肿(未产者名内吹,已产者名外吹也),耳聋鼻衄癫痫抽搐肢节烦疼遍身肿满,头汗淋漓等证,此皆风热痰饮流注攻冲为病,并宜先针申脉,立时有功(图十九)。

腰背脊强足踝风,恶风自汗或头疼,手足麻挛臂间冷,雷头赤眉棱痛,吹乳耳聋衄血癫痫肢节苦烦疼,遍身肿满汗淋漓,申脉先针有奇功。
〖注〗腰背脊强,不能俯仰也。足内踝红肿,名绕踝风也。足外踝红肿,名穿踝风也。
恶风自汗雷头风痛,暴发火眼眉棱骨痛手足麻木拘挛,臂冷,及妇人吹乳乳房红肿(未产者名内吹,已产者名外吹也),耳聋鼻衄癫痫抽搐肢节烦疼遍身肿满,头汗淋漓等证,此皆风热痰饮流注攻冲为病。并宜先针申脉,立时有功。
阳跷申脉穴图(图缺)

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白肉际,前后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软骨,其穴居中。阳蹻脉所出。《铜人》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风眩腰脚痛,胻酸不能久立,如在舟中。劳极冷气逆气,腰髋冷痹,脚膝屈伸难,妇人血气痛。
洁古曰:『痫病昼发,灸阳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