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姜

煨姜 (出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主治:
和中止呕。适用于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
用法用量:
二、三片,煎服。
性味:
辛,温。
来源:
将姜科植物zingiber officinale rosc.洗净,鲜用,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

“煨姜” 相关论述

治本脏虚,饮食不化,或成 癖,或发心痛。冷积水脾,结聚疼痛,一切冷气附子木香生姜 上用大附子五十个,各重半两者,去皮、脐,以尖刀子剜去心子,约容 砂半钱实之。
却以附子末和面作饼子,裹附子,用文武火煨令黄,用木香附子之半,同为细末,以水为 丸,如鸡头大。复以生姜一块,擘作两片,以药在内,湿纸裹令煨,候姜热,白汤嚼下,空 心服。

和中止呕.
生姜惧其散.用干姜惧其燥.唯此略不燥散.凡和中止呕.及与大枣并用.取其行脾胃之津液而和营卫.最为平妥.老姜洗净.用湿粗草纸包.炭火内煨.令草纸纯焦.并姜外皮微焦.中心深黄色则透矣.切片.

辛温,和中止呕,不散不燥,与大枣并用以行脾胃之津液而和营卫,最为平妥。

〔害〕见前干姜条。
〔利〕辛温燥散未甚,止呕和中,温脾胃最平安。并枣用,宜煨姜
修治〕取生姜洗净,用粗纸包裹,浸湿入火灰中,煨熟切片入药。

味辛.入手少阴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和营卫.不散不燥.与大枣并用.行脾胃之津液

辛温微苦,温胃气而和中止呕。与生姜,并可同大枣,以行胃气而和营卫。切片,湿包,煨熟用。