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草

( Jiē Gǔ Cǎo )

别名: 红母鸡药 , 红毛母鸡 , 壮阳草 , 白龙骨 , 冷坑兰 , 冷坑青 , 猢狲接竹 , 痱痒草 , 血和山 , 乌骨麻 , 赤车使者

接骨草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祛瘀生新,舒筋活络。浸酒服,能强壮筋骨,治风湿骨痛。叶治跌打,接骨
用法用量:
内服:1.5~3钱。
性味:
苦,平。
用药禁忌:
孕妇忌用。(性味以下出《南宁市药物志》)
化学成分:
含反-藏红花酸二甲酯。
生境分布:
生于丘陵、山坡或山沟小灌丛中。分布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台湾等地。
原形态:
舞草(《酉阳杂俎》)
小灌木,高达1.5米。茎圆柱状,有纵沟,无毛。叶互生,羽状复叶,小叶1~3枚;顶生小叶矩形或披针形,长5.5~10厘米,宽1~2.5厘米,先端圆形或钝,具短尖,上面无毛,下面被紧贴的短柔毛;侧生小叶很小,矩形至线形,有时不存在;叶柄长1.1~2厘米。顶生花序圆锥状,长达24厘米,腋生花序总状;苞片密生,阔卵形,长约6毫米,脱落;花紫红色,长7.5毫米;萼片5,长约1.5毫米,萼齿短;花冠蝶形,龙骨瓣具距。荚果镰形或直,节5~9个。花期秋季。
来源:
为豆科植物舞草枝叶。全年可采。
出处:
《南宁市药物志》

接骨草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活血散瘀,消肿止咳。治跌打扭伤痄腮闭经咳嗽
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根茎,治骨折;茎叶,治咳嗽。"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活血祛瘀,消肿解毒,止咳。"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内服:煎汤,鲜者1~2两。
性味:
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性温,味辛苦。"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温,味淡。"
附方:
①治骨折:鲜接骨草根,加鲜苦参根等量,入黄酒捣烂裹敷伤处,外夹以杉树栓皮,固定,每天换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咳嗽:鲜接骨草茎叶一两,炖猪肉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③治挫伤、扭伤接骨草鲜全草加食盐适量捣烂外敷伤处。
④治流行性腮腺炎接骨草鲜全草捣烂外敷患处。
⑤治闭经接骨草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服。
⑥治肺结核发热咳嗽接骨草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③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性状:
鲜根茎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多分枝,长3~10厘米。表面淡紫红色,有结节,并具多数须根痕。断面暗紫红色,具6~7个维管束。有青草气,味辛而苦,有毒性。产于浙江。
生境分布:
生于阴湿的山麓树下、沟边及杂草丛中。分布华东及华中。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斜生,无毛,节有时膨大。叶互生,呈2列状,无柄;叶片斜长椭圆形或斜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尖锐,带尾状,基部斜半圆形,不对称,边缘中部以上有粗锯齿,上面密布贴生毛,下面无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簇生头状,花序有柄;雌花8~12朵簇生成头状,花序无柄,总苞片披针状线形;雄花萼片4~5,雄蕊同数,与萼片对生;雌花萼片3~5,微小而宿存,雌蕊1,柱头毛笔状。瘦果小,卵形。花期5~7月。果期9~10月。
来源:
为荨麻科植物庐山楼梯草根茎全草。春至秋季采集全草或根茎,多鲜用。
出处: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接骨草” 相关论述

接骨草(图缺),一名莲台夏枯草,又名毛叶夏枯,又名灯笼草。味苦,性温,行十二经络。治筋骨痰火疼痛手足麻木不仁。祛周身游走之风,散瘰 手足痰核。治跌打损伤接骨。止脑漏鼻渊效。包痰火红肿疼痛。
单方) 治一女子两腿生核,形如桃李,红肿硬痛。
接骨草(三钱) 引点水酒服,五服后痊愈。至二年又发,加威灵仙 防风虎掌草三服而愈
单方) 吴姓以此草治跌打损伤。红肿疼痛,不能落地。接骨草苎麻根蜂蜜 鸡蛋清 大蓟五味, 捣烂包患处。一宿一次,三次痊愈。
日久肿疼,加生姜 葱头(三棵) 再包。
治痰火发时,或手足红肿疼痛。
接骨草(五钱) 鸡脚刺根(三钱) 土黄连(二钱) 共捣烂点酒包敷疼处三次,肿消疼止后加苍耳白芷川芎黄连 鸡脚刺根 点水酒煎服三次。此二方屡经证验,惟新病可用,久病不可用。
单方) 治脑漏疼痛,鼻流黄涕腥臭。
接骨草(三钱) 增补加香 白芷川芎苍耳子 引点水酒服。
一人路遇狂风吹着,口歪眼斜,半身麻木疼,用之神效。
接骨草防风钩藤胆南星 引点水酒、烧酒服,良效。
──丛本卷上
接骨草气味辛、平,性温。此草行十二经络,治跌打损伤骨碎筋断,酒下如神。或左瘫右痪,四肢不仁。服之则愈。
──模板卷四

蓝花接骨草(图缺)气味酸、甘,性平。主治筋骨疼痛,风湿麻木半身不遂跌打损伤。筋骨碎断者,包敷患处,可以接续,其效如神。
──模板卷十

金丝接骨草(图缺),味辛、甘,平。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水煎,点酒服,或泡酒用。
金丝接骨草(五钱) 全秦归(五钱) 川牛膝(五钱) 桂枝(三钱) 木瓜(三钱) 用好酒三斤,文武火一炷香时,取出,去火毒,早晚服之效。
又药酒方 专治半身不遂风痰痿软,筋骨疼痛,痰火等症,奇效。
金丝接骨草(一两) 加秦归(五钱) 熟地(三钱) 杭芍(一钱半) 秦艽(二钱)
茯苓(三钱) 沙参(三钱炙) 千年健(五分) 钻地风(五分) 川芎(三钱) 独活(一钱半) 川牛膝(二钱) 生地(三钱) 五加皮(一钱半) 杜仲(二钱) 防风(一钱) 川乌(二钱炙) 寄生(二钱) 固脂(二钱) 木瓜(三钱) 生草(五分) 好酒五斤 加龙眼 陕枣不拘多少,文武火一炷香时,取出,去火毒,早晚炖热,服数杯,立效。忌猪头、鸭、鱼、羊、蛋、蒜及生冷之物。
──丛本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