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花

( Shì Huā )

柿花 (出处: 《中药大辞典》 )

主治:
治痘疮破烂。柿花晒干为末,搽之。
原形态:
形态详"柿蒂"条。
来源:
为柿科植物
出处:
滇南本草

柿花 (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降逆和胃解毒收敛。主呕吐吞酸;痘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研末搽。
性味:
甘;性平
归经:
脾;肺经
生境分布:
多为栽培种。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原形态:
落叶大乔木,高达14m。树皮深灰色至灰黑色,长方块状开裂;枝开展,有深棕色皮孔,嫩枝有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8-20mm;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或近圆形,长5-18cm,宽2.8-9c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主脉生柔毛,下面淡绿色,有短柔毛,沿脉密被褐色绒毛。花杂性,雄花成聚伞花序,雌花单生叶腋;总花梗长约5mm,有微小苞片;花萼下部短筒状,4裂,内面有毛;花冠黄白色,钟形,4裂;雄蕊在雄花中16枚,在两性花中8-16枚,雌花有8枚退化雄蕊;子房上位,8室,花柱自基部分离。浆果形状种种,多为卵圆球形,直径3.5-8cm,橙黄色或鲜黄色,基部有宿存萼片。种子褐色,椭圆形。花期5月,果期9-10月。
来源:
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柿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kaki thunb.
采收和储藏:4-5月花落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研成粉。
出处:
出自《滇南本草

“柿花” 相关论述

柿花(图缺),味甘,平,种类甚多。其性走脾、肺二经,滋润五脏。治一切呕吐吞酸流液。金柿治反胃,米柿治大肠下血,水柿治咳嗽吐痰。或干柿烧灰存性。蜜丸滚水下。
柿霜治气隔不通,柿蒂治气隔反胃柿皮疔疮无名肿毒。经霜叶敷 。花晒干为末,治痘疮破烂搽之。树皮入麝香(一钱),包腹治症。
金柿,味甘。俗呼牛心柿。采此果千百枚晒干,火 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开水送下
──务本卷一下
柿,味甘、涩,性温,无毒。主治和脾,润心肺,通耳鼻,消痰嗽,止渴,清水热,止血。用火 作饼者,性温。能止痢疾,亦能润喉清音而杀虫。多食可去面上 及腹中宿血。
外有黄柿、红柿、 柿、朱柿、牛奶柿,其性冷,不可多食。绿柿寒冷,去胃热,利水。柿霜消痰止嗽,忌同蟹食。
──模板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