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门

( jimen )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血海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
主治:排尿困难;遗尿尿潴留;腹股沟疼痛;腹股沟肿胀;肌肉萎缩;四肢运动障碍、瘫痪或疼痛。
功效:增强调理膀胱和泌尿系统;祛湿。
针灸方法:针法直刺0.5 - 1寸.
灸法艾炷灸 3 - 5 壮或艾条灸 5 - 10 分钟。
释义:〖名解〗箕,土箕也,担物之器也。门,出入的门户也。箕门名意指脾土物质在本穴运行转化。本穴物质为血海穴水湿云气胀散而来的风气,至本穴后风气变为强劲之势并吹带脾土物质随其而行,穴内的脾土物质如被土箕担运而出,故名箕门

“箕门” 相关论述

[定位] 在大腿内侧,当血海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
[解剖] 在缝匠肌内侧缘,深层有大收肌;有大隐静脉,深层之外方有股动、静脉;布有股前皮神经,深部有隐神经。
[主治] 小便不利遗尿,腹股沟肿痛。
[配伍] 配太冲腹股沟疼痛。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5~1寸。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在大腿内侧,当血海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布有股前皮神经,隐神经和大隐静脉,股动、静脉。主治小便不利遗溺,鼠蹊肿痛,阴囊湿痒等。直刺0.5-0.8寸,避开动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素问·刺禁论》:“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②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为足太阴动脉,即下部人,以候脾胃之气。

鱼腹上越筋间,阴股动脉应手。一云股上起筋间。《铜人》灸三壮。
主淋小便不通遗溺,鼠鼷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